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明文 这位厦门人厉害了 他是皖南游击战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厦门海沧人的骄傲
他是厦门海沧的骄傲,皖南新四军游击队的创始人,皖南游击根据地的开拓者,皖南游击战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解放后,他被任命为副部级。他就是海沧区东府街的丁姓美女胡绵芳。
革命时期,胡明创造、保存、发展和壮大了皖南革命力量。他凭借皖南腹地旌德黄峰险峻的地形和皖南村民的真诚支持,最终在皖南建立了广大稳定的根据地和新铁军,为解放皖南人民做出了突出贡献。
Xi事变后,胡明进入陕北苏区,于193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他从康达大学毕业,就读于中央党校。1938年中央党校毕业,分配到南昌新四军,任陆军政治部野战兵团民主运动负责人。
1949年皖南解放后,胡明任皖南党委副书记、皖南军区副政委。同年9月,他作为皖南解放区农民代表参加全国政协。同年10月1日,他出席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仪式。
1952年,胡明换了工作,在当地工作。历任上海华东纺织工业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国家计委轻工业处处长,食品工业部副部长、党组书记,旅顺大连市委书记,抚顺市委书记,纺织工业常务副部长、党组副书记,纺织工业顾问。1986年退休。他于2001年7月在北京去世。
战地服务团——摘自胡明的《我的自传》
1938年初,在人民解放军诞生的江西省南昌市,新四军成立。开始时,只有军事部长李一氓和其他领导同志在场。同时,在军政部的领导下,成立了军事战地服务团,吸收和团结南方各省市的进步知识青年。
随着人员的增加,服务团的领导同志也是先去南昌再去。1938年2月底,山西临汾八路军学习总队来了一批人。这时,服务团有100多人,过着军人的生活,被组织成几个中队。我是男子队的队长。
那段时间,服务团的大量活动是在南昌街头表演话剧,演出了《放下你的鞭子》等几个短节目,受到群众的欢迎。街上也有教抗日救国的歌曲,也很受群众欢迎。
1938年4月4日,野战军随陆军部离开南昌,向皖南抗日前线出发。出发当天,在火车站,数千名南昌市民和抗日团体放鞭炮、敲锣打鼓,热烈欢送。
1938年4月28日,以苏羽为司令员、钟期光为政治部主任的先遣支队不得不挺进苏南敌后抗日前线进行战略侦察。
1938年5月初,服务队率领一支大队伍,从偃师出发,开赴泾县云岭。行军出门,每个人都要背上所有的衣服,外加一个米袋子。很多同志还锻炼穿草鞋,准备长征。
我被分配到泾县太平路口的小河口马岭坑,担任工作小组委员会主任。我带领的服务队员有李桂英、肖佳亚、林琳、林长泉、李才志、季柏伟,还有包括归国华侨姚念在内的约十位同志。
我们在小河口的任务是调查研究,深入群众,宣传群众,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同时开展乡镇长上层分子的统战工作。条件成熟时,组织农业抵抗协会、妇女抵抗协会、青年抵抗协会等群众组织。
1938年8月,我调到南陵县三里店,担任南三区工委主任。三里店是南陵县的第三区。没有区政府。区下辖李三、刘店、鹅岭、同村街四个乡镇。区工委的负责同志除我之外,还有陈红、方秀。
秋季过后,我们开展了减租减息工作,运动中涌现了一大批积极分子。在这个基础上,发展了党员,南岭党的工作也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南陵县委员会于冬季正式成立。不久,我和齐宏同志被调离服务团,到皖南特委领导的地方党内工作。
1940年初,我调任旌德县委书记,在准备环境变化时留下来坚持。果然,入秋后,皖南局势紧张,军部准备撤出皖南。李步新等人找我谈话,决定留在皖南坚持斗争。留下来的组织和人员是:黄耀南是皖南特委书记,我是晶晶、晶晶、太忠县委副书记、书记。
1941年皖南事变开始,在陈毅同志的指示下,我们拿起枪杆,用武装斗争的方法对敌作战。从一开始就组织了十几个游击队,经过九年的长期游击战争,军队渡江时整个皖南都解放了。
胡志公党厦门市委常委、海曙区总支部主席、CPPCC第八届海曙区委常委胡宗衡
是我们海沧人的骄傲,也是我们定美胡氏家族的骄傲。在他成为纺织工业部副部长之前,他回到了定美。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学习他的革命精神和家国情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忠于使命
取得进展
站在两个世纪的交汇处
海沧人紧跟时代步伐,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