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骞 独家 | 专题研讨一:智能交通的形态和投资机会(中)
研讨嘉宾
陈民
我们的讨论分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让各位嘉宾阐述一下那么心目中最有前景的智能技术。第二个部分,请嘉宾们讲讲这些理想形态未来的商业模式、投资价值、PPP项目的落地,做一个阐述和探讨。我们首先从顾总开始。上海城建投是国内非常优秀的投资和建设企业,我听说你们也在做很多新的探索,顾总我看看您的连线。传统是市政路网,智能技术是自动驾驶。顾总,您给我们讲讲为什么会这么连。
顾春华
传统交通基础设施里面,第一列里面有许多交通形态,我选择的市政路网是最简单的交通形态,其他的相对高端一点,比如航空、高速公路、铁路、轻轨。为什么这么连呢?我看待这个问题的角度,不是市政路网本身建造的难度和技术革命,关键是从投资者的角度,未来市政路网的管理难度。市政路网相对其他的交通形态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其他的交通形态都是在规定的空间,有专有的空域,在规定的空间里面,用一个规定的时间,都有列车时刻表、航空时刻表,在规定的时间和空间里边进行,相对来说它的管理难度更简单,相对受控。但是市政道路,相对来说大家平常出行使用频率最高,但是碰到的问题也最多,所以在管理上提升的空间也越大。智能交通怎么样通过信息化的手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通过智能平台,让我们交通在现有基础设施上面,流量更通常,通行能力更高,事故更低。这里面在管理上要做的事情更多,所以我选择它。下面一个是智能技术,有自动驾驶、AI导航、区块链等等。我为什么选择自动驾驶呢?我认为在未来的十几、二十年里面,是彻底改变我们生活的形态。导航也好、电池也好,自动驾驶是后面技术的综合应用,它更复杂,对我们今后的出行是颠覆性的。它的安全性、通行率、社会资源的综合应用。当然现在有特斯拉自动驾驶的事故报道,但实际上我们中国一年的交通死亡事故有将近10万起左右,自动驾驶偶尔有一两个事故。只不过传统交通事故不报道了,自动驾驶偶尔有一个就会报道,实际上是放大了,实际上今后肯定是最安全的,因为我们现在统计的事故最大的就是来自于疲劳驾驶和酒后驾车,有了自动驾驶就会解决这些问题。
特别是社会资源共用性,我从投资的角度,真正自动驾驶了以后,才会形成真正的共享汽车。有了共享汽车,我不知道以后每个家庭是不是还需要汽车,是不是还需要停车位。利用效率更高了,可能整个社会的汽车保有量会下降,停车库的资源是不是做到共享,对社会资源是很大的节约。
所以我选择这两个。
陈民
选的这两类是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这个变化我也希望早一点到来,因为我自己亲身的体会,现在视力不好,而且有很多马路杀手,种种原因导致交通危险。但是这个融合以后,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一会儿我们再来阐述。接下来有请沈总。
沈砺子
我阐述一下我的想法。我是研究轨道交通和铁路的,这方面做得工作相对比较多,别的领域我就不多说了。中国从大的城市发展的角度来说,从国家的角度,已经意识到轨道交通在城市群交通里的占比是很低的。我说一组数据,东京都市圈是世界上人口聚集最大的都市圈,它的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的比重是77.7%,这是2013年的数据,但是最近几年已经稳定下来。北京估计连这个一半都不到。在日本三大都市圈,东京都市圈、名古屋都市圈、大阪都市圈里,总的占比是56.9%,也就是说人们所有的出行或者说大量的通勤出行,都由轨道交通来代替。这也就是说为什么东京聚集了4000多万人口,但是却相对比较少看到堵车的现象的原因。东京都市圈一年轨道交通的发送总量是140亿人次,就是中国北上广深四个城市加起来的总和。