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任期几年 唯一连任12届 申纪兰:我当人大代表60年
1954年,沈纪兰等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山西妇女代表合影。
1952年,沈纪兰等全国劳动模范在天安门广场。
现年85岁的沈吉兰是唯一一位连任第12届的NPC众议员。她经历了中国民主制度的变迁,被称为“中国NPC制度建设的活化石和常青树”-
沈纪兰:我做了60年的NPC代表
检察印象
■检察机关要认真履行职责,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开展工作,自觉接受NPC代表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检察机关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重点领域和热点问题,依法查处腐败犯罪分子,办理了多起大案要案,引起了人民群众的热议。
■山西省平顺县检察机关依法查处多起危害农民利益的民生案件,得到当地群众的真诚支持。
代表声音
◎“建议检察官深入基层,多调查,开门办案,不嫁好人,不放过坏人。这是为了维护正义。”
◎“中国人那么多,土地是命脉。如果没有土地种庄稼,你吃什么?”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一定要为农村人说话,真正了解农民的意愿和需求,尽最大努力把普通农村人的声音带到全国人大,做中国农村人的代言人。”
◎“我文化低,说话不清楚。但这么多年,我会投我支持的东西,不会投我不支持的东西。”
1929年12月,沈继兰出生在位于太行山区的山西省平顺县。她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但她有着与普通农民完全不同的经历。她是唯一连任12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她还曾担任过当地金星农牧合作社副主任、平顺县委副书记、山西省妇联主任、长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全国妇联第二至第四届执行委员会委员。1952年,她被评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1979年、1989年两次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3年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2007年,他获得第一届全国敬业奉献道德模范称号...
“我的水平是农民”
沈纪兰多次受到毛泽东的亲切接待,在周恩来家中做客,与邓小平合影,被江泽民称为“难得一见”。胡锦涛、李鹏、朱镕基等国家领导人也亲自到西沟村看望了她。在沈纪兰的家里,两堵墙上贴满了各种大小的照片,有的因为年龄原因是黄色的,有的则是近几年添加的彩色照片,但几乎都是老人和各级领导的照片。墙上的这幅画是新中国的历史,因为几乎所有熟悉的国家领导人都在里面。它们是沈纪兰最珍贵、最温暖的财富。然而,当人们提到这些荣誉时,老人总是淡淡地笑着:“我是太行山上的一个普通农民。”
多年来,在与沈纪兰的交往中,笔者深刻感受到,她始终保持着农民的本色:节俭、朴实、平易近人。曾经有人这样评价她:“同样的短发,同样的深蓝色布衣套装,同样的简单低调,同样的为民情怀。”
1973年,沈纪兰被任命为山西省妇联主任。但是,她坚持没有军衔,没有工资,没有户口转移,没有专车。她还在西沟村参加劳动。后来,她毅然辞去了这个官职,回到西沟,没有任何官职。不管沈纪兰获得了什么荣誉,只要她回到西沟村,换上带补丁和锄头的旧衣服,她就会回到农民身边。在西沟村村民心中,沈吉兰是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姐姐、姑姑、奶奶。她经常和大家聊天,参加村里的红白事,讨论地里土豆、玉米等农作物的生长情况。
沈纪兰说:“我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代表。只有生活在农民中,我们才能理解他们的痛苦和需求,更好地为他们说话。”沈纪兰向笔者介绍:“西沟村这几年的变化是年年一样的。村民们先后创办了很多企业,大家的生活也越来越好。”谈起西沟村的变化,老人脸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NPC代表应该为人民呐喊助威
据沈吉兰回忆,至少有40次去北京参加全国人大全会。
1954年,沈纪兰以农民代表的身份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当时她只有25岁。在这次会议上,她觉得最重要的是选举毛泽东为国家总统。
1956年6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先进农业生产合作社章程范本》,沈纪兰提出的“同工同酬”的主张被吸收到这一法律文件中。后来,这个建议被写进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劳动法。
1960年3月,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讨论《关于争取提前实现国家农业发展规划的决议》时,沈继兰说:“搞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食物,就会很混乱。如果没有食物,它会恐慌。如果没有食物,就没有索赔。”这是当时基层代表的心声,也是亿万农民的期待。
