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句话消除死亡恐惧 “妈妈 你会不会死 ”胡可睿智回答 消除孩子恐惧激励孩子未来
“妈妈,你会死吗?”贝贝问她妈妈。
贝贝年仅三岁半,参加了太奶奶的葬礼。
整个葬礼的气氛严肃而悲伤。曾经围着贝贝开心大笑的大人们,突然变了模样。
爸爸沉默了,失去了往日的笑容。再看爷爷,他就像一个眼里含着泪的孩子。
贝贝第一次听到“死亡”这个词,就因为这个词感受到了整个家庭的陌生感。
北北依偎在母亲怀里,问道:
“妈妈,你会死吗?”
“孩子不要胡说八道。”有长辈打断了贝贝,这个话题戛然而止。
孩子无法理解“死”的意义,不知道“人死不能复生”的自然规律,感受不到亲人去世的痛苦。
前两个月,有一幕更让人心疼。
一名营救被山洪围困的游客的警察在危险中丧生。各界人士前来参加他的追悼会,送英雄最后一程。这一刻,出现了令人泪流满面的一幕:牺牲警察4岁的儿子,对着警察的尸体大喊“爸爸”。
这个4岁的孩子已经好几天没有见到父亲了,突然看到他的尸体,他上前喊了一声。
对人们来说,离开亲人是一件非常悲伤的事情。成年人意识到这种沉重的感觉,知道“死亡”这个词的分量。
但是面对无知的孩子,他们不知道如何解释。
“跟爸爸说再见,等爸爸休息。”这就是家人能做的一切来安慰他们的孩子。
孩子总有一天会明白“死亡”的含义,总有一天会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英雄,但如何向孩子解释现在的情况却成了困扰成年人的问题。
中国往往缺少“死亡教育”这个环节
徐东曾在《齐派说》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父亲马季去世三年后,有一天他梦见父亲对马季说:“我真的走了。我很高兴能和你做一辈子的父子。再次相聚是我的命运。”
徐说他不相信他父亲会这么说。这只是他在梦中给自己的一个安慰,但在这个梦之后,他真的放下了父亲的离去。
马东说:面对生死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缺陷。
儿童“死亡教育”的缺失,与中国文化中的“死亡”禁忌有关。可以说,在我们长期的文化中,“死”字是保密的。
比如,我不喜欢用数字“4”或“14”,因为它与“死亡”谐音。以前我选择的是手机号,而不是带“4”的号码。现在我买房不是“4”或“14”。现在大部分开发者不直接标注“4”层,而是改名为“3+”层,只是为了避免谐音中的“死”字。
为什么中国人这么害怕说“死”?
这与烙印在基因中的恐惧有关
美国有一个哈里斯调查,是关于“蛇恐惧症”的调查。明明很多人连蛇都没见过,但为什么这么怕蛇?就连马路上的麻绳也会吓得尖叫,就像条件反射一样。然而,在我自己的生活中,却没有这样的条件反射。
达拉斯恐惧症中心研究员克拉克发现,这是人类进化的过程,人们对毒性的认识是刻在基因里的。因此,进化后的人类自然会排斥这些有毒的生物。
这种被进化烙印在我们基因中的恐惧是天生的,不需要父母的教导就可以获得。即使你从未见过蛇,你也会拒绝它。
很多人逃避“死亡”,这其实是一个道理——因为怕死,所以即使没有经历过,也在逃避死亡。
所有这些都与传统习俗有关
中国的传统是寻求“好运”。元旦和生日庆祝要注意寻求好运和一个“好兆头”。舌裂的莲花能让人快乐。比如给老人过生日,什么都不说,就像说“健康长寿胜过南山”一样真实。
而“死亡”则被视为“未知”,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不能提及它。渐渐地,我们的大多数父母选择了避免谈论“死亡”或教育的话题。
正因如此,我们在大环境下极度缺乏“死亡教育”。
孩子缺乏“死亡教育”会有什么后果?
亲人去世,父母不愿向孩子提起,缺乏必要的“死亡教育”。会有什么后果?
有一次看了一篇文章,一个网友怕去医院,非去不可的时候,很苦恼。追溯原因,我们发现是“死亡教育”的缺失。
当他最亲密的祖父母去世时,他留在医院,和他爱的人在一起。他亲眼看到心电图的跳动线,突然变直了,亲人都不在了。
这个网友小时候大概和北碚的情况差不多。我身边的大人都很严肃,也很难过,但是却不知所措。
没有人保护他,没有人告诉他死亡是什么,没有人告诉他人死后会去哪里,没有人告诉他为什么笑不出来,为什么想哭,一切都要等他们长大后才意识到。
但是,这种“死亡教育”的缺失,让孩子自己去体验,而孩子更多的时候是“无知无畏”的,所以很难自己体会到“真谛”。
01.轻视自己的生命安全
每年夏天,学校和社会都会提醒人们夏天注意安全,不要去河湖游泳。
但总有孩子充耳不闻,悄悄去野外游泳。每年都有令人遗憾的消息,那些孩子在水里玩耍后再也没有起来。
缺乏对孩子的“死亡教育”,孩子不知道什么是“安全意识”,不知道失去生命的严重性。在他们心里,只是觉得游泳玩水,怎么会有生命危险呢?