现在北京地铁里程超过600公里,线网差距还是非常大的。而东京都市圈用于通勤的,包括地铁、有轨电车、市郊市域铁路,一共是4500公里。我跟业内一个人士,某一个大城市地铁公司的领导聊到,地铁现在修造的成本,在北京已经达到了15亿一公里,维护成本一公里一个月100万人民币,也就是说未来巨大的市场空间在哪?第一是节能,第二是节人。我们看我们现在的地铁司机数量、班车储量。第三个是节地。现在最大的争议就是基础设施占用大量的土地,政府希望能够把土地变现。第四是节时。我的连线,上面是三种轨道交通的体系,下面是几个形态。
第一是自动驾驶。最大的优势是节人。AI导航我改成AI维保。列车在晚上运营结束的时候,要回库进行检修。现在大量动车组的检修是依靠人工,4个人1小时40分钟,可以检修一个8边组的动车组。用机器人检修,只需要25分钟。我们可以看到效率的提升,创造更大的经济收入。
卫星遥感,更多的不是卫星遥感,而是卫星技术。在2011年7月23日,中国发生了一起非常触目惊心的事故,就是一列动车追尾事故,这个事故是由于信号遭到雷击破坏,信息丢失,导致后车追尾前车。在这个事故之后,中国铁路总公司把北斗卫星控车技术,列入了”十三五”研发日程。我们在信号追踪体系,除了地面的信息系统,还有空中备用系统,当地面信号丢失的时候,我们能不能用卫星控制车辆,减少列车发生故障的几率,这是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最后一点是图象识别。京沪铁路1300多公里,京广铁路2200多公里。我们现在修铁路两边要弄防护网,防止异物入侵,现在靠大量沿线寻防人员,每400公里一个。这样占用大量劳动力,而且效率极低。比如有想不开的、自杀的、从桥上往里蹦的,包括隧道口有落石把口堵上的。列车以350公里时速行使的时候,通过人发现再反馈给指挥中心,再让列车刹车,已经来不及了。我现在把沿线全布上摄像头,发现异物入侵自动报警,这个技术在日本已经非常成熟,这个技术已经应用到地震的检测。在新干线运营到90年代以后,就没有发生过路上因为异物入侵造成的事故,大大提升了效率。其实这个里面所有的技术,都有一个大时代背景,就是中国人口老龄化。现在我们有大量的人工去巡检,但是10年之后、20年之后,大量人口出现断层的时候,我们就没有这么多的劳动力,我们的运营成本会极大提高。
所以我们在引入这些技术之后,会极大降低轨道交通和铁路的运营成本,而提升它的商业价值和效率。
陈民
沈总对轨道交通领域研究得非常透彻。技术能够带来更好的安全体验和乘坐体验之外,我也有一个小小的感触,通过前面两位的发言,我也听到一个共性的特征,就是人的客观不足。技术怎么样和人民的幸福结合,这个是我的一个疑问。下面有请梁总。梁总是PPP圈里元老级的人物,中国第一条PPP的地铁4号线,就是梁总主持参与的。您的连线跟大家分享一下。
梁衡义
我研究轨道交通研究了10年,但是在3年前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停车场,在这方面做的工作比较多。我有几个方面的考虑:第一是人无法超越自己所处的时代。行业也是这样,我们轨道交通,要想富,先修路,过去30年,我们的交通发展非常快,但这是一个总量性的发展。但是进了新时代,我们看到应该转向质量性发展。今天我们坐在一起研究智能交通,就是交通往质量性发展的一个具体体现。
停车场是交通行业往结构性发展的一个痛点。由于历史的原因,过去快速发展交通的过程中,极大的忽略了停车场的发展。北京现在将近600万辆机动车,备案的停车位只有200万。为什么?价格管制是一个主要的原因。我们在传统的理论上,政府价格管制应该是管制一些垄断行业,保护一些弱势群体。但是我们过去30年,有车族应该不是弱势群体。你仔细想一想,他有他的逻辑。当时我们国家要发展汽车工业,大家买车的时候成本很高,我记得1998年买一抬桑塔纳2000将近30万。为了发展汽车工业,政府认为地把停车价格降低,让大家养车的成本很低。这个政策导致了什么后果呢?第一,我们的停车位建设严重不足。开发商也是,能建房子的绝对不建停车场,想方设法少建停车场。第二,大家在停车场享受的服务质量很差。进停车场享受的唯一服务,就是被收费。这是我们交通行业发展的一个短板。
