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怀哲 史怀哲的故事
史怀哲这个名字对世界来说并不陌生,它象征着慈善和奉献。
100年前的一个春天,1913年4月13日,我出生在法国阿尔萨斯的阿尔伯特。史怀哲从欧洲漂洋过海,踏上了非洲刚果的兰巴托,在那里他建立了一家治疗黑人的医院。
不同于当时许多由文学改医的中国文人,史怀哲在拥有哲学博士和神学博士两个学位后,于29岁决定改医;目的很明确,那就是去非洲治疗黑人。为此,他花了八年时间才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作为传教士的儿子,史怀哲从小就沉浸在宗教慈悲的精神中。他被迫害中沉默的犹太人所感动,被一座著名的黑色雕像所表达的深刻悲伤所震撼。这是著名雕塑家巴托尔迪的作品。正是这座雕像让史怀哲关注黑人的命运,并激励了他一生的事业。有一天,他偶然看了一本巴黎传教会的杂志,得知加蓬、刚果、非洲的黑人正在与贫困和疾病作斗争。黑人患有昏睡病、溃疡、伤寒、麻风病和其他疾病,而在数百英里之外的方圆却没有医生。在放下杂志的那一刻,史怀哲决定了自己的终身目标——志愿去非洲行医,这样他的黑人兄弟们就能摆脱痛苦。这次旅行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直到1965年,他90岁高龄,在兰巴托医院旁的一个简易墓地里安静地休息。
为了给非洲兄弟治病,史怀哲放弃了享受知识和艺术的乐趣,放弃了独立的经济地位,一辈子靠经济资助生活。为了不断筹集资金,筹集药品、食品、日用品等复杂事务,他经常不得不往返于欧洲和非洲之间,但从未只乘坐过三等火车。他一生都穿着一件黑色的衣服,也就是1952年他去领取诺贝尔和平奖的那一天,他仍然穿着这件衣服。在食品危机期间,史怀哲为一位生病的老妇人保存了他每天的牛奶,因为他觉得病人更需要营养。史怀哲一生只和医院志愿者一起吃最简单的食物。
为了鼓励黑人参与扩建医院的志愿工作,他与黑人一起工作了几十年;即使到了80多岁,他仍然和黑人一起在非洲烈日下盖房子。他在医院里的角色不仅是医生,还是建筑师、园丁、工匠、农民、泥水匠和工头...
史怀哲不仅没有从三个博士头衔中获得丰富的衣食,甚至一生都没有机会休假;后来,丛林医院闻名于世。他去美国和欧洲讲学,开音乐会,目的是为一直需要扩建的医院筹集资金,然后筹集资金。在大脑和身体相结合的工作中,知识应用得如此彻底,以至于世界上可能没有一个知识分子能与史怀哲相比,但他不承认自己是一个知识分子。
史怀哲住在非洲,也就是说,他白天忙于治疗黑人和修建医院。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写哲学著作,弹管风琴;星期天,他们向人们布道。神学、哲学、医学、音乐的知识体系融入他的生活,让他一分钟也不能浪费。
由于史怀哲的努力,这家医院从一个不起眼的鸡舍发展成了一家可以容纳数百名病人的医院。医院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医生志愿者,很多因病绝望的黑人都得到了免费治疗。当时医院设立了麻风病病房,黑人麻风病人从悲惨的被遗弃者变成了有爱心有尊严的人。为了感谢医院救了他一命,治愈后的麻风病人在医生住所前载歌载舞。
史怀哲不仅治愈了疾病,还带领黑人走出了迷信和偏见。当时,那里的黑人靠天气生活,被隔离,互相不信任,死于丛林法则。史怀哲用无限的爱将爱和感恩注入黑人心中,引导黑人兄弟走出混乱。虽然长期以来中医医院的条件非常艰苦,但那里的人、动物、植物和谐相处,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他们的生活受到尊重。
一天,史怀哲去乘船旅行。汽船在非洲美丽的河上航行,他在河上静静地沉思。看着夕阳下河马母子深情的场景,突然脑海里闪过一丝念头:世界之所以如此美好,是因为所有的生命都有同等的价值,都应该得到平等的尊重。从河马到蚂蚁,从猴子到野花,从小猫到塘鹅,从白到黑,所有的生命都值得珍惜。所以,任何人都不能无缘无故伤害别人的生命。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应该是征服与征服的关系,而应该是和谐共处的关系。
因此,史怀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对生命的恐惧”的人。他以这一思想为核心所写的《文明哲学》,否定了弱肉强食的法则,提倡平等生活的哲学。一百年来,这一思想深入人心,成为生态环保主义、动物保护主义的思想源头。
在物种丰富的动植物王国非洲,整天工作的医生即使有蚂蚁经过也要让开,还要照顾一朵野花,辩称没有生命会无缘无故受到伤害。就连医院里收养的猴子、野猪、塘鹅、小猫、小狗等小动物,都得到了家里一位成员的善待。史怀哲说:“我的生活对我来说充满了意义,我周围的生活也一定意义重大。我们应该有无限的道德价值,包括动物。”
让人思考的是,史怀哲的敬畏生命的思想,不仅意味着不伤害生命的身体,也不伤害人的心灵。他说:“一个人不应该探究别人的本质。分析别人不是高尚的行为。因为人不仅在身体上感到羞耻,在精神上也感到羞耻。我们应该尊重它。灵魂有自己的外壳,我们不应该剥掉它。”尊重灵魂隐私的理念建立了人际关系伦理。
一种感觉是,史怀哲时代恰逢世界卷入两次世界大战和法西斯主义猖獗。当人类在炮火中自相残杀时,史怀哲在非洲丛林中拿着手术刀,致力于治疗黑人,他认为这是命运的恩赐。事实上,那个小医院已经成为人类良知的象征。即使当两个敌人为兰巴托地区激烈战斗时,双方都同意不得伤害史怀哲医院。史怀哲是一个坚定的反战积极分子。他说:“除非人类能把爱扩展到所有生命,否则人类永远不会找到和平。”
自1929年在德国诞生以来,“史怀哲之友”友好协会已在世界各个角落生根开花。中国著名作家华子的代表作《史怀哲传》,以深邃的思想和细腻的笔触,驾驭着广阔的史料,使史怀哲精神渗透到中国公民的心中。无国界的慈善精神让地球变得更美好。当一些现代慈善组织利用捐款谋取私利时,以史怀哲为代表的红十字精神确实应该让他们感到羞耻。
让我们用史怀哲的一段话来结束这篇文章:“给世界增加一点善意,就是促进人们的思想和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