02.我不知道如何害怕生活
记得小时候去同学家玩。我的同学在我家养了几只鸡。这些鸡毛茸茸的,很可爱。大家都说鸡也是鸟。它们会飞吗?为了实验,我们把鸡一只只地扔出窗外。我的同学住在6楼。没有发生意外,所有的鸡都摔死了。
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我们或多或少害怕生活,因为我们的父母避免谈论它。幸运的是,当我长大后,我有了这种意识,但我仍然为此感到内疚。
但并不是所有的情况都会出现和弥补。缺乏死亡教育使孩子失去对生命的敬畏感,可能会危及他人的安全。
就在最近,又一起恶性事件引起了轰动。大连一名13岁男孩杀害了一名10岁女孩。她只是杀了她,因为她害怕女孩事后告诉她的父母和警察。
青少年根本不懂死亡的意义,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这不仅让他们失去了生命,也让他们一辈子背负着罪恶。玩游戏不可能“重新开始”,人生没有第二次机会。
我们应该如何教育孩子死亡?
虽然我国有避免“死亡”的传统,但无论是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还是为了他人的生命,我们还是应该重视对孩子的“死亡教育”。
理解“死亡教育”的本质
很多家长都很困惑,如何开始“死亡教育”?有的直接给孩子解释什么是“死亡”,比如死亡的状态,死亡的后果等等。
只讨论“死”而不讨论“生”是有失偏颇和不全面的。事实上,“生”与“死”是紧密相连的。
伟大导演李安执导的电影《双子杀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在电影中,威尔·史密斯扮演老特工亨利和克隆的“年轻的自己”。被数字技术逼真还原的年轻亨利威尔·史密斯,想要追寻老亨利的本体。
表面上看,这是一个你自杀的科幻故事。
本质上,我们人类在不断与衰老作斗争,旨在杀死“衰老”,实现对“死亡”的自我救赎。
影片结尾,他们找到了“生”与“死”的关系,最终达成了人生层面的和解。
后印象主义大师高更,是他一生中最后一幅名为《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要去哪里?》,论述了“生”与“死”的辩证关系。这也是经典的“哲学三问”:
我来自哪里?
我是谁?
我要去哪里?
这三个问题分别代表了生命的起源、生存的体验和死亡的探索。
就像双子杀手的情节一样,亨利如果不懂“哲学三问”,就无法与自己达成和解。而不敢去医院的那个人,因为与死神搏斗,避免去医院,最后不得不面对医院。
死亡教育的本质就是整合这三个问题。让孩子从“本我、自我、超我”中寻求答案。
父母可以专门这样教育孩子
首先,明确孩子是“生”还是“死”
说起来很残酷,但正确的死亡教育并不含糊。我们需要告诉孩子到底什么是“生”,什么是“死”。
我们可以利用绘本的形式,通过分享故事和图片来准确传达这一理念。
比如“性教育”的启蒙绘本《为卫冲前行》,在不失童趣的情况下,科学严谨地告诉孩子“我们从哪里来”。
《爷爷变成鬼》等一类关于“逝去”的绘本,讲述了“我们要去哪里”的结局。
还有一只饥饿的毛毛虫,讲述了一只毛毛虫从产卵到孵化成蝴蝶的故事。当我和一个3岁的孩子分享这本绘本时,孩子问:蝴蝶怎么了?
我告诉他,蝴蝶会找到最美丽的花和另一只它们最喜欢的蝴蝶。他们在花丛中艰难地生活,直到死去。
这是人生的一个过程。通过阅读绘本,我们可以准确地告诉孩子“生与死”。甚至死亡的教育也是生命的教育。
不要让孩子误解“生”和“死”。虽然看起来像是一个“美丽的谎言”,但是一旦孩子有了错误的认知,在成长的过程中就会经历痛苦的自我修正。
第二,拒绝“死亡宣传”,美化死亡
值得注意的是,摆脱死亡教育的禁忌后,我们不能美化死亡,把它变成“死亡宣传”。
有些人加入了一些非法的“死亡团体”,充满了负能量,让人觉得生活枯燥、痛苦、辛苦,死亡就是解脱。如果未成年人加入这样的群体,会对世界观产生很大的影响。
“死亡教育”的目的是让我们的孩子珍惜和尊重生命,而不是变成“死亡宣传”,无视生命。我们的父母应该避免负面能量对孩子的影响,向他们展示生活中积极的一面。
第三,明确告诉孩子什么会导致死亡
安全教育与死亡教育也紧密相连,是死亡教育的重要端口,更贴近生活。
它必须遵守“理解生命、理解死亡、敬畏死亡、珍惜生命”的教育逻辑。
只有这样,夏天悄悄去野外游泳的孩子才能意识到这种可怕的行为。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知道如何无情,如何保护自己。
教育家叶澜说:
教育的本质是直接面对生活,开展社会活动,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所以,逻辑正确的“死亡教育”符合教育的本质,是对生命负责,而不是敷衍了事。
当你遇到一个孩子,“妈妈,你会死吗?”“尴尬”的问题,有一个很好的回答模式。
胡克和沙溢带着他们的两个孩子去看演出。当他们提到“如果你老了,你会死吗?”,小鱼抱着妈妈哭了,怕妈妈老了会死。
胡克蹲下来抱着孩子们,告诉他们:“每个人都会死,所以活着的时候开心是非常重要的。”
这个回答充满了客观性和动机,展现了胡克作为母亲的智慧。
就像正在普及的死亡教育一样,让孩子珍惜生命,珍惜当下,才是正确的教育姿态。
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没有人记得你。
——奥斯卡提名动画《梦想之旅》
是啊,与其迷迷糊糊,不如教孩子珍惜当下,努力出一部人人皆知的个人传记,这才是最好的教育。
你如何和你的孩子谈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