蒸糕 快失传了 江南传统蒸糕技艺在上海嘉定申遗
1月31日,徐航蒸糕在上海嘉定召开研讨会,并提交了申报报告。
过年吃糕是江浙一带风俗。但实际上,现在的糕大多已非全手工制作。1月31日,徐行蒸糕在上海嘉定举办研讨会并提交申遗报告。其第二代掌门人王志祥介绍,过年的蒸糕习俗和技艺,现在在做的人少之又少,到了快失传的境地。这种在过去既普遍现今却要失传的物品,应该得到保护和传承。把泡了一夜的七分粳米和三分糯米混合,晾干,把米放在两个石盘上磨成粉。
过年蒸糕的传统民俗正在远离1月31日,嘉定区徐航镇小庙村的王志祥一家表演了蒸年糕的技艺。 据悉,在江南水乡一带的农村里,过去在过年时是很有年味的,而最有年味的就是蒸糕。首先将隔夜浸透的七分粳米三分糯米拌和在一起,晾干后,在二块石盘上不停地放米磨成粉,而磨好的粉要先用竹筛子筛出粗米粒再倒上磨子里磨,第二次则用一只有钢精锅大小的,用竹片圈边沿,由最细的网线织成的,名叫做绷筛的进行反复筛拌。最后的细粉才能做糕粉。接下把粉倒入一只大竹匾里,再倒上和好的红白糖水、反复搓擦,使之均和。然后让拌好糖水的米粉稍微凉干后,放入专门的木蒸笼里,在灶头上蒸煮。一般用树枝硬柴往灶堂里不停地添柴,使之火力越烧越旺,口感更纯。当第一笼糕出笼了,香气伴随满屋子的热气,往门外窜,惹得在外面玩耍的小孩子,纷纷跑进屋里,嚷着要分享新年第一块糕味,也就是年味。作家叶欣介绍,吃蒸糕主要是习俗的延续和精神的寄托。因为,年底了,只剩下两个空拳头了。但是,老人和孩子总有过年的味道,让他们尝尝吧。所以,即使是最穷的家庭,也需要储存几斤粳米,然后尽量借几斤糯米,蒸几笼白水糕,这样家人才能过一个快乐的新年。 不过,随着社会的进步,蒸糕技艺逐渐淡化甚至失传。直到上世纪末,村里一户王姓点心师傅,收集起村民闲置的工具,在村里开出徐行蒸糕店,全手工制作,之后一传十,十传百,渐渐将店开到市区。蒸好的饼吃完后,用筷子蘸一点红粉放在蒸好的饼上,表示新的一年会红火。
就算申遗成功也未必能传承1月31日,在制作现场,王志祥闭关弟子为参观者演示制作过程。淘米、泡米、晾米、碾米,然后筛粉三次,留下最小的米粉做蛋糕,而做蛋糕前搓蛋糕粉更细腻。徐航蒸糕第二代传承人王志祥告诉大家,揉的程度和时间与糕的质量有关,一般都很严重。因为反复搓的时间越长,蒸出来的饼就越好,越有弹性,越好吃。当你把它放在烧开水的炉子上的铁锅里时,灶堂里的热量强劲而缓慢,这对蛋糕的成熟也非常重要。徐航蒸糕第三代传承人谢荣光说,这些技艺都不容易掌握。谢荣光说,由于他精湛的技艺和努力的工作,收入不高,很少有人愿意去做。 而上海文史专家、嘉定区申遗办专家组组长陶继明称,江南水乡地区过去普遍在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装”糕,,其实这是一种民俗文化的传承、合家团圆、邻里和睦的生动写照。它标志着人们在劳作一年后的回报,甚至用糕来祭祖,也是一种感恩的象征。“这是一种优秀的民俗文化,现在却鲜为人知,这种蒸糕技艺也要快失传了,所以申遗保护很有必要。”陶继明说。 不过,申遗组相关人士表示,很多传统技艺,保护容易,但是传承难。因为慢,辛苦,收入低等原因,愿意入行的人越来越少,至今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