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回家难 春运回家难吗?古人春节回家才真是难上加难
近30年来,春运高峰人数从近1亿增加到35亿,相当于把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的总人口移动了一次。短期内返程客流的快速增加,使全国交通进入高峰状态。打算坐火车回家的人都在抱怨“一票难求”。其实春节旅游赶回家并不是独一无二的,古人回家过年也不容易。
艰难才是正道
当你出去的时候,你不能离开马路。清朝乾隆年间,57岁的才子纪晓岚回到家乡河北河间过年。他经过良乡、涿州、新城、白沟、雄县、任丘,最后到达目的地,全长210公里。虽然路程不长,但回到家乡的路却成了“致命之路”。年龄较大的纪晓岚回国后患上了重病,要求他的心理阴影区。
难走的根本原因在于路况不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想尽了一切办法。西周时期,政府大力修建驿道。据《李周》记载,驿道沿线每10里有“鲁”供食,每30里有“委”供宿,每50里有“城”,类似于今天的豪华酒店。
此外,西周在中国的首都濠江和华东的首都洛邑之间修建了一条“周道”,道路宽度为九条轨道,约为16.3米。墨子慨叹周道之直阔,曰:“君摇曳生姿,不偏党;王者平庸,你不觉得有偏见。它像箭一样直,像底部一样容易。”可以说,周道就是现在国道的雏形。
无独有偶,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借鉴周道的做法,打造了一条四通八达的“驰道”遍布全国。《韩曙》记载:“是一条通天下之路,宽路五十步,三尺而树,外粗,藏金椎,树青松。”换算成现在的标准,秦池路宽69米,路边种植松树,可以达到绿化、美观、降噪、防尘的目的。此外,秦朝还修建了直道和铁轨,前者相当于现在的高速公路,后者在路面铺上硬木“铁轨”,让马车跑得快。
虽然早在汉朝之前,人们就做了很多努力,但道路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维护。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朝代的更替,这些先进的道路设施长期失修,无疑增加了春运赶工的难度。加入春运客流高峰的旅客是在和精力、体力赛跑,否则可能会落得和纪晓岚一样的下场。
交通很困难
明朝隆庆年间,在京官员海瑞回乡过年,途经济南、徐州、合肥、南昌、赣州,到达广东湛江,再乘船返回海南琼山,全程约8000公里。需要提醒的是,这只是一张单程票。哈利的“人在路上”是古代交通匮乏的一个缩影。
在古代,交通只不过是陆地和水域。走水路出门旅游是最好的选择,性价比高,方便。但春节在隆冬时节,历代帝都大多选择在黄河中下游。因此,当哈利回家时,他只能在春节前兼顾水陆交通才能到家。
陆路旅行也分为三种方式:步行、骑行和租用畜力车。开元年间,李白在长安住了一年,打算回老家四川江油过年。他从长安出发,翻越天堑关,经陈仓路翻越秦岭、大巴山,再经金牛路到达江油。全程900公里,除了关中平原300公里的平地。李白开始选择骑马,但后来因为地形有限,他不得不步行。最终他发出了一声“唉!唉!”!因为蜀道难,很难上天。能坐高铁回家的朋友,一万多里回家的哈利,徒步自虐的李白,已经是幸福满满了。
经济困难
俗话说:“有钱没钱就回家过年。”本质上,春运高峰是一种对运力要求较高的商业行为。在唐朝,唐朝的六大法典明确规定了商业运输。货物100斤运100里路运费900文,牲畜每100斤运费100文,走山坡路运费120文。但是,即使路上全是山路,最高要价也不能超过150文。但是,走在平坦的路上,成本不可能低于80文。对于人工运输,两个人可以承载一个负载。黄河和长江,从幽州到平州,有关于水的文章16篇,关于水的文章6篇,关于其他河流的文章15篇,关于水的文章5篇。如果是春运高峰,运价小幅上涨,总体平稳。
唐六典只是个例。现在我们来计算一下名人返乡过年的具体费用。哈里的单程路费是24两银子,相当于他年薪的一半,价值3万元。海青田说,收入太少,过年太贵,回家太难。如果你每年都想回到家乡,哈里别无选择,只能升职加薪。
比起哈利的贫穷,北宋文豪欧阳修认为没有压力。欧阳修作为一个政治学者,正处于公务员的黄金时代,收入远高于海瑞。他带着家人和仆人从开封到江西永丰过年。他乘马车走了700公里,然后乘船航行了300公里。全程花了60两银子。这些过路费价值4万元左右,对于年收入60万元的欧阳修来说,这不成问题。
李白全程用了12年,大概3万元,也就是说他收入的三分之一都花在了路上。纪晓岚坐马车,一路颠簸,花了6两银子,只占他年薪的1/10。一些小康名人回家过春节,面临财务破产的危险。春节有风险,回家要小心。
旅程需要时间,也很艰难
与今天相比,名人参与春运热潮相当于“龟速”返乡。在本文列举的名人中,纪晓岚的行程最短,只需6天,每天行程35公里。李白回蜀道要走600公里,30天,每天30公里。欧阳修水陆并进。他30天走了1000公里,每天至少走33公里。海瑞,返乡“大难题”,家住海南琼山,距北京8000公里。他每天步行133公里,60天后回家。
春节前能回家的人是幸运的。由于交通状况,许多人不能回家。隋代诗人薛道衡,河东汾阴人。他在《想着回到人民的日子》中感叹道:“离春天只有七天,离家两年了。人归雁后,思绪在花前。”“男人节”是指七月初七,当薛道衡离开家乡来到南方时,他对不能回家感到非常失望。
旅途漫长,着实让异乡的游子烦心。老家在江苏苏州的西晋作家陆机对过年团圆有着不同的理解。他带着狗“黄耳”来回跑,互通书信,解决乡愁。黄儿的书是“千里之外,行人来来回回走了50天,而狗只有20多岁”。与人力相比,黄儿的效率显然更高。无论古今春运高峰,都有明显的时间限制和较高的运力要求。春节返乡成了一种“硬”模式。
唐代诗人王宛有云:”...夜晚现在让位于一片阳光的海洋,姜春仁的旧年。”诗人表达了日积月累的乡愁。春节不仅是一个聚会的日子,也是一种治愈。父母的一杯热茶,孩子的一声呼唤,都能轻松化解沉重的乡愁。在家人的号召下,无论火车挤得多辛苦,买票多辛苦,走路多辛苦,回家的路上都会周期性地出现人,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
参考文献:
雷策元,《古代“春运奔涌”是什么》
倪刘放,“古人如何应对春节回家难?”》
任,“你对古代春运高峰了解多少?》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