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县盖尾镇 仙游这个镇要爆发,被定为重点发展的新城区
生产城市融入富裕国家
——盖尾镇党建引领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盖尾镇党建引领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核心提示
盖尾镇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按照县委推进“双轮驱动”“两城联动”“两园驱动”工作要求,以拓展“党建+”为抓手,推动党建、精准扶贫、乡村振兴、项目攻坚等相互促进、深度融合。,为实现“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打造美丽宜居新盖尾”的发展目标提供了组织保障。
一个
党建+马蹄病治理工程
近年来,盖尾镇作为仙游县的工业新城,可利用瑞丰区、花仙区、石马区工业用地1万余亩,其中近期可利用3000余亩,是产城融合示范区项目建设的核心区域和主战场之一。
在时间紧、任务重的压力下,盖尾镇党委把征地拆迁作为展现党组织战斗力的“阅兵场”,分项目成立临时党支部,确保党旗飘扬在一线、领导指挥在一线、干部攻坚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确保“问题绝不停留在一夜之间,项目对工作零阻力”。比如,为推进涉及“强产业”的“双轮驱动”项目搬迁,4名科级指战员和40多名乡镇干部放弃国庆、元旦假期和双休日,连续努力4个多月。
在推进项目搬迁工作中,盖尾镇始终坚持注重征地和土地交接。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入户宣传,让拆迁户认识和了解到大型项目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和宜居环境改善的意义,真正让百姓安心。总结介绍征迁“六步工作法”,做到统一公示、统一计量、统一认定、统一补偿安置、统一交房选房、统一拆迁,坚持一个标准,做到前后一致,用尺子量到底,不让第一个拆迁人吃亏,不让“老实人”吃亏,用“公共利益”赢得“人心”。
据悉,去年以来,该镇持续推进涉及瑞丰产城融合示范区、石马片区、花仙片区的“强产业”搬迁,全力推进富余工业用地和配套用地搬迁。截至目前,搬迁任务已全面完成。
2
党建+流域治理绿水清浪生态美
休闲步道静谧,亭台楼阁简约,绿荫中点缀着各色花朵,倒映出清澈的溪流...建设完成后,木兰溪防洪工程尾段已完工,成为乡村一道靓丽的滨水景观,每天吸引着众多村民散步放松。
木兰溪防洪工程盖尾段长7.2公里,涉及东井宫、石马、一店、常山、汕尾、莲井等6个村。设计和施工的防洪标准是每20年一次。沿线景观绿化面积10万平方米,建设上下护栏。主要包括防洪坝工程,坝顶采用透水混凝土,配以绿化植物;亲水景观工程,通过铺设滨水步道,形成带有堤坝的双层景观。
在垓尾镇仙溪村和仙滩村交界处的木兰溪生态湿地公园,只有生态塘里的水草灿烂绽放,随风摇摆,倒映在有景观亭、石桥、走道的生态塘里...这种生态美是木兰溪水生态治理的典范,全省首创。
湿地公园是全省第一个通过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项目建成的湿地公园。其主要功能是深度净化污水处理厂尾水,同时依托溪滩特色资源,打造集木兰溪湿地景观、防洪安全、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湿地公园。
在木兰溪流域治理工作中,盖尾镇创新思路,加强党建引领,积极探索“1+N+X”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在木兰溪流域水环境整治工作中的主动性,逐步形成“组织引导、党员示范、机制保障、社会参与”的强大协同效应。
“1+N+X”模式,“1”是发挥基层党组织党建引领作用;“N”就是发挥党政班子成员、镇村党员干部、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N个群体的参与;“X”是通过X种机制或载体推动整治工作取得成效。
盖尾镇党委政府整合河长办、水利站、环保站、共建办、畜禽整治办,建成木兰溪流域水环境整治作战室,实施“挂图作战”,落实责任到村,排查梳理3个小流域、20条通道。镇副主任、包片组长等3名班子成员被任命为小流域河道科长,所在村支部书记被任命为“战斗员强”的渠长
同时,通过开展“三比”活动,激励干部担当新责任、新作为;按照“一月一次暖会,半个月一次讲评会,一周一次督导”的方式,将收集到的问题以PPT的形式进行展示和曝光,要求前三名村长上台介绍经验,后三名村长上台在每次推进会上发表意见。
