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你懂得老8 小的老平台,大的预警梦——你知道的不知道的“运八”
作者养鸡转载砥砺前行的老编
说到运-8平台的特种飞机,早在高新家族之前就有不少。比如在运-8原型机基础上发展的,就有运-8海上巡逻机和运-8航测机这两种。
这些可兼做运输机的都比较简单
除此之外,陕飞还有在运-8基本型上发展一型代号警-5的预警机到有”的规律)的计划。在1988年的论证会上,陕飞的主流意见是与英国马可尼公司合作,按照类似“猎迷”的方式在前后各加装一个洋葱头状雷达天线。
方案图是没有的,大家照着猎迷这德行合计合计就有数了
由于运-8基本型是非气密型,因此在预警机方案中,操作人员是坐在货舱内的两个气密集装箱内的。另外还有一个看上去协调些的方案,即在运-8背上加装传统的旋转圆盘式天线罩,这个方案好歹有个模型存世,不过也就停留在模型状态了。进入90年代之后,随着中国预警机的发展暂时转入“圆环工程”的世界线,运-8平台改预警机的计划也被暂时搁置。
从这尺寸来看,当年就奔着“小平台大预警”的理念去了
当然,其他用途的平台还是要接着搞的。1990年首飞的运-8气密型运-8C,不仅让部队终于接受了这种堪用的中型运输机,气密货舱也为其特种机改型——运-8Ⅰ类平台奠定了基础。首先用上Ⅰ类平台的是别名“大鼻子”的运-8J海上警戒机,机头加装一部英制Skymaster对海搜索雷达,主要用于引导舰艇和飞机对海打击。在那个我军尚未装备预警机的年代,1999年装备海军的它也在部分媒体上有“半个预警机”或“准预警机”这种给自己打气的叫法。
所以该机在某种意义上也算是警-5“诚意减半的精神续作”
海军的经验证明了在运-8的大机头里塞雷达确实不难,这就推动了空军这边一大麻烦事儿的解决。那年月歼-10刚首飞不久,原型机数量不足与试飞项目繁重的矛盾十分突出。作为其航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1473/KLJ-3雷达的试飞进度就很难保证,而国外的经验和运-8J项目的成功都表明,找一架运-8给雷达做它机试飞的思路是靠谱的。
话虽这样说,但这么一个“先上车后买票”的纯测试平台,其经费问题一度难以解决。最终还是经总参、空军和国防科工委的支持和批准,从歼-10科研经费里支出一部分,用于改装一架运-8Ⅰ类平台。这就是为歼-10和歼-11系列测试过多种雷达,至今仍然高度保密的运-8CA雷达电子试验机。
该机为歼-11B/BS的1493雷达测试时的经典照片
这边战术飞机事业发展如火如荼,那边的“费尔康”也黄了,预警机还得自己搞。天字第一号工程的大预项目自不必说,陕飞也琢磨着运-8改预警机项目日后也能复活,于是在2001年,他们在运-8F200的原型机上加装“平衡木”雷达天线进行搭载测试,算是在Ⅰ类平台上牛刀小试。
该机在地处西北大漠的空军某试训基地测试,注意此时天线主体与机体基本平行,天线架的结构也非常简单,这些都将在试飞后得到改进,并在空警-200的研制中应用
Ⅰ类平台也是广为人知的“高新”系列的开始,使用该平台的有空军的高新1号电子对抗侦察机,部队称之为运-8CB,以及海军的高新2号电子侦察机,部队称之为运-8JB。
空军的一架运-8CB,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到,其尾部只是将运-8C的尾门简单封闭处理
同一架运-8JB在不同时期的状态,可见该机后来在后机身两侧加装了类似高新8号/运-9JZ的电子侦察天线
这架运-8JB后来去掉了垂尾根部前的大型天线罩,改为一个较小的天线罩,另一架运-8JB也进行了类似升级,外观上更接近运-9JZ
这两型特种机身上虽然零碎不少,但尺寸还不算大,例如运-8CB机身下方的“独木舟”式电子侦察天线罩,只是使得飞机的最小阻力系数增加了3%。而等到研制绰号“腮腺炎”的高新3号/运干-8的时候,机头两侧和下方的多波束雷达干扰天线罩对最小阻力系数的贡献就达到了8%之多,载机必须在气动上予以补偿,才能弥补性能损失。
