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净 首届张江汇智艺术节:未来里 Lane Of Future
展览题目:未来里开放时间:2020年10月12日15时展览日期:2020年10月12日一2020年10月31日现场表演:16: 00阿明音响表演| 17: 00杰瑞德·米姆&方方行为表演艺术家:阿鸣,Craig Easton,David Cross,Darren Wardle,付玉竹,高珊,龚新如,郭利伟,Hervé MBELO 艾为,黄喆君,IPOINT ,Jared Mimm,金阳平,Justin Spiers, 江心怡,李琢恒,李储会,李玉普,雷婉莹,林桂明 ,PJ Hickman,阮悦来,沈烈毅,SAMAS , 宋兮,沈之,失物招领工作室,Toru Harada 原田透,魏平馨,魏男子,王辉,汪正虹,王净,王业丰,肖敏,修䏻,谢天,应晶晶,于幸泽,杨罡,张海雷,张炜,周子正,张业鸿,张勇策展人:黄哲俊乔伊斯黄展览地址:上海汇智国际商业中心主持人:汇智国际商务中心汇智国际商业中心荣幸地宣布,首届张江汇智艺术节“未来里”展将于2020年10月12日于上海汇智国际商业中心举办。在航天星链工程、神经网络技术、人工智能GPT3等信息技术呈指数级发展的时代,我们突破了原有的认知局限,开始在高纬度空进行想象和提问。20世纪90年代以来,超弦理论作为物理学的先驱,将三维物质视角转向多维空共存。在今年全球疫情的影响下,加速了人类向虚拟互动模式的转变。未来是万物互联,未来是多维空,未来艺术是多模式互动。在这里,作品是相互取景的。它们构建在极简主义的骨架上,以点状延伸,共同建立了一个新的互动纬度。比如量子坍缩,实际的轨迹是由个体意识的影响决定的。在这里,在移动中,我们体验个体和共存。 ——黄喆君 Joyce Huang展览将持续到2020年10月31日。艺术家介绍1.克雷格·埃斯顿Craig Easton克雷格·伊斯顿出生于新西兰的达尼丁,其作品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澳大利亚和世界各地广泛展出。他的抽象绘画实践通过物件、影像、绘画、摄影和空间建筑领域扩展,为抽象创造更多的可能性,使之成为一种不断演化的重要语言。他的作品被收藏于澳⼤利亚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Bendigo美术馆、澳⼤利亚联邦法院、澳大利亚国家银行 -澳⼤大利亚和英国、上⾳歌剧院、RMIT⼤学、拉筹伯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贾斯汀美术馆、⻄⻔⼦、艺术银行。目前生活工作于上海、墨尔本和但尼丁。2.李楚辉雕塑艺术家李储会1978年生于山东高密。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学士学位、人文学院艺术学理论硕士学位。现任教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3.肖敏肖敏1976年生于浙江。1998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学士学位;2001年获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硕士学位;现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副教授。4.高山高珊1978年生于浙江。2002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现任教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5.沈烈义沈烈毅1969年生于杭州。1995年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现为中国雕塑学会理事、浙江省雕塑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副院长。对自然的体悟关照,这是沈烈毅的艺术创作的出发点,也是立足点。对于雕塑创作中材料的选择与运用,沈烈毅在不同的材质呈现出不同的诉求。6.张张海雷1983生于山东潍坊,现工作生活于上海。7.原田彻Toru harada 原田透,毕业于九州大学艺术系雕塑专业,接受过绘画、雕塑、景观设计等诸多艺术媒介的系统训练。他的创作领域多种多样,从平面设计到实体雕塑。创作风格自由大胆,善于从街头日常生活中发现创意媒体和灵感。活的材料、极简的结构和粗线条的程式化运用是他作品的特色。他对概念的巧妙运用,以及娴熟的马赛克风格和技巧,展现了他深厚的艺术底蕴。8.阮悦来阮月来出生于1982年。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讲师,浙江省雕塑家协会会员;现为公空室美术系主任,景观装置工作室主任。主要学术研究方向为公共艺术和结合视频、多媒体的景观装置艺术。9.李玉普李玉普,1973年8月出生于中国安徽亳州,1994年毕业于安徽蚌埠工艺美术学校,2001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2006年被国家派往俄罗斯留学,2008年毕业于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俄罗斯塔姆博夫国立技术大学,获博士学位。