三
党建+精准扶贫延伸服务惠民生
在盖圩镇岭头村,展红岭头大棚养殖基地是精准扶贫产业基地,既增强了贫困户的“造血功能”,发展壮大了集体经济,又解决了“空贝壳村”的困局。
作为垓尾唯一的贫困村,岭头村成功“脱帽”:全村集体投资70万元建设占洪养殖基地项目,年收益12.75万元;向新会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投资30万元,年收入3.3万元;投资乡村振兴集团75万元,县供销社总社50万元,年收入10.75万元;光伏发电项目投资25.114万元,年收入2.24万元。
盖尾镇突出产业扶贫。截至目前,已建成岭头村展红养殖基地、南宝峰社区龙眼生产基地、仙滩村龙眼加工基地、一店村活禽批发基地、后山村中药材生产基地、谢伟村水果种植基地、湖滨村干货加工基地等8个产业扶贫基地。
重点贫困人口是精准扶贫工作的难点。他们老、弱、残,没有劳动能力;或者重病缠身,生活难以为继。盖尾镇党委政府采取了独特的做法。通过引入民间资金,利用非营利组织,巧用市场运作模式,创新性地成立了盖尾镇扶贫重点贫困人口帮扶基金。
该镇委托一家社会福利机构——盖维慈仁爱心协会进行管理和运营。这笔资金用于投资,年利率的15%用于帮助镇上的重点贫困人口。每个重点贫困人口每月将获得230元,每季度发放一次,这笔帮扶资金将发给他们。这样,重点贫困户就有了源源不断的收入来源。
由于条件有限,许多穷人无法安装自来水。去年以来,盖尾镇持续开展大规模安全饮水排查。对于符合条件的贫困户,政府买单,所有贫困户都免费接入自来水,让他们能够喝上安全、卫生、安全的饮用水。同时,对全镇贫困户每年给予100元补助,有效减轻贫困户用水负担。
同时,镇领导党员、企业家带头捐款,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全镇25个村成立了奖学金基金会、爱心团体、爱心团体等民间公益组织,共筹集善款4118.6万元。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扶贫帮困资金累计达380多万元。其中,林琴乡村教育发展促进会自2014年成立以来,累计筹集善款1068万元,发放助学、扶贫、敬老等公益事业善款500多万元。
四
党建+乡村振兴,丰富美丽乡村画卷
在盖尾镇湖滨村,村里的老人用完了日托中心的免费晚餐,然后去附近的生态园散步休闲。这里的湖水波光粼粼,岸边的花木盛开,宜人的生态风光间荡漾着老人们的欢笑与欢笑。
以前是垃圾场,现在成了网络名人中的景点。在湖滨村两委的带领下,石、石建兵等热心企业家踊跃捐款800多万元用于清理杂草和垃圾,随后挖掘人工湖引入山泉水。湖岸筑起了坚固的堤坝,修建了休闲步道,安装了汉白玉护栏,还设置了健身器材。如今,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回廊在水面上蜿蜒,以“小桥流水”展现江南水乡美景。
去年以来,村里集资建设妈祖文化园,成立了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老人日间照料中心。在这里,7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每天享受免费的午餐和晚餐,不用花一分钱。据报道,每天有六七十个人在这里吃饭,大家聚在一起,玩得很开心。
前联村有16个相邻的古民居。从清代嘉庆到道光年间,他们逐渐形成了长2.5公里的“丁”字形古民居。这个大型古民居群占地20多万平方米,清代传统风貌保存完好,因此该村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如何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助推乡村振兴?千联村决定成立乡村振兴基金会,修复保护古民居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同时,动员村民参与开发建设,既能提供就业岗位,又能鼓励群众入股、集体入股,努力在全民中分享乡村振兴的红利。基金会成立后,第一件事就是改善村庄环境,花钱改造千莲溪两岸的不毛之地,沿河筑起坚固的堤坝和护栏。同时因地制宜,建设占地10亩的乡村休闲公园,为群众增添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在保护修缮原古民居的过程中,该村计划建设田园综合体项目,对古民居前200多亩田地进行统一土地出让和规划设计,包括建设民宿、采摘园、花卉及各种旅游配套设施等。融合民俗文化、田园风光、特色农业的乡村旅游蓝图正在徐徐展开。
刚刚!仙游法院通报:判决涉黑2案31人,涉恶14案125人,最高刑期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