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快译 《东方翻译》纪念谢天振教授专刊
纪念谢先生特刊
目录
前言一
重雅轻悲——谢天珍教授翻译介绍思想的学术意义
找出结构
订单2
捧酒为你劝夕阳,留一张豪情晚照——忆谢天珍
柴明颎
穆金铎笙留下了余音
谢先生最后一次学术演讲录音:文化转向后何去何从?
——对当前中西翻译研究发展趋势的几点思考
蓝蓝
翻译研究与当代中国翻译研究的新发展
辽其一
论“改写翻译史”:为了纪念天真兄
王红志
“改写翻译史”——忆谢老师与我的学术交流
赵锡芳
如果弦歌没完没了,为什么要在堂前用更多的花?——怀念我的作者兼老师谢天珍教授
张彤
现代性与翻译研究的中国化
韦金泽
在高山流水中追忆华章
人生有知己足矣——纪念翻译与介绍大师谢天珍教授
养五能
三首诗哀悼天堂的震动
马国权谢天威
善于多方位思考,永远创新有见地——深切悼念我的同事朋友谢天震教授
桂甘源
学术的繁荣——谢天振教授博大学术胸怀纪事
克林的困难
探索精神与人格的力量——我心中的谢天珍
徐俊
相信人远山高水低——忆谢天振君
曹明伦
我的兄弟谢——忆兄弟好友谢天振教授。
刘和平
在比较文学和翻译学领域辛勤耕耘——悼念谢天振教授
默里
世界是清澈明亮的
哭着说再见,天珍老师
宋炳辉
悼念谢老师
赵文静
难忘的恩情——悼念谢石·天珍先生
菜心乐
回忆谢教授的两三件事
陈洁
队长,我们的队长——谢天振先生
费小平
与东方翻译的不解之缘——兼与谢天振教授商榷
金奇斌
温暖的记忆,一点点墨水
任东升
不知道今晚月圆人少——还记得谢老师吗
刘雪芹
斯人去影响已久——忆谢天振先生四川之外的短讲
王祖华
春风助力年轻一代——忆谢天振先生的23件大事
赵伟荣
谢天振先生与Xi翻译学院翻译学科建设
江春兰
谢的阳台冷若冰霜
老师最后的日子
找出结构
遥远的,近天堂的,甄氏
姚俊伟
谢老师的日子
丁鑫
过河不过河——谢先生的最后一年
范姜
师从高中,为人师表——忆教师谢天珍教授。
张莹
痛苦还在,温暖却一直在——纪念谢天珍老师
张剑卿
忆谢天珍教授
鹿志宏
我眼中的谢天珍老师
赵正军
我的学术成长之路——纪念我的老师谢天振先生
翠凤
再也没有遇见,悄悄来来去去的自行车——想念我的老师谢天震先生
胡家生
在过去的四年里,我一直跟随谢老师攻读博士学位
夏卫红
前言一
注意优雅和怜悯
——谢天珍教授翻译介绍思想的学术意义
◎找出构造
2020年1月,北京外国语大学举办了“外国语言文学知识体系创新研讨会暨专家咨询会”,王克飞教授邀请我加入翻译组。会议的主题之一是评选新中国成立70年来翻译研究领域的学术创新和标志性成果。大家一致推荐谢天珍教授的《翻译研究》。3月中旬,柯飞教授来信称,入选的标志性成果需要写一个简介,但联系不上谢老师。当时谢老师病重,无法接电话、发微信。我跟谢先生说了他的病情,柯飞先生很震惊。他问我,成果介绍怎么样,谁来写?我说,让我来写。当时椎间盘突出复发,整天躺在硬邦邦的床上,甚至翻来覆去,让我很难起来读谢的作品。好在我对谢先生的著述及其翻译学思想非常熟悉,于是我静静地躺在床上,回忆谢先生著述的内容,加以总结提炼。打完草稿,我吃了2片止痛药,在电脑上写道:
翻译研究是近20年来中国翻译研究和比较文学领域理论创新的标志性成果。其学术创新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这是第一次从理论上论证翻译文学的属性。从翻译文学的性质、地位和属性出发,从理论上论证了翻译文学与民族创造文学的关系,明确了翻译文学的文学地位,提出了翻译文学是中国文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学术命题。
其次,深刻阐述了翻译文学史的性质和内涵。作者指出,翻译文学史的本质是“文学史”,它不仅要描述文学翻译现象,还要分析和评论翻译文学作品在目的国的传播和影响。翻译文学史应被视为一部文化交流史、文学影响史和文学接受史。
3.它以“创造性叛逆”的概念为视角来观察和分析文学翻译,突破了传统翻译中的“忠实”观念,将翻译活动纳入特定的文化语境中,既突出了翻译与目的语文化语境的密切关系,又突出了翻译文学作为中外文学关系的第一临场意义。