2010年上海世博会浙江馆设计师之一,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工艺美术学院副书记、副院长、工艺美术实验中心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玻璃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10.应晶晶应晶晶1986年出生于中国浙江嵊州,2015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油画专业。自2015年起,他以职业艺术家的身份生活在柏林、巴黎和上海。11.龚新如1973年出生,1998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现生活工作于上海。十年来,我们与日本、新加坡、上海的艺术机构紧密合作,推出多种形式的展览;龚新如始终围绕交通题材展开创作,创作轨迹触及绘画,装置,综合材料,摄影以及影像等艺术形式。作品关注生命,关注人类生存的环境,提倡自由。他的工作方式就像一个孤独的旅行者,关注道路上的所见所闻。实践过程中,采取多样化的表达形式,从普世意识形态中抽离出来,连接到每个人,使作品信息还原一个现场”,成为一个不可预知"剧场”。唤起观众对现实社会的共鸣。12.金阳平金阳平出生于浙江省乐清市,1997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并同年留校任教,2017年获中国美术学院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四工作室主任导师,现生活工作于上海,杭州。金阳平作品曾获中国青年油画展奖,参加过韩国釜山双年展、美国布罗德美术馆、意大利卡萨雷斯博物馆、北京798双年展、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等国际艺术展览。在艺术主题上更加注重社会性与绘画的关系,延伸绘画、装置、剧场的身体空和媒介延伸,以更明确的方式将西方视角的绘画推向东方线性实验。13.于幸泽1976年出生于中国辽宁岫岩,2000年毕业于中国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2005年毕业于德国卡塞尔美术学院自由艺术系;2013年毕业于中国中央美术学院;曾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现任教于上海同济大学,工作居住于中国上海。14.修理修能,1998年出生于宁波宁海,现生活于杭州。15.杨刚杨罡1998年出生于中国上海,2017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附中,现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多维表现工作室。近阶段作品关注对摄影图像的解构、重组与架上绘画之间的转换,尝试不同的材料、媒介、语言去重构一个虚拟的空间场景或消解一个熟悉的形象符号。在不断的绘画实验中,探索图像时代绘画更多的可能性。16.埃尔韦·姆贝罗·艾薇Hervé MBELO 艾为1986年生于金夏沙 ,刚果金。2010 于金沙萨美术学院绘画专业学习,获造型艺术学士学位。现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硕士在读。17.雷雷婉莹,2000年生于天津,现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四工作室。18 .江心怡江心怡1999年生于江苏。现读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多维表现工作室。19.魏曼魏男子,又名蔚男子,原名魏翰林,男,1999年生于浙江温州。现就读于杭州。20.大张伟独立动画艺术家,2008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后开始独立动画的创作和实验,尝试用绘画,摄影,定格模型等多种语言和影像相结合的方式来表达和探讨个体在当下文化形态输出中的行为表现以及产生的新的意义。21.周子正周子正,浙江嘉兴人,青年艺术家,本科就读于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雕塑专业,2018年保送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研究生,弥金画廊签约艺术家 。他擅长雕塑、装置艺术和玻璃艺术,热爱材料探索,尝试做一些实验性作品,结合多种艺术手段进行创作,敏感而专注地把握过程,从而回到视线,直觉地完成作品。22.贾里德·米姆Jared Mimm是一位驻扎在上海的美国观念艺术家。他的作品从日常生活中审视社会制度,运用大城市内部的生活语境。他通常在他的演出中依靠邀请观众参与作为作品的一部分展开自己的作品,这是作为他的艺术家实践。他艺术中反复出现的主题涉及身体、非语言交流、仪式、声音和亲密行为。23.宋1983年生于齐齐哈尔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现工作生活于上海。24.黄怡君黄喆君生于1991年,上海的视觉艺术家,主要研究方向为抽象绘画和综合媒材。她的作品采用了极简主义美学,结合工业建筑材料创作画作及物件,游走于传统和后工业形成的界限之中,试图在自然的环境下利用工业材料本身的属性来展现当下的痕迹和捕捉当下人与物的交流方式。现生活、工作于上海。25.林桂明林桂明1990年生, 2010年至2014年本科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美术系;2015年至2018年研究生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师从谭根雄教授;2019年至今任米奥艺术中心馆长助理。