作为一名来自农村的人大代表,沈继兰始终关注着中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变化。翻看沈纪兰这几年提交的议案,可以发现土地问题是NPC代表最关心的。她说:“现在大家都在搞新农村建设,但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是发展,也就是富民。不仅仅是改善居住条件,更不是占用耕地盖新房。太浪费了,必须在旧村的基础上重建。也可以叫旧村改造。”
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当时已经75岁的沈吉兰率先提交了保护耕地的议案。她说:“中国人那么多,土地是命脉。如果没有土地种庄稼,你吃什么?”此后,她多次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提出耕地保护建议。就在前一年,她还建议:“管土地也是经济建设,必须保护耕地。”
60年来,沈纪兰已经记不清提出过多少提案,更谈不上为群众利益呼吁过多少次。为了提出好的建议,她每年花大量时间走访群众,调查收集第一手材料,提出了许多接地气的建议,如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保护耕地和合理利用土地、重视粮食生产、减轻农民负担、落实计划生育政策、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等。
很多人都把沈纪兰当成一个关心农民的人,遇到问题就给她写信,包括山西省和河南等其他省份的人。除了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外,沈纪兰还将信件整理成建议,提交全国人大。半个多世纪以来,沈纪兰实事求是地为农民说话,把自己的足迹深深扎根于中国农村,把农民的声音传递给全国人大。
NPC代理制度的见证人
作为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唯一连任的代表,沈纪兰是中国民主法制建设进程的见证者和见证者。一些国际友人曾将她比作中国最老的“国会议员”。
每当谈起自己连续当选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沈纪兰总会感慨万千:“这是党和人民的信任。我的代表永远不会辜负人民的信任。我一定要坚决听党的话,跟党走。”老人总是认为作为人民的代表,有必要为人民做点什么。如果你不想做,很简单,那你就不应该做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代表人民的意愿,也是我作为人民代表60年的经历。”
谈起这几年去北京参加全国人大的感受,沈纪兰认为,每次去北京参加全国人大,都能感受到国家的发展变化,每次心情都不一样。“1954年参加第一届全国人大时,我先骑着毛驴到了平顺县,然后坐大货车到了太原,再走了几天才到北京。现在交通方便多了,高速公路也多了,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你可以在同一天从我家到达北京。如今,国家富强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离小康社会的到来不远了。”
有一次,有记者采访沈纪兰:“在你参加的全国人大中,哪一届人大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沈纪兰深情回忆:“那是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我想去北京、天安门广场和毛主席见面,但没别的。后来到了北京,才知道是选国家主席。当时我以为毛主席领导人民解放了全中国。我一定要选毛主席。”
老年人记忆最深的人大,是1975年召开的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周总理因病作了最后一次政府工作报告。“当时听说周总理病了。看到他这么瘦,他还站在台上做报告。许多代表流下眼泪,感动得不停鼓掌。首相也感动地坐下来,又站了起来。我记得总理只报道了很大一部分,没有继续下去。大家只能含泪讨论。”
沈吉兰感慨地说,本届全国人大“变化很大”。如果一定要列举一些具体的细节,她想了想说:“以前是举手表决,现在是按钮,高级多了。还有,现在的代表有文化,有水平。”
1978年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以来,全国人大会议时间固定,每五年一次,全国人大代表的职责不再是画一个圈那么简单,代表要想出提案或建议。对于当时已经快50岁的沈纪兰来说,这并不容易。这个从未读过书、不会读书的劳模,开始读书写字,听新闻看报,了解党的新文件新精神。她坚持每天看新闻网,花了40天的时间逐字逐句地抄写党的十七大报告。有一段时间,她急着为报告做演讲,但现在她不用写论文就能讲几个小时。这些变化让她身边的人都觉得:“老人虽然没读过书,但理论水平高。”
去年春天,沈纪兰去北京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记者问她:“最近有什么开心的事吗?”沈纪兰脱口而出:“自从我参加人大以来,国家每一次都变得越来越好,变化也很大。”
虽然时代在变,但沈纪兰人民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怀从未改变。她说:“文化不高不做坏事,素质不高不违纪。60年里,我没有得到大队的任何补助。干部不能有私心和私心,就不是好干部,就不能当干部。”
2010年,有媒体声称沈纪兰“参加了那么多届全国人大,从来没有投过反对票”。当时引起了热烈的讨论。沈纪兰回应:“人民代表的时候,必须代表人民的利益,不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我学历低,说话不清楚。但这么多年,我会投我支持的东西,不会投我不支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