谢天振教授倡导的翻译研究从理论上论证了译者和翻译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他提出的“翻译文学是中国文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学术主张,有效地开拓了翻译文学研究和翻译文学史的新领域。翻译学不仅是比较文学翻译研究的理论创新和翻译史研究的先驱,而且从翻译文学的角度为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乃至中国文学史和文化史研究提供了一个具有学术启发性的研究视角。
《翻译研究》自1999年出版以来,已重印4次,成为翻译研究领域被引用率最高的学术著作之一。入选国家社科基金学术翻译项目,还被Routlege、Peter Lang等海外著名学术出版社列为翻译出版书目。
谢先生去世后,几乎所有线上线下举行的翻译研究和比较文学会议都提到了谢先生。大家都深有“吴茱萸少一人”的感觉,都默默的想,如果谢先生在,一定会参加大会。2020年10月24日,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研究院成立,众多翻译领域知名学者前来参加揭牌仪式和翻译研究高端论坛。第二天,由翻译研究院主办,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翻译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翻译研究会理事联合举办的学术研讨会专门设置了“谢天震先生翻译思想探讨”环节,与会学者通过探讨谢天震教授的学术思想,表达了对他的思考。
谢天珍教授的翻译和介绍思想得到了许多学者的评价和阐述。如果将翻译学置于当代国际翻译学体系中,研究它如何结合20世纪中国翻译文学的实践,本土化西方翻译理论,形成自己的理论话语和方法论,其学术意义将更加明显。
20世纪70年代末,受伊塔马尔·偶-佐哈尔多元系统理论的启发,西方翻译界出现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苏桑巴斯内特和西奥·赫尔曼斯等学者高度评价了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对翻译研究发展空的意义、翻译研究视野的拓展和翻译研究路径的转变。然而,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并不是专门为翻译研究提出的理论,翻译学者只是从他的思想中得到启发,进而在翻译研究领域提出新的研究理念、研究课题和研究方法。
巴斯奈特对“文化转向”后新发展的翻译研究充满期待。在1993年出版的《比较文学:批判性介绍》中,她满怀热情地宣称,翻译研究应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不是从属于比较文学,但比较文学应该被视为翻译研究的一个分支。尽管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为翻译研究打开了新的缺口和路径空,但西方翻译研究的实践并不尽如人意。因此,巴斯奈特在2006年发表的《对二十一世纪比较文学的反思》一文中对翻译研究的现状深表失望,并进一步认为翻译研究和比较文学不是独立的学科,而只是跨文化的阅读方法。
谢天振教授是中国大陆最早接触到佐哈尔多元系统理论的学者,也是沿着“文化转向”的思路,对翻译研究的新理念、新视野、新空、新课题、新方法不断深入思考的最执着的学者。其思想的学术成果是一系列关于翻译文学地位、翻译文学史编纂、翻译文学与民族文学关系的论文,最终形成了“翻译与介绍”的理论框架体系。
翻译研究为中国翻译界顺利理解和接受翻译研究学派的文化研究理论奠定了基础。而且,翻译学不是理论性的,更重要的是,它符合中国文学和翻译文学发展的现实。从中外文学“关系”的角度,阐述了翻译文学对中国文学的意义,从而开辟了一个具体的研究领域——翻译文学研究和翻译文学史。
