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正当时 青春正当时
-演奏我们追寻梦想的交响乐
年轻学者黄雯在涠洲岛珊瑚礁修复实验区海域将珊瑚幼苗“栽”进苗床。新华社
5月,在中国科技大学,草木葱茏,春暖花开,清风拂过朝气蓬勃的年轻脸庞。
在校园里,26岁的博士生钟汉森和同学们一起探索了神奇的量子计算世界,为这个科学前沿领域注入了“后浪”。
青春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生在盛世,肩负重任。在祖国的土地上,与新时代同向而行、共进的年轻人,用奋斗的青春,奏响追梦乐章。
创新
200秒,6亿年。
2020年12月4日,中国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问世。求解高斯玻色采样算法只用了200秒,而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用了6亿年。
“量子研究的每一步都是创新和探索。”说起量子计算,钟汉森的眼里充满了光芒。“九章”的技术突破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实现“量子优越性”的国家。在“九章”项目的研发中,钟翰森承担了实验方案设计等重要任务。
“在我们的研究团队中,‘90后’和‘95后’并不少见。”钟汉森说。对于从小就立志做科学家的钟翰森来说,大学第一次接触量子就决定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年轻人的特点之一就是敢于创新,有些索隐要敢于走前人没有走的路”。
在一个肉眼无法直接观察的世界里前行,困难和挑战总是相伴而生。“有时候做实验就像在无数的岔路口找到一条正确的路。最面临的是试错。遇到问题,只能一遍又一遍地重新设计实验流程。”钟汉森说。
在钟翰森看来,科学研究的魅力在于探索和创新:“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可以推动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哪怕是小小的突破,也能获得很大的成就感。”
固体干燥
在青春的合奏中,有激昂豪迈的时刻,也有舒缓动人的时刻。在一些看似普通,需要长期耕耘的领域,一些年轻人用“十年磨一剑”的韧劲去坚守和付出。
“在海底‘种植’珊瑚是什么体验?”
“从一开始,它就像一个婴儿走路和磕磕绊绊。精通之后,你就有了一个深思熟虑的计划。”青年学者黄雯脱口而出。
黄雯是广西大学珊瑚保护中心主任。2015年起,他和团队开始对涠洲岛珊瑚礁进行调查修复,并与相关部门共同建立了涠洲岛珊瑚礁修复区。
实验室培育的“长大”珊瑚,把它们绑在废弃牡蛎壳做成的苗圃里,然后潜入海底,把它们“种”进事先安排好的苗床里...这项工作并不容易,一次密集的修理需要大约10个人连续潜水三四天。
去年,由于北部湾水温上升,黄雯及其团队种植的珊瑚大量死亡,给修复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
一次又一次的潜水,换来一次又一次的新生。经过几年的努力,修复区培育出了一万多种珊瑚,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到“种植”珊瑚的队伍中。
扎根
城市还是乡村?青春面临很多选择,这是其中之一。
80后北京青年刘学超回答:辞去前景好的央企工程师工作,回老家密云处理农业。
变化来自一个电话。2015年底,老家有人打电话求助:“家里养的猪很难找到销路。你消息灵通,有什么好主意?”接到电话后,刘学超决定尝试在朋友圈推广一下,但没想到猪肉很快就卖完了。
“这件事让我很感动。”2016年,刘学超决定回国创业,成立电商平台。看似偶然的选择,其实隐含着更大的必要性。“近年来,国家对农村的投入越来越大,年轻人在农村创业的潜力很大”。
万事开头难,但年轻人有力量无所畏惧。刘学超说,不到10平方米的小客厅是唯一的车间,一辆老旧的电动三轮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起初,每天只有几个订单,但我们从未失去信心。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刘学超创办的企业在当地名声大噪。依托“互联网+合作社+农户”模式,企业农产品年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据新华社北京5月4日电
作者:
来源:郑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