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尚 袁尚之争:学术争鸣和文革遗风之间只差了几个尖锐的词语
【编者按】近期,北大青年学者尚小明和老学者袁伟时就民国初年的一些历史问题发生了分歧乃至论争。袁、尚二人所讨论的问题,是中国近代史上极为重要的问题。它不仅关乎历史,也关系到如何理解当下和未来,在学术争鸣的范围内讨论是极具意义的。本文整理了两人争议的主要焦点供读者思考及判断。
中山大学退休哲学教授袁伟时和北京大学历史教授尚晓明。
北大历史系教授尚小明和中山大学哲学系退休教授袁伟时的论战持续升级。其一,尚晓明4月23日在团结报发表《国民党与袁世凯的较量能否被曲解——袁伟时的读后感》,驳斥袁伟时关于民国初年国民党与袁世凯的较量中,“他们不懂得妥协,稳定的局势屡遭破坏”的说法,直言袁伟时“有些理解真的肤浅、迂腐甚至荒谬”,对历史的解读往往“偏离基本事实。” 5月1日,袁伟时通过团结网作出回应,题为《评北大尚小明教授的恶劣学风》。在这篇回应文章中,袁伟时对尚小明的反驳逐条回应,以孙中山和国民党在民初所做的五件大事为例,继续说明他们不懂妥协。除了学术上的针锋相对之外,袁伟时还从个人学习方面对尚晓明进行了评价,称他“学风不正”、“言语轻浮”。在“轻浮辞藻的背后”一节中,袁伟时甚至批评尚晓明的言论“像文革的大字报”,他还暗示尚晓明与他的《晚清文明大变革》被强行清除有关。 6天后,尚小明再发长文《所谓“恶劣学风”,请袁伟时教授拿事实说话!》,对袁伟时进行反驳,并将“粗疏、恶劣学风”原封不动还给了袁伟时。最后,尚小明解释了为何必须用尖锐言辞批驳袁伟时,称“不能眼看着一些错误说法误导读者而装聋作哑”,否则就是“对不起自己的学术良心”。他还特别申明自己是学术界地地道道的平民百姓,无权无势,无帮无派。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具体史实和观点的争论之外,双方还举着“文革遗产”的旗帜互相批评。那么,商与袁的争论究竟是什么,是“学术争鸣”还是“文革遗风”?三篇文章相当长,细节和次要话题很多。本站只整理了两个人三篇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点,请自行判断。此外,魏源时尚直到这篇文章发表后才就此事发文。因此,以下文字以尚晓明对袁伟时的回应结束,敬请关注。争论核心:国民党在与袁世凯的较量中懂不懂妥协?袁伟时:国民党“不懂得政治是妥协,不懂得政治中有些东西应该尊重现实,做出许多错误的行动,从而一次次破坏稳定的局面”。 尚小明:国民党其实很懂“政治就是妥协”之理。南北议和中,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而举荐袁世凯,国家能够不经剧烈震荡由君主专制走向民主共和。国民党诞生之初,宋教仁等能够将主张不尽相同的一些党派吸纳进来,组成一个大政党,因此才能够在首次正式国会选举中获得优势。孙中山、黄兴在1912年秋与袁世凯在京共商国计的“盛举”,支持袁世凯亲信赵秉钧组阁,赵秉钧也随之加入国民党。袁伟时:尚教授断章取义。孙文是一个政治家,而不是街头霸王。不可能每天制造麻烦。一些地方谈论妥协并不奇怪。然而,孙文和革命者在关键时刻“一次又一次地犯下许多错误,破坏了稳定的局势”,这是铁一般的事实。举五个例子: 一,不惜牺牲主权和最大的商办企业向日本乞讨,破坏南北议和。二,炮制有重大错误的《临时约法》,企图剥夺袁世凯的行政权力,制造了民初政治乱象迭起的制度根源。三,轻率发动“二次革命”,开启了用武力解决政治分歧的恶劣先例。四,袁世凯去世,国家稳定发展机会出现,孙文发动违法的“护法战争”。五,护法战争折腾多年,迫于内外压力,南北开始议和,孙文从中破坏。尚晓明:“小吉”通过从清帝退位到“宋案”发生的几件大事证明国民党其实是懂得妥协的,但袁先生的回应却道出了“宋案”发生后的很多事情。