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发表 教育部:破除论文“SCI至上”不是反对发表论文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近日,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对打破论文“SCI至上”提出明确要求。教育部科技司负责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出台该文件是为了扭转当前科研评价中对SCI论文片面、过度、扭曲使用的现象,打破“SCI至上”,不是否定SCI,也不是反对发表论文。问答全文如下:
打破高校论文“SCI第一”确立正确评价导向
——教育部科技司负责人就《关于规范高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答记者问
近日,教育部、科技部印发了《关于规范高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为此,教育部科技司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1.问:请谈谈文件的背景。
答:首先是贯彻落实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扭转教育评价不科学的导向,坚决克服唯成绩、唯学业、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的指挥棒问题。2018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大会强调“人才评价体系不合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现象依然严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印发了《关于深化项目评估、人才评估、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学风建设的意见》。相关部门对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开展专项行动,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高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崇高使命,要带头引领社会风气,弘扬先进文化,培育创新风气。认真落实中央要求,以打破论文“SCI至上”为突破口,小切口、大变革,拿出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务实硬战术,打破“唯论文”,树立正确的评价导向。
其次,是回应人们的关切和期待。近年来,SCI论文数量、被引次数、高被引论文、影响因素及衍生ESI排名等成为学术评价、职称评价、绩效评价、人才评价、学科评价、资源配置、学校排名等的核心指标。,使得高校科研工作过度追求SCI论文及相关指标,甚至将发表SCI论文、高影响力论文和高被引论文作为异化的根本目标。科技创新存在价值追求扭曲、学风浮夸、急功近利等问题,不利于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不能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不利于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建设。各界强烈呼吁打破论文“SCI至上”,优化学术生态。
第三,是提高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需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任务。服务教育科技强国建设,必须加快提升学术治理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科学评价体系,营造科研人员潜心研究的创新氛围,推动高校科技创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追求科学精神、创新品质、服务贡献,必须敢于啃硬骨头,强化原始创新,加强长期积累和持续研究,努力实现重大突破。
2.问:如何理解SCI论文及相关指标的作用?科研评价中直接应用有哪些问题?
答:SCI是美国创立的科学引文索引。这是一个分类数据库,就像图书馆的分类卡一样。SCI通过统计论文的研究领域、方向和被引频次,为科技工作者获取最新文献、追踪国际学术前沿和科研工作提供帮助。SCI论文的相关指标直接用于科研评价,具有很强的局限性。第一,SCI的本质是一个文献指标体系,而不是评价体系,SCI论文不能简单等同于高水平论文。二是SCI论文的被引数反映了论文的关注度,但与创新水平和实质性贡献并不对应。高被引论文反映了更多的学术研究热点,但并不能直接说明其创新贡献。三是论文主要是基础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SCI论文的相关指标不能完全反映科技创新的贡献,不适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评价。
3.问:如何科学评价学术水平?
答:学术水平的科学评价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文件提出三点意见:
一是建立健全分类评价体系。不同类型的科研工作有不同的产出形式,因此需要解决评价中的“一刀切”问题,既不能只看论文,也不能完全不看论文。根据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国防科研和成果转化的不同类型,提出分类评价的重点和论文的不同权重函数。
二是完善学术同行评价。同行评议是科研评价中的一种常见做法。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同行专家的作用,引导专家不要简单用SCI论文的相关指标代替专业判断,负责任地提供专业评论,倡导建立评价专家的评价公信力体系。
三是规范评审工作。对于评价评价工作,首先是减少和大力减少项目评价、人才评价、组织评价等“三评价”。其次要规范,评价指标和方法要充分听取意见,特别是科技管理部门的意见;评价方式应实行代表性评价,精简优化申报材料,不再要求填报SCI论文相关指标;评价过程应遵循同行评价原则,合理分组评价对象,选择合适的专家,合理设置工作量。
在具体工作中,高校和行政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索更适合自身特点的科学评价方法。
4.问:规范高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答:文件对SCI论文的使用提出了负面清单。包括五点意见:
首先是完善学科和学校的评价。减少学科、学校排名评价,坚持分类、分领域评价。评价中要突出创新的质量和贡献,限制SCI论文数量等量化指标的使用,引导社会机构科学开展高校评价排名。
二是优化职称评审方法。在职称评聘中,要建立分类评价指标体系,以人和岗位的适宜性为重点,不以SCI论文的相关指标作为职称评聘的直接依据,作为人员聘用的前提条件。
三是扭转考核奖励的功利化倾向。学校对高校和个人设定指标要求,取消SCI论文相关指标与资源配置和绩效奖励的直接挂钩,是不合适的。
第四,科学设置学位授予质量标准。指导学校根据学科特点合理设置学位授予质量标准,不宜将发表SCI论文数量和影响因素作为学生毕业和学位授予的限制性条件。
第五,树立正确的政策导向。高校及其主管部门要肩负起引领学术文化建设的责任,要有自信、有决心,在舆论宣传上拒绝收信,不发布以SCI论文相关指标为核心编制的排名等信息。
5.问:文件下发后,是否意味着以后各种评价中不再阅读论文?
答:需要强调的是,这种理解是错误的。发文是为了扭转当前科研评价中对SCI论文相关指标片面、过度、扭曲使用的现象,打破“SCI至上”,不是否定SCI,也不是反对论文发表。同时,论文是科技创新成果的体现,也是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我们鼓励发表高水平、高质量、创新型、服务型的学术论文,在国际学术界发出中国声音。但在学术评价上,创新水平不能单纯以SCI论文的相关指标来评判;在各类评价活动中,要合理运用相关指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引导评价工作突出科学精神、创新品质和服务贡献。
6.问:在文件中,有些表述是“不允许的”,有些表述是“不合适的”。有什么区别?有哪些考虑?
答:文件起草过程中,我们充分听取了各方意见,认真研究了文本中的相关表述。在文档中,不同的内容以不同的方式表达。说到功利化倾向,用“不”就是明确禁止和坚决摒弃现有的做法。在某些方面,考虑到我国高校发展水平仍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学科的特点和要求也不尽相同,采取非刚性要求,是为了给学校一定的政策灵活性,发挥其主动性。在实施过程中,学校要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特点和学科发展特点的具体政策。比如文件第九条“发表SCI论文数量及影响因素不应作为学生毕业和学位授予的限制性条件”,表明我们反对学校层面的硬性规定。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在一些基础学科中,教师和部门从科研能力培养和科研实践训练的角度对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是合理的,也符合人才培养的需要。
7.问: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措施确保文件的实施?
答:从教育部的角度来看,一方面要求建设“双一流”高校,特别是教育部直属高校,要根据一些意见,对相关制度文件和“双一流”建设方案进行检查和修订。另一方面,从行政部门本身来看,教育部直属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自己的意见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办法。其他高校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参照自身实际。教育部将通过督导等方式对各单位清理整顿情况进行检查。对不认真检查、拒不整改、问题严重的单位,要采取约谈、通报批评等方式。,并追究领导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