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控中心主任 中国疾控中心主任:中国已启动雾霾致病专项研究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疾控中心主任王宇
人们担心雾霾。那么,雾霾和疾病有什么关系呢?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疾控中心主任王宇接受了《北京青年报》记者的专访。
对话:王宇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疾控中心主任
去年年底,我开始研究雾霾
布局监测正在11个城市进行,这是最基本的规模。就像量血压一样,是一项非常基础的工作。
北青报:雾霾致病的医学概念是什么?
王宇:现在,我们对雾霾的一些成分了解不多。据我们所知,它首先影响人的心脏,更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正是因为如此,烟雾导致急性心脏病的增加。此外,雾霾还会导致呼吸道疾病的增加和人类死亡率的增加。
北青报:雾霾会影响流感吗?
王宇:不会造成流感大规模爆发,但会增加这种疾病的感染率。
北青报:雾霾对人的健康有影响。会反映多久?
王宇:医学上叫“滞后效应”,大概是滞后一周或者十天左右。
北青报:专员黄洁夫表示,戴口罩大多是心理安慰。普通人面对雾霾能做什么?
王宇:雾霾严重的时候,要减少户外活动。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北青报:中国有没有开始专门研究雾霾对健康的影响?
王宇: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至少持续了两年。如果顺利的话,明年年底应该会有结果。
北青报:现在进展如何?
王宇:11个城市都在做布局监测,这是最基本的尺度。就像量血压一样,是一项非常基础的工作。
为什么要监控?这是因为雾霾的治疗有一个优先级——哪些雾霾因素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应该首先进行治疗。
北青报:从去年到现在,有没有阶段性的成果?
王宇:不可能这么快就有了。这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
中国过去从未在这方面做过系统的研究,所以目前没有数据。去年和几个月前发生了什么还不清楚。比如,一个肿瘤病例和烟雾有多大关联?和吸烟有多大关系?这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它应该在科学的基础上进行,以便获得科学的数据。
乙肝疫苗事件暴露的财政投入不足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人员素质和保障体系应高于商业水平。不能说公共服务越多越乱。
北青报:您对乙肝疫苗事件有何感想?
王宇:应该说乙肝疫苗是所有疫苗中最安全的,但有时候并不是疫苗本身。给新生儿接种疫苗需要很多环节,包括运输、储存、注射、不良反应监测等等。所有这些环节都需要资金。但是对于疫苗接种,国家财政投入只有1元多,还不够一瓶矿泉水。
在公共卫生领域,国家应该投入足够的资金,以匹配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对健康的期望。
北青报:据说“乙肝疫苗事件”后,不同地区有15%到30%的弃种率。这是什么意思?
王宇:照这样下去,情况很严重。中国近7%的孕妇是澳洲抗阳性,也就是说有7%的新生儿有感染乙肝的风险,随它去吧,如果我们想在几十年内降低中国感染乙肝的概率,怎么做?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好的结果,但投资只有这么多。
北青报:国家补助占中国疾控中心投资的比例是多少?
王宇:有一个统计。2010年,国家补贴生病了
只有控制中心资金的57%左右。近年来,这一数字没有发生质的变化。
理想情况下,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人员素质和保障体系应高于商业水平。不能说公共服务越多越乱。这种观念必须改变。
结核病治疗中存在滑坡现象
肺结核患者住院治疗后,需要每天服药,持续8个月才能恢复,耐药性需要两年。现在,耐药结核病患者的数量正在增加。病人总是得到治疗,但治疗总是不彻底。
北青报:今年你带来了哪些提案?
王宇,加强顶层设计确保医疗卫生服务公益性。公共卫生服务承担着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职责,涵盖传染病防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儿童疫苗接种、各类环境危害监测干预等诸多方面。但目前,预防医疗机构的性质和功能定位,以及一些政策因素,使得体制机制无法满足疾病防控的需要。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
北青报:小组讨论时,你建议有些疾病的防治需要公共卫生和临床治疗相结合。
王宇:以肺结核为例。中国是世界上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发病率居世界第二位。一般来说,肺结核患者住院治疗后需要每天服药,持续8个月才能恢复,耐药性需要两年。但现在的情况是:是我的病人从医院进来,却没有出去。那谁来保证八个月的标准治疗呢?这就需要一个连接公共卫生和医院的机制。否则事情会越来越糟。
北青报:你吸取教训了吗?
王宇:近年来,我国结核病的治疗有所下降,耐药结核病患者不断增加。患者总是被治疗,但总是治疗不彻底,导致大量耐药现象。
文字/记者朱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