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去干 中国航天“大总师”孙家栋:国家需要 我就去做
孙家栋:“国家需要,我就做。”
孙家栋近照。本报记者蒋摄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科学技术奖、“改革先锋”荣誉称号...翻开孙家栋的人生履历,就像在读一部新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历史:
研究飞机7年,造导弹9年,发射卫星50多年,始终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从“东方红一号”到“嫦娥一号”,从“风云气象”到“北斗导航”,他身后都有一个忙碌的身影;
自1958年进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第一分院以来,他为中国航天事业奉献了60多年;
现在,为了中华民族的航天梦,他还在努力,在无休止地奋斗。
“中国人,你不能不知所措。”
1951年,还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读书的孙家栋被征召入伍,得到了在苏联诸科夫斯基空军事工程学院学习飞机制造的机会。
就在回到中国的前一年,毛泽东主席访问了苏联。
“1957年,毛主席在莫斯科大学会见了中国学生。当时我28岁,见到主席非常激动。主席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年轻人朝气蓬勃,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在你身上。这些话让我深受鼓舞。”孙嘉栋回忆道。
留学7年后,孙家栋带着斯大林金牌登上了回国的列车。当时聂荣臻元帅受中央委托组建导弹研制团队,孙家栋调到新成立的国防部第五研究所。
当时中苏关系还很友好,苏联提供图纸、资料和专家帮助中国。但好景不长,中苏关系突然冷淡。仅仅一个晚上,所有的苏联专家都带着他们的材料撤退了。
“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看着已经完成一半即将完成的导弹时的心情。但这次事件也刺激和教育了我们:搞“两弹一星”,必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你不是把所有的图纸和资料都拿走了吗?好吧,我们自己想办法。中国人,你打不过的!”孙家栋说。
1967年,孙家栋迎来了事业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钱学森亲自任命孙家栋为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技术负责人。在没有信息、经验和专家的情况下,可想而知,很难研制出能够“触达、掌握、听到和看到”的卫星。但在当时,许多外国卫星上天是事实,时间不等人。孙家栋毫不犹豫地投身到这场无私的战斗中。
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那一年,孙家栋41岁。“消息公布后,我们坐车跑到了天安门广场。当我们到达那里时,我们根本进不去,人们在庆祝。”
在孙家栋看来,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和成就,离不开党中央的关心和全国人民的支持。“当时,我们需要一个制造卫星的物体。我们找到一个工厂的老师傅,告诉他我们现在做的是国家重点任务。我们想要的这个东西的条件和尺寸是什么?他没有问是真是假,就说‘好吧,回去一个月后再来。’一个月后再去,他们会为你做,他们不要钱。“对于这件小事,孙家栋的心思已经到此为止了。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40年来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给的,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用勤劳、智慧、勇气换来的。“当我听到它时,我感到非常亲密。这么多成绩,确实是我们下定决心要做的。”孙家栋说。
中国航天“大师”
航空航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每个项目都由卫星、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应用等系统组成,每个系统都有自己的总设计师或总指挥,而孙家栋被尊称为“大宗师”。
“每次发射,没有人敢说这次发射绝对成功。投资10亿元。当你开始工作时,一个模特工作了10年,工作的人数加起来有10万。这么大的事情,如果最后按下按钮的时候掉链子,作为技术带头人,哪里受得了?”孙嘉栋问。
1974年,以孙家栋为首的中国第一颗可回收遥感卫星在上升空20秒后爆炸。“我从地下室跑出来,却看到沙漠里一片火海,整个大脑都空白了,我放声大哭。”经过三天三夜,他和同事们在冰冷的沙漠中一寸一寸地搜寻火箭残骸,一点一点地收集所有的螺丝、小铜块和小螺纹,寻找事故原因。最后发现火箭发射时,控制系统中的一根短电线因剧烈振动而断裂。“裂缝涉及整个航空航天产品的成败。这个教训太深刻了!”正如他的老师钱学森当初所做的那样,孙家栋承担了失败的责任,狠抓质量,逐步建立了完整、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
2004年,中国正式启动探月工程,75岁的孙家栋担起了第一任总设计师的重任。很多人不明白这一点:他们已经成名了,为什么还要冒这个险?如果你失败了,给你辉煌的太空事业蒙上了一层阴影呢?
对此,孙家栋的回答很简单:“如果国家需要,我就去做。”
三年后,当嫦娥一号成功完成绕月飞行任务的消息传来时,所有人都在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欢呼、拥抱、欢呼,而孙家栋则默默地转过身,拿出手帕擦去眼中的泪水。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我国就能把嫦娥一号送上月球。虽然是第一次,但是这么准。作为一名宇航员,我非常兴奋。我为国家的巨大成就感到骄傲!”孙嘉栋说道。
2009年3月,在孙家栋80大寿之际,钱学森专门致信祝贺:“从第一次战役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到探月工程圆满成功,你们几十年来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共和国不会忘记,人民也不会忘记。”
“我这辈子都不会离开。”
如今,以孙家栋总工程师为代表的航天项目已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成果坐标:风云气象卫星为世界气候研究提供数据,北斗导航系统提供全球服务,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也开启了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之旅...但对于孙家栋来说,为祖国航天事业奋斗的步伐永远不会停止。
2018年6月5日,风云二号系列最后一颗卫星风云二号H星发射升空。作为该项目的总设计师,89岁的孙家栋再次出现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这一次,在发射现场,他依然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心脏像第一次一样跳动的声音:“经历了一辈子的太空飞行,一直像是我的‘爱好’,这辈子都不会离开。”
现在,90多岁的孙家栋经常去北京航天科技大厦的办公室看最新的报道和资料。然而,他说,他很容易拒绝表达自己的意见,担心“影响年轻人的决定和想法”。
有人问孙家栋:“航天精神里哪个最重要?”“爱!”他不假思索地想:“不爱就谈不上奋斗、奉献、严谨、协作、责任、创新……”
当然,除了“爱”,还有“创新”。“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核心技术买不来,尖端航天产品也买不来。当我们越来越穷的时候,没有专家可以依靠,没有技术可以借鉴,只有自力更生和自主创新;如今,从事航天事业的年轻人必须有自主创新的理念,掌握核心技术的话语权。”
“出生在中国这片热土上,我有幸从事航天事业。我永远不会忘记这种成就感。中国发展任重道远,全面深化改革将进一步深化。我们一定要紧跟党中央,完成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说到这里,他习惯性地眯起眼睛,平静而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