为什么这几年政府开始重视停车场?美国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两个比较重要的调查:一是大城市交通拥堵,30%的原因是因为停车造成的。还有,一辆车被造出来,95%的时间是停在那儿。这两年汽车价格下降了,现在是2.7亿辆车,大家感受到停车难、停车乱,这是一个现象,但是本质上是决策层、行业上要想办法。
我印象最深的,1998年我刚来北京的时候,感到北京的马路好宽。现在感觉马路越来越窄,因为路两边都停满了车。但是长安街除外,因为这条街的交通执法是最严的。而其他的道路,交通执法简直是可以忽略。
这个问题现在也得到了重视,2015年开始各地出台了一些政策。北京现在已经把停车费的价格完全放开,只有两类:一个是地下停车场、一个是路侧停车。其他的完全可以由社会投资人自主定价。
第三个原因,停车场现在使用效率很低,政府又想尽快解决问题,政策释放又需要一个过程,很多精力都用在智能化,通过大数据、互联网,在停车场应用的非常多,而且是集成式的应用。
陈民
我看您连了7根线,您给我们解释一下未来的停车场会什么样?梁衡义
自动驾驶之后,可能对停车场是一个冲击,这个我们认真研究了两年,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自动驾驶取代的是车,我们的停车场在市中心会减少,如果有了自动驾驶之后。而且现在国外一些企业已经在停车场上应用。你到了停车场门口以后你下车,自动就给你停到停车场。下班之前5分钟你通过APP,就可以自动停在门口。但还是需要建停车场。当然后续还有一些停车场的管理。像电动汽车和充电网络,北京市要求所有的公共停车场强制配10%的充电装。我们传统停车场这些都没有考虑,需要来迎接一个更新的新能源汽车时代。
像电子支付、图象识别,我们国家停车领域,在这方面已经远超世界同行。大家现在进停车场就是拍一下车牌,有的停车场已经实现了无人值守。
停车场现在处于从量到质的转型期,另一方面它是在智能交通应用最早、最迫切的一个领域。
陈民
您手写的是什么?梁衡义
无人值守。这个问题,背后的逻辑是中国人口的老龄化。现在我们的劳动人口是逐渐下降的,技术也是一个挑战。停车场,国外1000个车位的管理人,能做到6—10个人,我们现在是50人左右。陈民
谢谢梁总,让我们看到未来有更多的服务和收费渠道的停车场。下面我们有请张主任,您的连线一个是地铁、一个是城市轻轨,下面是自动驾驶,请您站在科研和教育一线人的角度,给我们讲解一下。张路
我选择的是自动驾驶,前面还需要加一个全,全自动及时。简单的自动及时现在是地铁的一个标配,代替司机进行操作。全自动驾驶是我比较熟悉的话题,从2012年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牵头实施全自动驾驶以来,我就参与到课题组,到法国、迪拜等国家进行全自动驾驶应用的调研,编写了全自动驾驶活动的功能需求和应用场景分析,协助相关公司进行全自动驾驶设计,并且见证了北京第一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驾驶运营线路的开通。我简单介绍一下我选择这个全自动驾驶的理由。
第一,地铁在相对封闭的空间里沿固定轨道驾驶,它的难题是障碍物检测和一些紧急情况的处理。利用异物检测设备,我们可以通过监督这个线路的边界,防止人进来。通过制定周密的应急预案来应对紧急情况。今年8月份的时候,一列从上海开往北京的列车,在行驶到廊坊的时候遭遇了大风。大风卷起了彩钢房,把车头给击坏了,包括整个供电也击坏了,这个车晚点6个小时到站,引起人们对列车的不满。那么我们就需要有应急情况的处理流程。
第二,降低运营成本。北京目前运营效率最高的是京港地铁,现在京港地铁有4条线路,有1200人,目前采用单司机。而一些其他的分公司、新的运营公司,他们是双司机,人力成本还是挺大的。地铁驾驶实际上还是比较枯燥的。