“腮腺炎”这个诨号再次证明了“只有起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外号”这个道理
参照运-8客运型的后机身设计,运干-8对尾段剖面进行了修形处理,加长后机身,加大长细比,改善了尾段气流分离程度,最小阻力系数下降了11.4%。同时去除尾炮塔之后重新设计的尾尖,改善了垂尾的气动作用,使得平台航向静稳定性增加了7.1%。这就是运-8Ⅱ类平台。
除了运干-8自己之外,列装部队的运-8Ⅱ类平台还有高新4号/运-8指挥通信飞机以及高新7号/运-8心理战飞机
而在这一代过渡性平台上,也诞生了陕飞的第三代预警机验证机,这就是代号为“波斯眼”的T0518预警机。
注意平尾两端增加了改善航向稳定性的端板,这一设计后来被运-8Ⅲ类平台沿用
从这个名字就不难想象该机研制时的目的——本世纪初那阵,伊朗空军那也是相当自信,F-14宝刀未老、米格-29尚能一战,又有F-4、F-5和苏-24等一票各色机型,有个预警机计划也不足为奇。而如果能实现预警机这种高价值装备的出口,对中国军机贸易的推动价值也很高。
虽然“波斯眼”最终没有谈成,但这款第三代运-8系列预警机平台,还是为后来自用/外贸预警机的发展多次起到了重要验证作用
没过多久,空警-200就立项了,借此机会全面改进平台的时候也到了。涡桨-6C发动机搭配JL-4六叶复材螺旋桨,动力上去了,起飞重量和发电量也都上了个台阶;之前运-8改气密平台时候,出于生存性考虑取消了地板油箱,导致载油量降低了30%以上;这回把机翼改为整体壁板油箱之后,比Ⅰ/Ⅱ类平台能多装四五吨油。虽然载油量比运-8原型还是少些,但好在发动机也更加省油。加之操纵系统和座舱电子设备的改进,空警-200的综合改进足以为运-8系列贡献出一个Ⅲ类平台来。
通过结合气动设计,Ⅲ类平台翼尖增加的卵圆形电子侦察天线罩,使巡航升阻比提升了3%左右
首先是干干净净的纯平台——运-9中型运输机,至少让空军能把老运-8安心转交飞行学院培养下一代运输机机组;接着是海军的两个大型号高新6号反潜巡逻机,高新8号海军型电子侦察机,如今这都是各舰队航空兵特种机师的基干力量。
长尾巴就是高新6号啦
从左到右是基于Ⅰ类平台的运-8J和高新2号/运-8JB,以及高新8号/运-9JZ
高新9号空军二代心理战飞机也采用Ⅲ类平台,机头外形接近运-9,和高新7号一代心理战飞机区别明显
之后为了新型预警机更大的供电需求,平台内部设备和部分气动外形上又有进一步修形,不过这些升级还不足以使之被称为Ⅳ类平台。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广泛使用的高新10号/空警-500系列,以及出口巴基斯坦的ZDK-03,使用的仍然是这种运-8Ⅲ类平台的改进型。
一个升级了加油管,一个以后要升级成有源相控阵天线,它们都有光明的前途。注意空警-500相比ZDK-03多了一对腹鳍,后机身也有类似高新8号的ESM天线
由于这一代预警机平台均使用“圆罩-支架型天线”,因而使得其端板设计上与使用“平衡木-支架天线”的基本型Ⅲ类平台稍有区别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从外观上看去除了平尾端板的改进型平台,已被高新11号二代电子干扰机选用。传说中的高新12号空军电子侦察机由于肯定不需要背个大天线,所以航向稳定性有保证,可能也将使用这种平台。
运干-9应用这一改进,可能与降低端板和天线之间的干扰有关
相对国外的大中型特种机平台,运-8/9平台自然远非完美,本号之前也有多篇文章讲述过其性能上的一些缺陷。然而盘点至此,此刻心中更多的是对这位老兵的尊敬:在没法挑三拣四的漫长岁月里,诸多特种机领域的从无到有都要从它开始;我军中型预警机的发展历程,更是几乎成了运-8的发展史。
祝这些还将为人民军队再战很多年的老兵们,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