如果巴斯奈特了解以谢天振教授为代表的中国翻译学者在翻译研究领域的不断发展,以及中国学者在翻译研究指导下所产生的成果,看到这些成果真正体现了“文化转向”的思想,他可能不会感到如此失望。由此可见谢天珍教授对国际翻译研究的贡献。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成为翻译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后,谢天振教授将中国文学翻译问题纳入翻译学研究领域,丰富了翻译学的研究对象,拓展了翻译学的研究领域,完成了“从翻译到翻译”、“从中国到世界”的完整理论建构,使翻译学理论完整、整体,从而拥有了国际翻译学同时, 翻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入高校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体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谢天震教授去世后,许多学者、朋友和学生都写文章悼念。本期特刊的悼念文章,既有谢天震教授老朋友的怀念,也有学术同行的同情,更有弟子们对他的栽培与教导的感激。在他们的背后,体现了对他的学术思想和学术精神的尊重。“因为优雅和怜悯,伤害了我的隐私。”这是钱钟书先生接过陈石先生遗产的诗句,也是我们深深怀念和欣赏谢天震教授的原因。
找到那栋建筑了吗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副校长
zhamingjian163@vip.163.com
订单2
捧酒为你劝夕阳,留一张豪情晚照
——忆谢天珍
◎柴明颎
今天是10月25日,重阳节。我们学校一直有敬老的传统。前天,学院邀请退休教师一起讨论、聚会。然而,学院的创始人之一谢老师却不在了;也就是在同一天,我和《东方翻译》编辑部的老师们一起讨论修改了谢天珍教授纪念特刊的编辑方案。昨天,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研究院成立;今天,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翻译研究会和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翻译文化研究会齐聚一堂,召开2020年年会暨理事会。谢老师的照片陪伴着屏幕上的每一个人。
当我们一次又一次见面时,谢老师已经走了。我们学院的年轻人,包括我们东方翻译的编辑,都知道我的心情:谢先生去世后,我一直很难坐下来写关于他回忆的文章——因为回忆的过程对我来说太痛苦了;想了想,千言万语,言语难尽。
然而今天,我经历了两个社团聚会的盛况,但我为他感到由衷的高兴。正如徐军先生所说,谢先生用一生的奉献建立了我们的翻译学科,这个学科终于从过去相对薄弱的实力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和水平。看到他的朋友、同事、学生和学术界年轻一代的深刻记忆,我觉得有必要向大家展示一下我对谢先生一生的了解。
我和谢先生的关系可以追溯到我们年轻的时候。他进学校读研的时候,我已经毕业留在学校,成为一名年轻的老师。当时导师让我和研究生一起上课,我们从此开始交往。虽然后来在国外拿到了学位,但也和国内恢复高考和考研的第一代研究生一起听课。我们互相学习,也得到那个时代专家的指导。
研究生毕业后,谢先生留在了新成立的文学研究所,开始了他的研究工作。当时学校已经开始建立学科梯队。作为年轻的梯队成员,我们每个人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当时有一个惯例,所有年轻教师每年都要在学校做报告,学术、教学和专业实践领域的任何贡献和思考都可以报告。我衷心希望这一传统能够延续下去。评价青年人的贡献,不能只靠期刊文章、科研项目等指标,而是要对一个青年教师进行全方位的衡量和评价,让他说出自己在各个方面的贡献和自己的想法,通过这些想法发现新的人才。当时我发现,每年的简报会上,谢老师都会想出自己的新点子。从青年时代一直到离开我们的世界,他毕生致力于比较文学和翻译学领域的研究和思考,这已成为他一生的一贯事业。
我和谢老师从青年时代一直走到他生命的尽头。除了最后一次去医院,我最后一次和他告别是在今年寒假之前,那天我们还在办公室交流。我们两个,还有宋炳辉教授,大概是那个时候见面最多的,讨论他还有什么工作要完成,还有什么书要出版。那时候快放寒假了,很多人没来上学,很多老师回家了,而不是上海老家。但我们仍会不时打电话见面——
“你来不来?”
“来。”
“你要咖啡吗?”
