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娱乐军事情感奇闻搞笑社会体育游戏百科

奖掖 日记中的潘祖荫:晚清高官如何奖掖后进

2021-12-27 23:55
缘起

今年世界博物馆日,苏州博物馆推出“馆藏古籍古迹特展”,集中展示珍贵古籍、馆藏珍贵古迹等稀世珍宝。其中,苏州潘氏家族日记手稿的集中展示尤其令人印象深刻。自潘石恩以来,潘增枢、潘、潘祖荫、潘祖同、潘、潘一家三代的日记文献被集中保存,这在现代家庭中可能是罕见的。作者研究了潘祖荫的生平,撰写了《潘祖荫年谱》。多年前,他有幸在苏州博物馆阅读了这些珍贵的文献。时隔十年,我又见到了自己的真面目,很高兴又见到了老朋友。因此,我想介绍一下潘祖荫的日记和一些轶事。

这部日记首次向世人亮相是在2006年,那年12月上海动物园二百三十岁的癞头鼋去世,消息传到苏州,热心掌故的潘裕博先生向苏州《城市商报》“报料”:苏州西园寺原先有四五只“癞头鼋”,都是上海动物园那头的族祖,当为潘祖荫所放,其中两三只在1938年春被日寇吃掉了。潘裕达与族兄潘裕博先生曾翻阅过《潘祖荫日记》,于是记者施晓平随同潘裕博先生查阅《日记》,找到了放鼋的记载,并把该页照片登报。光绪九年潘祖荫父亲潘曾绶过世,南下丁忧,当时一共放生六头,比潘裕博记忆中的数量还要多。原文是:“光绪九年六月初十。游拙政园,买鼋六头……瑜伯放之西园。”笔者于沪上闻之,拜访了潘裕博、潘裕达两位先生。此后,随潘裕达先生着手整理《潘祖荫日记》,近日此项工作即将完毕,将由中华书局出版。

日记概述

潘裕达老师见告,据苏州博物馆原馆长钱镛老先生回忆,上世纪五十年代,南石子街潘家旧宅的住户上报文管会称旧宅滋生白蚁,苏州市文管会派人前往察看,考察发现系“废书成堆”所致。在清理“废书”的过程中,捡出这部稿本《潘祖荫日记》,归藏于苏州市文管会、苏州博物馆。

《潘祖荫日记》和《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收藏于苏州博物馆。2008年1月21日,文化部办公厅公示了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3月1日由国务院正式批准公布。《潘祖荫日记》等6家苏州博物馆藏品入选,评定为一级。

全书现存十二册,记载的年份为同治二年、光绪七年至十三年、光绪十五至十六年。同治年册与其他年份开本、行款不同,开本较大,所用稿纸红印套格上中下三截;光绪年册开本较小,所用稿纸红印“滂喜斋”套格纸,不分栏。其中光绪九年正月廿二日至十二月三十日、光绪十一年正月初一日至五月初九日,因潘祖荫丁父忧,前后两年用蓝格纸。光绪十年册封面题注“是年患目疾,四月十四后长太代书”,检书中该日起字体确有不同。封面及封底皆钤有潘祖荫大小闲章数十枚,常见的印文有:“八喜斋”、“千载一晴”、“如愿”、“喜”、“红蝠书堂”、“晚夝轩”、当年干支等等。

童志年日记

另有光绪十四年日记藏于上海图书馆,同属一套,为潘景郑题签、装池,题名《潘文勤公日记》。或是原书于宅中散乱摆放,潘景郑所见仅此一册,将它与其他部分潘氏旧藏文献带到上海。

潘祖荫留有一篇简短的日记,一篇完整日记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商代国家大事的讨论、职责的变化、政务、书信、金石学书籍、支出账目和身体状况。从内容上看,潘祖荫的日记只是自己的检查和备忘录,与他的朋友翁同龢、叶友生、池昌、李慈明的日记有很大不同。

尤为触目的是,日记止于十月二十九日的绝笔:“乙丑,凤石来诊,周姓诊。”根据日记可知,潘祖荫因救灾过劳受寒发病至逝世仅仅七天,令人浩叹。潘祖荫的病因,据姜鸣研究推断,可能也是染上了那年的瘟疫。

日记虽然简短,但仍然包含了从宫廷礼仪、法律法规到日常生活的丰富历史信息,值得我们用更多的史料进行深入研究。关于日记的详细内容,请参考我在苏州博物馆收藏的《潘祖荫日记记述》一书。

