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风雨桥 民族文化|侗族风雨桥
侗族冯跋玉桥
简介
于风桥是侗族的代表建筑。它集桥、廊、亭于一体,美观坚固。它可以供人们散步和休息,挡风遮雨,欢迎客人。侗族人称桥为“浮桥”,侗族称之为“巫溪金桥”,体现了桥在侗族村寨中特殊的内在功能,即难以祈求村寨避灾,保佑村民平安幸福。
01
在漫长的历史中,受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侗族形成了自诩为特色的传统建筑文化。三国时期,侗族先民逐渐形成了在树上搭积木居住的木构建筑技艺。唐宋时期,侗族先民依托当地自然资源,总结建造干式木结构的经验,建造了梁式结构简单的木桥。因为这种桥更适合南方多雨的气候,即在桥台上修建一条长长的走廊,避开风雨,所以这种桥可以不断发展和完善。明清民国时期,于风桥的规模越来越大,从单孔发展到多孔,造型更加奇妙,桥亭概念设计更加精巧。
02
侗族的风雨桥多建在村尾的水口处,少数风雨桥建在穿越村庄的水面上。一方面,从其使用功能出发,既能给村民一个休憩的地方,又能保卫村庄的出入口。同时,主村的人们可以在村尾的风雨桥上迎客送行,让村与村之间的娱乐活动有了一个盛大的开始和圆满的结束。
另一方面,从于风桥的文化功能出发,水口是侗寨的重要构成元素。“水从天门来”,在天门建于风桥可以“阻风阻水,阻村”。因此,于风桥的位置具有侗族特有的内在精神因素,使得于风桥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许多于风桥都设有供奉神灵的神龛。节假日或外出经商时,侗寨居民要在桥上烧香拜茶,确保畅通安全。
东村于风桥的位置使其成为界定村庄面积的重要建筑,是一村一村的门面。更重要的是,它是祝福一村一村的神圣建筑。因此,无论生活多么艰难,侗族人民齐心协力,在这个村子里修建了于风桥,使于风桥成为侗寨的标志和大门。
03
从基本形态来看,侗族风雨桥并非侗族的独创。然而,侗族人民在历史发展中创造的独特的风雨桥艺术及其高超的建筑技艺却非常有名,堪称群桥之秀。
侗族生活在盛产树木的山区。风雨桥由当地材料制成,由石头和杉木结合而成。大桥整体突出了木石风格,古色古香,有着侗族人民的淳朴遗风。大多数风雨桥由桥台、过桥和廊亭三部分组成。桥墩由绿色的石条制成,里面装满了石头,是一个六边形的圆柱体;中部为桥面,密悬臂支架作为支撑梁系统;上部为廊亭,由榫卯梁柱体系整合而成,柱外挑一层风雨檐,既增强了桥梁的整体美感,又保护了桥面和支架。传统的风雨桥不需要钉子。桥身覆杉,榫卯编钟,大小木条,横直袖,纵横交错,结构十分严谨,体现了形式与功能、结构与构造、自然环境的适应与融合,高度体现了侗族建筑艺术的技术与精髓。
侗族风雨桥除了基本相同的总体结构外,根据装饰的不同又可细分为两种类型——较简单的叫“湖桥”;华丽的那座叫做“花桥”。其中,“花桥”一词来源于侗语,指那些雕花绘色的风雨桥。这种类型的风雨桥有雕梁画栋的彩桥和典雅的亭台楼阁。总的来说,侗族风雨桥整体色彩素雅,飞檐角处有花、草、凤、鱼等装饰图案;于风大桥内部装饰以彩绘为主,绘画题材主要包括侗族的生产、生活、节日习俗和民间故事。由于侗族村寨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文化意蕴,侗族于风桥的内外装饰成为侗族人民展示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焦点。
结论
侗族风雨桥依托于复杂多样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侗族独特的文化形态。它是侗寨特有的公共建筑,充分体现了侗族的建筑文化。它是侗族建筑艺术的结晶,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色彩。可以说是中国民族建筑宝库中一个独特的奇迹。
编辑|涂清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