第三,缩短列车间隔,减少乘客等站时间。在客流低峰阶段,采用灵活编组,把一列车拆成两列车或者几列车,为乘客更好服务。
第四,根据客流灵活调整行车计划,不用考虑司机是否就位,实现灵活组织、运输组织。全自动及时技术可以缩短列车车间,提高运力。比如说2分钟间隔提升成1分钟,运输能力就翻了1倍,相当于一条新线路。
第五,可靠性、稳定性。人做100—1000次动作,一定会失误一次。全自动可以实现更加精确的速度控制。全自动驾驶通过优化行驶过程,实现节能,大大节省地铁日常运行所需要的电力消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咱们在电梯上经常会看到一个人,叫电梯司机。
陈民
现在医院里还有。张路
我想随着技术的进步,城市轨道交通也会越来越智能化。陈民
您对这个自动驾驶的推崇,有没有受到您学生的反对?张路
并不是取消这个岗位,司机是相对疲劳、枯燥的岗位。我们把司机这个岗位,全自动线路建设完以后,司机可以放在其他岗位,叫车站多智能队伍,也可以做其他的一些副业,提高自己工作的充实度。把人从繁重的劳动力解放出来,这是自动化系统的一个主要作用。我们讲自动化,其实也是有一个悖论,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慢慢司机驾车功能在退化。因为现在好多线路自动驾驶了,司机站那儿很无聊,久而久之功能退化,有时候需要共驾驶时停车对不上车门。现在我们建议晚间停峰阶段,还是让司机练一下。民航也是,起飞之后自动驾驶仪切过来,直到落地100米高度的时候,才会给到飞行员手里面。所以很多飞行员,尤其是像韩国的这些飞行员,他们就是速成,设备故障的话,在紧急情况下他们确实难易处理。但是终究技术的进步,还是对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福祉。
陈民
我听到一个词,叫其他岗位,驾驶岗位、维保岗位都用机器取代了,我想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可能会在其他岗位。下面我们请黄博士讲讲他的连线。黄骞
我主要是讲下高速公路和民航。一个是自动驾驶在高速公路上可以实现车组的自动跟车与编组,类似轨道交通,智能化压缩编组车辆间距,减少司机占用与工作强度,提升车辆运行效率、降低运输成本。第二是区块链。应对即将而来的大规模网络安全问题,随着物联网发展,网络终端节点将幂指级膨胀。那么拥有千万级甚至数十亿的城市,如果因为不可信的设备遭到黑客攻击,这是很恐怖的,例如动不动就来一个防空警报。城市的社会经济将会遭到毁灭性打击。区块链使得所有参与到这个网络的设备的信息是可信的。
卫星技术,包括通信、导航和遥感,将会是未来重要的信息采集源头、位置标识、广域信息传输的技术,对于交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图象识别带来的对交通运行过程、行为的提取都已经开始应用,但是基于众包的交通图像识别还是有待发展。
物联网和边缘计算技术是亟待破图的核心。在智能工厂和车联网场景下,势必突破目前互联网平台的技术架构限制,实现毫米级的百亿接入与反应,计算设备将嵌入到每一个家庭,工厂中,这将是个人和企业的重要资产。
航空领域我认为A2G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飞机上的几个小时是对现代人时间巨大浪费,也是网络社会的重大网络断开不稳定因素,这块会有很大的商业价值。
陈民
感谢您最后补充了航空,在我心里面,航空是挺有前途的。我出差去了一趟广东,往返在天上飞了6个小时,去了投资企业客户那儿,花了4个多小时。我跟甲方一共也就会谈了2个小时,但是我在路上跑了10个小时。我说我们现在的工作方法太传统了,如果利用虚拟成象技术、全息影像、仿真技术,能够让我在北京跟客户汇报的时候,也能让客户握着我的手,也能体验到真实的肉体的感觉,我就不用坐6个小时的飞机了。圆桌论坛二圆桌论坛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