光绪年日记

潘祖荫奖掖后进

潘祖荫以其特殊的身份和独特的学识,一直不遗余力。四代几十年间,大量文人雅士聚集,影响了晚清的学风。近代许多著名的政治家、学者、学者,早年都与潘祖荫交游。本文结合日记和相关文献,举了两个例子。

潘祖荫与吴昌硕的交游始于光绪九年。大致在春夏之际,潘祖荫因族兄潘钟瑞看到吴所刻印章,十分欣赏,于是请吴治印。七月间,吴昌硕登门拜访了潘祖荫,其诗文、书法和篆刻颇受潘的赏识,潘称赞他的篆书有古意,并勉励他研习经典,吴昌硕大受鼓舞。此后,二人金石往来渐多,吴前后为其治印数十方。《日记》:“七月初二日,吴苍石复刻‘井西书屋’印好。”“初五日,仓石来赠拓本廿五纸。”“初六日,仓石名俊卿,从九,刻印、行草、诗文俱好,湖州人。”光绪十年正月、二月、九月、十二月,吴昌硕多次造访,十二月二十七日吴执彭姑钟拓本出示,潘祖荫判为伪器。光绪十一年正月至三月吴四次造访,二月二十八日潘应前次所求,送他对联两幅。三月十七日,是日记中最后一次记录吴来造访。潘祖荫服除回京之后,两人就“分隔云泥”,无缘见面了。

吴昌硕这样评价这段友谊:“王德庆大师潘正安·包公是世界著名的大臣。顾浩奖是从韩丹那里借来的,有一个好,还不如表扬。桂维春,在家读书仪式。偶尔看到的不只是篆刻,我是有口皆碑的。所以我先把家里的瘦羊刻出来,每隔几十个方块就叫好。把云和泥分开,很久没有引入了。包公首先向人们致敬,并制作了各种古代青铜拓片。包公的想法是通过经典从过去学习。也有说于诸书入古。余燮并不敏感。盖玉学刻多年,却未能自信,即篆书很少被认可。当他听到包公的话时,他没有感觉到。如果你不敢领导大众自重,就不能说你不为人知。所以记住这个。"

苏州博物馆展出的一卷信札,是这段交谊的最好实证。信共八封十页,前三封五页字很大,潘祖荫此时患眼疾。潘祖荫在这八封信末都自称“制荫”,即守制也。潘祖荫写信一般不具年月,二、三两封所用信笺左下角钤有“甲申”朱印,第四封落款“五月三日”。信文主要是潘祖荫请吴昌硕治印的来回“短信”,兹录于下:

病久未愈,红肿未消。谢谢你一个多月。外面的三块石头祈求封印。屡次亵渎,当报。要札的话一定要这么大,但不能这么小。向仓石先生问好。给人留下第一印象。

印石若蒙先篆其一,见感。

42张拓片送人,但医生看了不应该收。仓氏兄弟。给人留下第一印象。

晋石拓本一纸奉赠。病未愈也,心绪亦纷然耳。仓石大兄大人。制荫顿首。五月三日。

“最好掩掉”印刷,然后就定了。

求篆印不敢促迫,能事但能先得,阳文者为妙耳,必当图报。仓石仁兄大人。弟制荫顿首。

打印。收到。如何添加一百个朋友的罐头?致谢仓石先生。给人留下第一印象。

篆石收到,敬谢仓石仁兄大人。制荫顿首。

墓志铭分为两点,一点对一点,我想送给仓石先生。哥哥的影子突然启动。

潘祖银给吴昌硕的信

从内容上看,可知是从求印到得印的一批信札。潘祖荫当时的眼疾很重,医生嘱咐要少看字,潘还关照吴昌硕回信字要写得够大,否则看不见。潘祖荫急于求印,拿到后也有所要求,他喜欢阳文印,还嫌原来刻的太大,希望吴能像给方伯裕的那样大小再刻一个。

吴昌硕将自己描述为潘祖荫的数十种治印之道,与现有书信中潘祖荫求印的情况一致。可惜上面提到的“京西书局”和“不如盖关公”。作者研究了吴昌硕的几类印刷品,但没有发现印刷品。只有吴昌硕的集邮册里的“攀古楼”才能清楚的知道是潘祖荫的东西,没有刻本。孟攀老师告诉我,吴昌硕刻的“竹中堂”朱文胤是潘祖银的一件古器物。如果邹涛主编的《吴昌硕全集》中有这样的印章,就会被列入无年无年的范畴。另一方面,发现吴昌硕在光绪十年寒食节当天送给潘祖印族侄儿潘万智一座“浣燕殿”,其大小样式与“钟灵殿”相似,很可能是同时制作的。而吴昌硕给了方君毅一个白色的印“方君毅印”,正如信上所说,印面比给潘祖银的要小很多。由此可见,潘祖荫治理吴昌硕的方式只有两种:“攀古楼”白印和“秦”朱印。

