僮族 僮族为何改名叫壮族 原来有这样一件有趣的事
壮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主要生活在我国广西、云南、贵州等地,人口众多,文化独特迷人,如历史悠久的民歌、壮剧等。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壮族先民世代传承着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这个迷人的民族——壮族,以及壮族名字的由来。
壮族的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根据考古发现,在柳州市东南16公里的柳江县通天岩洞发现了古人类遗骸。考古学家把他们命名为“柳江人”。
此外,在壮族先民生活的广西柳江、来宾等地还发现了大量的原始人类文化遗址。这些考古发现也可以证明,人类远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就生活在广西。经古人类学家鉴定,“柳江人”可追溯到5万年前的晚更新世,代表了中国和东亚地区新发现的最早的现代人,被认定为壮族先民。随着父系氏族社会的发展,壮族地区出现了氏族首领,每个氏族都由首领管理,直到新中国成立。一些偏远山区的壮族仍实行类似原始社会的宗族首领制度,称为“村旧制”,在壮语中是“波板”的意思,翻译为村中之父,负责解决本村的事务纠纷。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原始氏族社会的形态不断更新,壮族地区的先民开始进入更为先进的社会形态。
壮族起源于中国南方的古代越人。中国古代的越人包括许多支系,故又称“百越”,壮族的祖先属于百越民族之一。鲁《春秋》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之南,百越之时。”汉代地理志中记载:“从交趾到会稽,七八千里,有数百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种姓。”汉代以前,越人广泛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分布在广西等地的越人被称为“xi瓯”、“罗越”等支系。在历史上,“罗”等是中国古代南方民族的总称,即欧、越,又称欧、罗越。
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中原地区的商周时期就与Xi瓯人、洛岳人有过交流。《益州书·王辉》中有关于南方各民族的记载,说:“南方的邓友、桂果、走失子、李潺、白蒲、九郡,请以珍珠、玳瑁、象牙、闻喜、崔玉、菇鹤、短狗等献之”。这一段中的“瓯”、“桂果”、“锁子甲”、“李潺”都是指当时生活在岭南地区的古越人,“瓯”字也叫西瓯。
春秋战国时期,远离中原的Xi瓯人和罗越人仍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社会形态以部落为主。随着社会的发展,西部瓯人开始有了“瓯军”,而罗越人则出现了“王骆”、“罗后”、“罗江”。各部落开始结成联盟,并不断发展壮大。当时,百越民族的三个分支主要分布在岭南地区,即Xi瓯、罗岳和南岳。
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时,Xi瓯部落的实力已经可以与秦军抗衡,秦始皇进军岭南,企图统一岭南地区。Xi欧军翻译许嵩,带领部下对抗秦军,Xi欧军死后,秦始皇终于打败了Xi欧部落的顽强抵抗,统一了岭南。从此,岭南地区的越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秦始皇开始加强对岭南地区的治理,并强迫大量汉族劳动人民迁往岭南。汉族扎根岭南地区,大力传播先进的经济、文化和技术,进一步发展了欧、罗地区的经济和文化。
秦汉时期,一部分居住在平原地区和交通要道的瓯人、罗人逐渐与汉人融合,而另一部分居住在边远地区并迁居山区的人,则仍然保持着自己的传统。这部分罗欧人逐渐发展成为壮族等少数民族。
自东汉以来,瓯、罗越的名字在历史文献中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吴虎、、廖人、童等不同的氏族名称。在过去Xi瓯人和罗越人居住的地区,最早出现了“五湖”人。据《汉书·南蛮传》记载,汉武帝立宁三年,榆林太守顾雍,曾有乌胡人十余万。“李仁”这个名字是在东汉时期发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2年,汉朝名为“九贞会外”的李仁首领张有“归汉”。《周楠异物志》记载:“李在广州之南,在苍梧、玉林、合浦、宁浦、高梁,有千里之遥。”当时,“俚”和“李”是相通的。唐朝时,为《后汉书》作注说:“李,人之别号,今称俚人。”
宋元时期,最初的乌胡人和黑话人被统称为“辽”或“满”。此时分布在广西的辽人叫“通”,钦州、左江的辽人叫“土人”,其他地区的辽人仍叫“辽”或“满”。
明代,大部分的仆从或蛮族都以“童”为姓,大部分地区的仆从或蛮族都采用了“童”的称谓。当时,在很多文献中,“通”字与苗、瑶、侗等民族的文字写在狗的旁边,这是统治者民族观念落后的结果。
清代至民国时期,由于大量汉族人进入岭南地区,各地壮族人为了区别于后来的汉族人,保持自己的民族语言和文化特色,出现了许多以“不”为词源的自称。在壮语中,“不”是“人”的意思。
新中国成立后,“布庄”“布满”“布弄”“布饶”等不同名称直到1952年才统称为彝族,后来由“通”改为“庄”。
改名的原因是童有两个读音,一个是壮,一个是通,容易发错音。特别是,它还意味着仆人,如书童,表现出对少数民族的不尊重。
这也反映了现在解放了的旧社会统治阶级对少数民族的歧视,少数民族和汉族一样,都是国家的主人。我们应该平等对待少数民族,改变我们的错误观点。因此,建议将“壮”字改为“壮”,不仅意味着强壮有力,而且充满活力。
至此,庄的名字已经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