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 新时代劳动教育如何落地生根
青少年和教师对劳动概念的认知不同
今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意见》的颁布,是为了贯彻落实党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新要求,正视当今教育现实问题——“劳动教育的教育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被矮化、淡化、弱化”“部分青少年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愿劳动、不劳动”,旨在填补教育的短板。
“只要努力,就能知道。”劳动是生活的底色,也是教育真正有效发生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事实上,劳动不仅是人类脱离动物界的分水岭,也是人类提升自我的基本途径,更是人类获得解放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对于身心都在成长的青少年来说,劳动不仅可以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还可以增强他们的独立性、奋斗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为客观了解中小学劳动教育现状,近日,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学院五育融合研究中心向全国中小学教师、家长和学生发放了近7万份问卷。经过数据分析和三角印证,中心初步得出结论:认为学生劳动观念强的教师仅占30.1%,认为学生劳动观念强的占21.9%,认为学生劳动观念一般的占28%,认为学生劳动观念弱的占20%。在劳动概念的自我认知上,青少年与教师存在一定的差异。调查显示,47.2%的青少年认为自己的劳动观念极强,29.3%的青少年认为自己的劳动观念较强,20%的青少年认为自己的劳动意识一般,3.5%的青少年认为自己的劳动意识较弱。
大多数父母同意是否让孩子接受劳动教育。调查显示,98.4%的家长赞同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只有1.6%的家长认为孩子没有必要进行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弱化是谁的错
社会对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主观印象与中央问卷调查的初步结果一致。笔者认为,劳动教育的弱化、软化和弱化是由家庭、学校、社会和个人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具体分析,从学校方面来说,重智力轻劳动。虽然大、中、小学的课程体系中都有一定的劳动课程,但由于追求学生成绩,这些劳动课程往往以“辅修课”或选修课的形式呈现。既没有系统的劳动课程,也没有系统的课程评价方案,甚至出现了毫无顾虑地让位于“主课”的尴尬局面。
就父母而言,过度放纵。生活中的事情被安排来代替,孩子的衣服来伸手,吃饭来张口,让孩子逐渐疏远、忽视甚至厌恶劳动。在一些家庭中,巨婴现象并不少见:一些年轻人甚至不会做饭,但在本该养活父母的年龄,他们却老有所依。
就社会而言,各种不正之风已经侵入。拜金主义、消费主义、攀比使青少年陷入物欲的桎梏,纷纷成为“消费者”。埃耶里奇·弗洛姆在《论不服从》中警告“消费者”。如果一个人不去思考如何工作、生产和创造,而是消耗越来越多的物质,那么他消耗的越多,就会像奴隶一样被不断膨胀的需求所束缚,最终成为贪婪的囚徒,没有时间去照顾别人。
由此可见,培养青少年正确的劳动观、消费观和价值观是必要的,也是必要的。
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共同促进
新时期如何实施和深化劳动教育?笔者认为,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实施体系势在必行,既重视青少年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他们的劳动需求和愿望,又注重学校的主导作用、家庭的支撑作用和社会力量的引导作用。在真实、多元的场景中增强劳动教育的实用性,进而实现以劳建德、以劳益智、以劳强身、以劳育美,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构建一体化、系统化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家长要唤醒学生的劳动意识,让青少年学会“上手”和“牵手”。
作为教育孩子的第一战场,家庭的重要性显而易见。父母有其不可推卸的义务和责任,要教好劳动教育的第一课。家庭要树立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父母要通过日常生活从小培养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优良品质。你可以创建一个“家庭劳动节”,比如集体打扫卫生,学习劳动中的习俗和知识;学习食物知识和营养成分,作物生长规律等。通过在外面采摘水果和蔬菜;通过洗碗做饭,掌握自理技能,体会父母服务的难度。通过劳动,我们可以加强相互交流和沟通,增强家庭成员的情感、默契,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
经过20多年的跟踪研究,美国哈佛大学的学者得出了一个结论:与不喜欢家务的孩子相比,失业率是1: 15,犯罪率是1:10;离婚率和心理患病率也有显著差异。可见,参加劳动不仅是孩子替父母分担后顾之忧的权宜之计,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孩子未来的就业、成功和幸福。美国和德国的一些法律规定了6到18岁的孩子应该做的家务和社会工作。德国法律规定,孩子必须帮父母做家务,6到10岁的孩子要帮父母洗盘子,帮全家擦鞋;14到16岁的孩子要在花园里擦车翻地;16岁到18岁的孩子必须每周打扫一次房间。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二是学校要做好劳动教育的学习指导工作,让青少年学会“抓眼睛”“走在路上”。
学校要充分发挥劳动教育主阵地作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开展符合学生年龄和个性化需求的多样化、综合性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劳动权利和责任意识,强化学生劳动意识。
一是开展劳动教育课程建设。要设置系统化、专业化的劳动实践课程体系,值得注意的是,学校劳动教育并不是单独存在于学校孤立的教学体系中,而是与德、智、体、美融为一体的,因此劳动教育也应融入学校的综合教学中。应该给予教师充分的自主权,让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结合学科教学开发适合本学校班级的课程,自主设计和实施,实现教师的教育教学价值。
其次,开展职业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劳动教学的教师多为兼职,很多教师受职称等因素影响,在劳动课程上精力有限,没有时间去探索相关理论。因此,加强相关师资队伍建设显得极为重要。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让专业人员做专业的事,劳动教育才能焕发应有的光彩。
最后,建立系统的劳动教育评价机制。劳动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实践教育课程,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评价。劳动和劳动教育更多地发生在课堂外自然、社会和人为创造的“劳动情境”中。因此,劳动活动效果的评价应以学生“参与学习”为重点,以“劳动”为载体,监控学生的参与和学习体验,从而实现形成性评价和表达性评价。评价是对教育教学的监督和检查。科学、系统、完善的评价机制不仅可以使劳动教育流于形式,还可以激励教师反思教育教学,寻找加强劳动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
总之,学生要在学校得到系统的、专业的劳动精神和劳动技能的训练,在劳动实践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确定自己的职业爱好,为自己未来的职业选择做好充分的准备。只有面对各种劳动实践和未来的职业工作,才能做到“活在手中,闪耀在眼中”。
第三,充分发挥社会的帮助,让年轻人学会“用心”“去俗”。
社会在青年劳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建立一个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工业社会,其生产方式服务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培养无所不能的人,而不是消费者。因此,要净化不良社会风气对青少年的影响,始终防止“优化”的消费目标滑向“最大化”的消费目标。保持青少年清醒、活跃、敏锐,时刻警惕拜金言论、消费至上等“异化”环境,避免被“异化”,努力为青少年成长、劳动精神生成和劳动意识培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充分利用政府资金,引入企业力量,开发包括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在内的各类劳动教育资源,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帮扶作用,让青少年在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社会氛围中健康成长,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总之,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现在我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已经不是过去的样子了。但是,从育人、家庭幸福,甚至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进步、中国梦的实现来看,劳动教育永远不会过时。当青年劳动素质的提高没有完成时,必须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
一个国家最美的风景,是不断创造、不断创新、不断进取的劳动者。给年轻人上劳动教育必修课,把他们培养成新时代的优秀劳动者,把劳动作为第一需求,而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让年轻人在劳动实践和未来的职业工作生活中拥有“强脚、活在手中、眼里有光、心中有爱、有趣的灵魂”。
宁本涛孙惠萍来源:中国青年报【编辑:陈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