《钟

《归砚堂》

潘祖荫因族兄潘钟瑞与吴昌硕相识,而吴昌硕与潘钟瑞交往甚深,金石往还甚密。吴昌硕《石交集》“潘钟瑞”条云:“香禅居士名钟瑞,字麐生,又号瘦羊,吴县人。性澹泊,貌和而清。……与余有深契,过从频数。每得书画碑版,辄共欣赏。恒为余题跋,余亦为君奏技,相得甚欢焉。”由此可知,吴昌硕与潘氏一族多有金石之交,这对吴昌硕得盛名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康有为是晚清维新变法的主要人物之一。早年参加科举并不理想,世道巨变,改革之志渐生。光绪十四年,在考取地方大考后再次进京参加顺天之前,他先用“有时名”刺死了潘祖荫、翁同龢、徐彤等几位大臣。恐怕希望他们能替他递交一封说光绪的信。《康南海编年史》:“光绪十四年,武子三十一岁,八月游明陵...九月去西山旅游...潘、殷、常熟翁诗甫、等有时被点名,他们的伟大计划因此受到指责。首都一片茫然。...我住在米市胡同南海馆,出口也是菜市场。”

十月初四日,康有为致信潘祖荫求见,潘祖荫与康有为的伯祖康国器有旧谊。康有为在信中盛赞潘祖荫“好才爱士、雄略柱天”请求一见:

.....生于世三十一年。少说百字,学六经的目的。......公公略列天,真气惊幽,胸有纵横九溪之学,眼底有纬八表之思,一个好男人如果是饥不择食,又能容忍外任,他可以说是隗嚣之臣...

十月初八日,潘祖荫约见了康有为,十七日,潘主持考试刚结束就送给康有为一笔川资,并答应为康国器作墓志。康有为随后又写一信抒发胸意,大抵可知康有为再三求见、致信是表达自己救弊济世的急切之情,盛赞潘祖荫“公卿子弟,熟谙掌故,又身阅四朝,老于时事”,“才气魄力,能运天下为非常之事、度外之言,大人一人而已”,鼓动他挺身而出,推动革新。潘祖荫谆谆教导康有为要“熟读律例”,安心参加科考,而康有为不以为然,称“此自当官所宜然。窃谓成例者,承平之事耳,若欲起衰微,振废滞,造皇极,晖万象,非摧陷廓清,斟酌古今不能也”。潘祖荫此后未再与康有为来往,现存文献也未见潘祖荫为康国器作的墓志。更有趣的是,与潘祖荫的老友翁同龢同样以爱才名于世,却将初次求见的康有为直接拒于门外,这与日后向光绪皇帝引荐康有为共推维新的他判若两人。

《登古楼》

潘祖荫不收画

潘祖荫一生爱好金石学和古籍,藏书甚多。然而,他并没有接受一切,尤其是他的画。光绪十年守制期间,有人送他一幅画,但被退回。《日记》:“12月28日...文小坡求书,问西台墨。又赠芬芳山水,暖斋打草。翔宇不接受书法和绘画,但计划它。”

潘祖荫拒绝了董其昌的画,却独独“酷嗜”钱松壶的画,称其诗画“非食人间烟火者能为”,可谓别具只眼。钱杜的集子曾有三种刻本,历经兵燹,到光绪年间已经绝迹。为此,潘祖荫在光绪六年以“八喜斋”的名义特地请善书的门人徐琪手书上板单刻了钱杜的《松壶先生集》,他在序中说:“荫酷嗜松壶先生画,所收亦最多。先生诗画,非食人间烟火者所能也。集凡三刻,兵燹后皆不存,荫有旧藏本,属门人徐花农太史手书付剞劂,而以《画忆》及《逸事》附焉。太史书画篆隶皆工妙,今手录是集,亦犹林吉人书午亭、渔洋、尧峰诗文……叔美有知,其无憾矣。”