“喝咖啡。”
这是我们在高专一起工作后养成的习惯。只要和谢先生在学院,我每天上午10点左右都会在他的办公室一起坐下来喝咖啡。我在这里想回顾的很多事情,都是在一次次喝咖啡的过程中讨论酝酿出来的。从年轻时的交流与沟通,到今年寒假前的最后一杯咖啡,我见证了谢老师的一生。
回顾谢先生的一生,有些事情我们都知道,有些事情我们可能不知道。我想用八个字,四个方面来概括谢先生的一生。首先,当然是“研究”。他一生都在学习,从未停止。二是“教”。作为一名教师,他永远不会忘记教师的职责——他将教育学生、年轻人和下一代。第三,他不仅仅是教书,更是“配角”。从谢老师身上受益的年轻人太多了,他为大家做了什么,和大家交流了什么,继承了什么思想,大家一定要记住。第四是“奉献”,为学科的发展、人才的成长、研究的推进做出了贡献。
谢先生的学术研究大家都很熟悉;从年轻时的科研简报,到长期合作后的“咖啡时间”,我对自己所有的研究工作都非常清楚。但是他有一个很多人不知道的“研究”。在我的帮助下,他就是这样学会使用电脑的。90年代初,他发现用电脑输入字符很方便,于是想买当时流行的80286机器。他征求我的意见,因为我在国外学习的时候学过计算机课程。我说,你一定要学会用电脑,但不要用286,用386的机器。就这样,我为他组装好了一台386电脑。但是在学习输入法的时候,谢先生又遇到了困难,因为他有很重的浙江口音,普通话说得不是很好,所以不能使用拼音输入法。他怎么了?我给他安装了五笔输入法。谢老师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学习字体,终于变得非常熟练。后来,他的电脑输入比我的快,因为他熟练地使用了吴彼字体,可以简化输入。直到最后,他所有的输入都是吴彼字体。因此,谢先生不仅专注于研究知识,而且深入研究学术研究所需的辅助工具和技能,具有极大的毅力。只要对学术研究有帮助,他会一辈子坚持下去。
在教学中,谢老师推动了许多重要事件。众所周知,翻译学科的建立离不开谢先生的大力倡导和推动。谢先生最早指导复旦大学的博士生。当时我们学校没有比较文学和翻译研究的博士课程。谢老师想让更多的学生从事翻译研究,所以他想成立一个专业的教学实体。现在,大家都知道我是上外高专的创始人。事实上,高篆书院最早的雏形是谢老师构思提出的。1998年,谢老师提议办一所高中。当时,筹备进程已经开始。他把我吸收进了筹备组的专家团队,我们进行了很多讨论。遗憾的是,由于学校领导人事变动等原因,谢先生的准备工作并不成功。后来,五年过去了,2002年,谢先生临近退休年龄,没能带头创办学院。然而,我们有共同的利益,仍然想推进这件事,所以我们进行了第二次讨论和准备。2003年,上外高中终于建成,至今仍有谢老师的许多贡献,他是高中最早的创始成员之一。
2003年,我们成立高周转学院的时候,有没有达到最高目标?显然不是,这只是一个起点。我们的事业仍在前进。首先是学术进步。我们需要在更广泛的空范围内交流学术思想和观点。除了促进mainland China学术界的交流,我们还想搭建一个海峡两岸三地的学术讨论平台。2005年,上海大学举办首届“海峡两岸三地中国翻译研究论坛”,由谢先生主持。当时谢先生召集了很多学者来参加大会——很多活跃在我们今天各大翻译交流平台的学者都参加了当时的论坛;一些学者离开了我们,比如浸会大学的张教授。
正是在2005年的海峡两岸三地翻译论坛上,时任广外高专院长的钟维河教授提出了设立翻译硕士学位的计划。这不是他第一次提出这个想法,但就是在这次会议上,我们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决定全力推进这个想法的落实。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在这次会议上正式开始了MTI的相关工作。经过2006年一整年的努力和多次论证会议,国务院学位办于2007年批准设立MTI专业。
在MTI的紧张论证和招标过程中,又一件大事被提上日程。2006年,上海市口译服务标准评审结束后,时任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的王仲伟设宴招待评审组专家。主宾是唐闻生,参加的有黄友义、江永刚、戴卫东、曹德明和我。会上我向王部长指出,上海一直是翻译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城市,但缺乏翻译研究、宣传和行业交流的平台。除了由《上海科技翻译》发展而来的《上海翻译》之外,还应该有另一份高视野、广覆盖、有代表性的翻译期刊来发挥上述交流平台的作用。唐闻生非常认可这一点。王仲伟也表示赞同和支持,并立即提议将该刊命名为《东方翻译》。回到学院后,我立即和谢老师商量,开始了《东方翻译》的出版筹备工作。一些国际知名学者也对该刊提出了建议,比如《口译》杂志的Franz Pochhacker,他认同《东方翻译杂志》的英文名,这更坚定了我前进的信心。中英文期刊名称确定后,我和谢老师开始了更具体的讨论。