“宋案”发生后,由于双方矛盾无法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国民党与北洋政府迅速决裂。此后,随着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取消国民党成员资格、解散国民议会、废除“临时宪法”,国民党肯定不会再作任何妥协,这是基本的政治常识。 妥协是双方的,一方的妥协,只是屈服。袁先生强调国民党不懂妥协,但对袁世凯种种手段打击国民党人的事实避而不谈。或许在袁先生看来,就是袁世凯的屠刀架在国民党人的脖子上,国民党人也不应作出任何反抗,只能束手待毙,否则便是“鲁莽灭裂、无视现实、不愿妥协的典型”。 “宋案”后,上海地方检察厅也公开传讯在位的国务总理赵秉钧。在社会舆论的强大压力下,袁世凯被迫批准赵辞去总理职务。这个过程说明,遵循依法追究的原则,案件本身固然可以得到某种程度的解决,而人们的法制观念的提高和国民党威望的上升,更是难以估量的。“宋案”后,上海地区检察院还公开传唤了现任总理赵炳军。在舆论的强大压力下,袁世凯被迫批准赵辞去宰相一职。这一过程表明,遵循依法侦查的原则,案件本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人民法律观念的提高和国民党威望的上升更是难以估计。
袁世凯和他的幕僚及军官。
袁世凯及其幕僚。
宋遇刺后,赵秉钧辞去丞相一职。
尚小明:令人捧腹之论。从上海地方检察厅两次发出传票而赵秉钧拒不出庭,已可清楚看出,当时欲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宋案”,根本就行不通。袁伟时:无论从制度上,还是从司法人员的性格上,民国初期的司法制度都不同于国民党党国体制下的司法制度。总的来说,司法相对独立,司法人员相对廉洁。否则就不会提审赵秉钧总理。衍生问题二: 民初是否是“20世纪中国罕见的政务比较公开”的年代?尚晓明:袁先生把民国初年看作是“20世纪中国少有的政务相对开放”的时代,这只是他的错觉。 袁伟时:政务公开的制度基础是权力互相制约和言论自由。请问尚教授,跟国民党的党国体制相比,三权分立、有较大新闻自由的民初,是不是政务更公开?尚晓明:民国初期真的做到了“三权分立”、“互相制约”吗?民初政治的实际发展趋势是从最初短暂的所谓“民主”到不久的中央集权。到1914年初,连国民议会都解散了。袁先生所谓的“政务公开的制度基础”是什么?那“三权分立”呢? 民国初年真有“较大的新闻自由”吗?若果是,何以1913年之后,国民党的报刊全都停刊,或被迫“改头换面”?何以有人在1913年3月印行了一本《照妖镜中之袁世凯》,骂了袁世凯,袁便下令抓捕售书之人,并将该书查禁?清朝皇帝退位三天后,孙中山和南京临时政府的官员一起参观了明孝陵。前排左起第五位是陆军总长黄兴。
学术争论之外:互指文革遗风这是两位学者的主要论点。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细节或次要论点,主要证明对方的粗心或故意歪曲。两人用词激烈,甚至可以说已经上升到了人身攻击的地步。学术争鸣到这个份上,已经渐渐变了味。 其实,袁、尚二人所讨论的问题,是中国近代史上极为重要的问题。袁伟时不认同孙中山以及国民党在民初的一些做法,而对袁世凯在民国初年的经营颇为肯定。尚小明则为国民党辩护,认为对于民初乱局,袁世凯和北洋政府是逃不掉责任的一方。 这些问题涉及到革命与改良、共和与立宪,在今天的学术界,确实是需要重新审视和再出发的议题,这不仅关系到历史求真,也关系到我们如何理解当下以及未来,在学术争鸣的范围内讨论是极具意义的。我们常说真理愈辩愈明,但需要心平气和的讨论,而不是怒目圆睁的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