这本《宋虎先生集》是绿色套印,在潘祖银主编的几十本书中是独一无二的。看人看事,想人,恐怕看不出他那种“淡然沉迷”和自得的表情。

“壶天”吃烧鸭

清朝的皇帝都有在就职暑假旅游的习惯。随着季节的变化,他们在紫禁城和公园面对朝鲜。那些受到皇帝和皇太后宠爱的人可以从殿元那里获得一等奖。潘祖荫和他的祖父潘都得到了奖励。他们的家位于宣南米市胡同。毕竟离典源很远,所以主要是方便上朝议政。皇帝和皇太后在紫禁城时,潘祖荫等大臣不一定回家。根据他的日记,几乎每天去法院“录入数值”后,他都要坐或待在一个叫“湖田”的地方。“湖田”是潘祖银常年租住在东华门外的一间客房,和他的老朋友翁同龢的书量相当。客房所在的酒馆原名叫“广金馆”,后改名为“广胜馆”。他在这里小睡,见朋友,吃饭,招待客人,学习,避雨。他“总是呆在那里”,几乎就像自己的家一样。光绪二年十月,这里发出了“三十年后不知谁住在这里”的哀歌。

同治十年五月廿九日翁同龢与潘祖荫等奉敕影写《星凤楼帖》中草书。两人因雨皆住酒家,入夜,翁同龢买烧鸭款待潘祖荫。考潘祖荫日记,他似乎爱吃烧鸭,尤其是光绪十五年一年里,他在“壶天”吃了八次烧鸭,一至三月就有六次,或许是大冷天特别好吃吧?笔者多次在东华门外徘徊,试图体验一下宫门外吃烧鸭的境遇,可惜并没有找到这家馆子的踪影。

相关阅读
常思思简历 小编为你搜集
大家应该都对常思思不陌生吧!她是一位优秀的歌唱家。曾获第八届文化部中国声乐比赛荣获铜奖。你们想知道更多关于她的信息吗?今天,小编在这里整理了一些关于“常思思简历”的信息,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常思思简历 小编为你搜集常思思简历常思思简历常思思,出生于1987年5月6日,山东济南人,著名青年花腔女高音歌唱家,海政文工团独唱演员。2005年,常思思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国音乐学院,2008年3月,常思思8在看 07-07
黄永玉的家 画人家居:黄永玉的家
家,一个水泥和砖垒起的盒子,它只是一个空壳。如何设计一个家,放置什么到家里去,如何使用这个家,是我们每个人都会去考虑的问题。然而,如何让家除了家庭的温馨,除了起居的基本功能和达到舒适的目的之外,让家成为思维的场所,成为创造的空间,把艺术带进生活,每天和艺术生活在一起,让艺术打开我们的思维,让我们的思维走向无限,是我们大家更应当去思考的议题。这,我们在黄永玉的家里找到了答案,找到了感觉。黄永玉的家16在看 07-07
林志玲光头照高清组图 林志玲为什么剃光头 林志玲尼姑头照
在即将上映的电影《天机富春山居图》中,林志玲颠覆形象的以光头造型出镜,引发关注。林志玲光头抢镜十足,美人胚子什么发型都很美在片中,林志玲牺牲了一头秀发,以光头尼姑造型亮相。谈到这组造型时,导演孙健君对林志玲大加赞赏,“在拍摄之前我很担心她因顾及形象不同意光头造型,但是她却很爽快地答应了,这种敬业程度真的让我很钦佩。”林志玲在片中共有24个造型,“之所以刻意这样做,就是想让她成为一个可以满足男人所有16在看 07-07
潘春辉夜火未处理图
我从战争大臣的记忆之中看到过你,一朝变草是周易,粉碎而出-0轰隆,种种风云激荡,主宰命运,天堑神罚的白光,1,就是河里面的卵石,好像羽毛被大风吹飞,神罚军团,为他的复活,洪易,潘春辉夜火未处理图纯阳显圣,甚至连空间缝隙都没有,这是一件无上法衣,凝聚成了一股浩瀚的精神,手上变化出千万神拳,粉碎了真空,有多么的强大,身体直接撞击向虚易,时空绝霸,我来扭转,轰隆,同时他身上的无缝天衣,一拳轰击在了虚易胸33在看 07-07
王李丹妮《男人装》造型曝光【图】
1988年,河南人民的营养都还不是很良,虽然远不像1942那么惨绝,但是也没有现在那么多的丰乳肥臀。王李丹妮那时候还没有现在的身高和资本,甚至腿部骨骼方面还有些问题,导致她做运动之前都要提前热身二十分钟。就算这样,她的重心依然不稳。直到高中身体发育才慢慢完整,但是那时的她还沉浸在学业中,直到上了大学,当了班花再到毕业,她才觉得自己前些年活得都有些荒废了。还好,她明白的一点都不晚,因为她知道自己要什17在看 07-07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