东方翻译于2007年申报,经历了很多波折,最终于2009年获得新闻出版署批准。在此期间,谢先生前往北京301医院看望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创始人季羡林先生,请季羡林先生为《东方翻译》杂志题写书名,这是季羡林一生中写的最后一个书名。谢老师答应他,我们东方翻译的第一期一定会给他。可惜由于种种原因,回复晚了。我们是2009年9月开始出版的,季羡林先生是7月离开我们的。谢老师一直对此感到非常遗憾。然而,许多事情是人类无法控制的。
归根结底,上述会议的召开和期刊的创办,都是谢老师希望为翻译界的年轻人提供一个更好的交流平台。这就把我们带到了谢老师人生的第三个方面——“平权行动”。谢先生一直支持年轻人。比如今天召开的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翻译研究会,就是谢先生创立的。学会成立于1994年,也就是北外翻译培训部改制为高专,北外高专正式成立的那一年。当时,翻译领域发生了许多里程碑式的事件,预示着该学科未来的巨大发展。谢先生成立翻译研究会的初衷,是为有志于翻译研究的年轻人提供一个进行学术交流的平台。因此,最早参加会议的学生中有很多是谢先生,后来逐渐吸引了更多的学者参加会议。
如今,很多活跃在翻译研究领域的优秀学者都是谢先生的学生,或者曾向他请教;听过我课的人很多,他们都是我和老谢的学生。喝咖啡的时候,我们无话不谈,有一个永无止境的讨论,那就是找出每个年轻人的长处,发挥他们最大的长处。众所周知,谢老师非常了解不同年轻人的特长和特点。因为长期做行政经理,当时是上海外国语大学的院长。他希望我能找到一些人,找到一些人,推动他们,共同推动我们的事业。为此,他提出了很多建议,我非常同意。谢先生帮助别人学习拳击的心从未改变。相信很多年轻人对此都有很深的理解,并且印象深刻。今天的会上,当明健校长播放谢老师照片的幻灯片时,我已经听到了哭声。但是我觉得今天不是我们哭的时候。我们应该继承谢先生的遗志,多思考如何促进专业发展,服务我们的职业,完成他未完成的事业。
至于谢老师,最后一个关键词是“敬业”。事实上,他的研究、教学和支持都是奉献。特别令我佩服的是,退休后的谢先生,也做出了人生最后的奉献。自2015年起,谢先生担任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座教授。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对象,广西民族大学拥有一流的外国语言文学博士点,其中包括所有东盟语言的教学。为响应国家战略需要,谢老师来到这里,帮助他们提高翻译研究的质量。这时,谢先生已经年过花甲。虽然他感觉身体很好,但他实际上很累。我们都坐经济舱。以谢先生的年纪,坐飞机去广西只要三个小时,其实挺辛苦的。好在由于飞行较多,谢先生持有东航的银卡,所以每次出行都可以在机场贵宾室短暂休息,否则会精疲力尽。其实他从广西回到上海的时候,有时候也会说:“还是觉得有点累。”。谢先生身体健康,意志力很强。他这样说,说明他已经很累了。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毕生致力于整个翻译学学科的发展。
很多人不理解谢先生,认为他晚年四处奔波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但我想说,只要了解他的人都会明白,他在个人发展方面没有什么要求;在这个年纪,我们对个人的名利没有欲望,只希望自己毕生为之奋斗的事业蒸蒸日上。他为整个学科的发展做出了毕生的贡献。在我眼里,他就像一个装车装货的人,一个推大车的人。用我们这一代人熟悉的革命话语来形容,“淮海战争的胜利是用汽车发动的”。今天的翻译学科,因为有那么多的推手,已经把它推到了风口浪尖,使得我们的翻译学科走到了今天。真心希望明天,有了我们年轻一代的推手,能把它推向更高的学术平台和专业平台。
谢先生生前最后一份工作还包括《东方翻译》的执行副主编和执行主编。他致力于东方翻译的发展。编辑部所有的老师都对谢老师有很深的感情。我们怀着这份特殊的纪念,缅怀谢先生,向他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怀念。
2020年重阳节
◎柴明颎
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教授
东方翻译执行编辑
1236@shis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