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学者:揭露日本侵华史要“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中新社长春4月26日电日前,吉林省档案馆发现并整理了89份未被侵华日军销毁的档案,并予以公开,成为日本侵华的新凭证。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主张‘侵略没有定义’,就是否认日本在近代史上有侵略行为,为侵略战争翻案。”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原所长蒋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要用儿子的矛去攻击儿子的盾,把侵华日军形成的档案公之于众,这样才能挫败安倍的说法。
吉林省档案馆公布的档案来源于关东宪兵队的档案,全部用日文书写,包括报告、信件、月报、电话记录、问卷调查等。涉及南京大屠杀、强征“慰安妇”、向731部队“特调”人员、移民侵略东北等。
“研究离不开根。”从事日本军国主义研究多年的江说,过去由于资料匮乏,中国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不够深入。但吉林省档案馆发掘出版的档案大多是第一手史料,有的在日本找不到,这对研究中国学者、揭露侵华日军在中国犯下的罪行具有重要意义。比如他说日本右翼否认侵略战争,中国该如何反驳?有必要整理一下这些当年日本侵略者形成的档案,比如日本士兵在中国杀人的具体情况,他们是如何看待南京大屠杀的,他们有哪些关于“慰安妇”问题的记载。
在这次公布的档案中,有一份《关于恢复南京宪兵队辖区治安的调查报告》,这份报告是由侵华日军在华中地区派遣的宪兵司令大牧帆于1938年2月19日组建的。第四项“难民回归”,反映的是日军入侵南京之前,南京有100万人口。
“日本右翼势力一直认为南京大屠杀是虚构的,有人说当时南京只有20万人口,不可能有30万受害者。这次公布的历史事实证明,大屠杀前南京的人口是100万。”姜对说道。
江介绍,二战结束后,南京大屠杀得到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的确认,这次公布的档案再次对大屠杀进行了新的确认。
目前,吉林省档案馆存有10万卷侵华日军档案,这份出版物只是冰山一角。对此,江莫砺锋认为,这些档案应该更深入、更公开地挖掘、研究和利用。
“你要说不知道什么是侵略,你就看看你们自己留下来的这些历史档案,这就叫侵略。”蒋立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