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与不变 中国政协70年的变与不变
中国政治协商会议70年的变迁与不变
中新社北京3月3日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历经70年变迁而不变
中国新闻社记者聂志新
随着全国政协新闻发布会和十三届全国政协二次会议开幕会的预热,中国正式进入“两会”,中国的政治协商制度和中国式协商民主再次获得国内外关注。
201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于70年前。“人生难得70年”,但70岁的CPPCC正值壮年,充分发挥了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功能。
“玩转互联网”,“70岁的CPPCC”有了增强咨询有效性的新武器。网络讨论、远程协商、民主协商新方式得到拓展。借助CPPCC会员移动表演平台APP等工具,小手机聚集了分散在全国乃至海外的会员,让他们随时随地参与讨论、集思广益。可以预见,随着5G新技术的普及和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协商民主将被植入更多的现代基因,发挥协商的乘数效应。
3月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中新社记者盛家鹏摄
“在路上”是常态,建议提案的“价值”越来越高。如何发挥CPPCC的作用,不在于“说了算”,而在于“做对”;要做到“正确”,离不开真正的调查和深入的调查。全国政协围绕“三大硬仗”开展研究。如6位副主席带队深入深度贫困地区调研,近百名成员赴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污染防治专题调研,并在调研基础上向政府咨询。从科技“高层”问题到民生“落地”问题,越来越多的委员深入基层,成为“不调查、无发言权”的践行者,致力于交出优秀提案。
咨询平台多元化,协商议事模式更大气。2018年,全国政协召开全体会议1次,专门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会会议2次,专题协商会议2次,双周协商座谈会19次,网络政治事务远程协商会议2次,网上座谈会议1次,对口协商会议18次,提案办理协商会议4次。这些不同层次、不同议题、不同渠道的协商会议,编织了一张密集的协商网,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成员智慧,发挥CPPCC智库作用。
更时尚、更现实、更元,“70岁的CPPCC”的这些“变化”,归根结底是围绕着CPPCC的“不变”,即不变的初心和不变的坚守而发生的。
自成立以来,CPPCC一直是一个政治共同体,建立共识,寻求最大的共同点,画出最大的同心圆;CPPCC是一个专门的协商机构,以民主协商的形式积极参与和讨论国家事务,并就政治事务提出建议。凝聚共识,就是要化繁为简,求同存异,凝聚人心,在民族复兴的过程中形成协同效应;为政建言献策,就是化繁为简,解决国家政策中的疑惑和疑虑,反映和回应复杂的社会情况和民意,善用智谋。
站在建党70周年的门槛上,CPPCC不仅要讲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更要讲CPPCC自身的故事,继往开来,坦诚创新,为世界民主政治提供更加立体丰满的“中国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