26.申智1993年出生于中国福州,2016年毕业于意大利米兰欧洲设计学院IED,现居住于上海。27.阿明使用身体作为震动的载具,遁入梦境声响,以停顿内在对话;新的知觉由此得以产生与发展。使用空间,演奏时间,制造紧张,有时舒缓。 28.王晶王净1972年生于上海。 1996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油画系;1999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200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获硕士学位。29.郭力维郭利伟1974年出生于河南郑州,1995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工业设计系。现为职业画家,工作生活于上海。30.傅玉柱付玉竹1978年生于哈尔滨,2015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并获博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并获硕士学位,2004年于瑞士访学。现担任上海理工大学美术系教师。31.张勇张勇,1971年生于上海,1995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现任教于复旦大学艺术系。32.王汪正虹1973年生于上海。任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导,公共艺术研究博士, 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33.王辉出生于1972年的王辉是一位艺术家,导演及策展人,1993-1998年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获雕塑专业学士学位;1999-2001年研修于法国巴黎高等装饰艺术学院,艺术与空间专业;2004-2007年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获得综合媒体景观雕塑硕士学位。现工作居住于上海/PARIS/PERTH。34.大卫·克洛斯David Cross 大卫·克罗斯是一位来自澳大利亚墨尔本的艺术家、作家和策展人。其作品跨越表演、装置、影像和摄影。克罗斯专注于研究快乐、怪诞和恐怖情感之间的关系。他从小型至大型的装置作品试图融合并扩展到当代的参与思维,将行为艺术与基于物体的环境联系起来。他经常以自己的身体为出发点,使用一系列的充气物品来吸引观众进入潜在的意想不到的场景和对话之中。35.达伦·沃德尔Darren Wardle达伦·沃德尔于2014年在维多利亚艺术学院完成了他的硕士学位。其作品在美国、亚洲、欧洲、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广泛展出,现已举办了20多场个展。目前在墨尔本大学维多利亚艺术学院任教。他曾在德国莱比锡国际艺术项目担任常驻艺术家。在莱比锡和柏林期间,他的作品被多次展出。世界各地的艺术杂志、杂志和报纸都对他的表演和作品进行了评论。36.IPOINTIPOINT是中国新媒体艺术领域开拓者联合打造的新媒体工作站,集艺术家、建筑师、策展人、交互设计师、灯光设计师、数字技师、机械工程师等跨学科人才于一体,与国内外艺术家交流合作,以全新的模式将艺术美学深度传达给大众文化生活,通过多元视角打造主题文化IP和文化衍生品。IPOINT新媒体艺术团队将伴随城市文化综合体的发展,为大众的审美需求提供各种视觉参考和解决方案。37.Justin Spiers新西兰/澳大利亚艺术家贾斯汀·斯皮尔斯的照片往往在人和动物之间有着不可思议的联系——包括生理和心理上的联系,特别强调当代摄影设备的背景。他的作品被广泛展出,包括堪培拉国家肖像画廊、西澳大利亚艺术博物馆、澳大利亚摄影中心、珀斯当代艺术学院和达尼丁公共美术馆。他是2017年克利夫兰国家艺术奖的最高获得者,也是新西兰华莱士艺术奖和国家艺术奖的决赛选手。贾斯汀·斯皮尔斯于2004年至2007年担任澳大利亚珀斯摄影中心主任,现任新西兰奥尔加达尼丁摄影中心主任。38.PJ Hickman澳大利亚艺术家PJ·希克曼以巧妙表达极简主义美学与形式主义观念绘画的结合而闻名。他对艺术市场和名人提出的问题保持调侃的态度,对客观和非客观的绘画进行讨论和研究,通过研究绘画的历史和实践、艺术界的广泛挪用、画廊本身的背景和功能来探索“绘画”。作品曾在澳大利亚、美国、欧洲的机构和私人画廊展出,被广泛收藏,包括上海上音歌剧院收藏、昆士兰大学艺术收藏、格里菲斯大学艺术收藏、本迪戈美术馆、金大衣城美术馆等。 39.失物招领处失物招领工作室于2018年在伦敦成立,现通过影像装置,空间互动装置以及动态装置为主要形式进行创作。关注公共艺术的在地性的同时以挖掘无意间被淘汰事物的潜在价值为出发点,探索当地人文与生态最别致独特的依托 / 共生关系,对显性的同一化进行反思。并在每次的艺术实践中,重视其所在地的原始文化继承与在地性人文价值,致力于重塑与激活。工作室成立至今参加多项公共艺术项目与在地艺术创作活动,小组成员均活跃于不同艺术专业研究领域。40.王王业丰,1984年出生于中国上海,目前生活、工作于美国普罗维登斯和纽约等城市。王是一位跨学科的艺术家。他批判性地研究各种媒体,包括实验3D动画、虚拟现实和装置。他的实践往往通过他在展览空中的介入来呈现,他的录像装置在现实和幻想之间使用了诗意而奇特的视觉语言。大量作品主要涉及实验3D图像与动画、视频录制设备、虚拟现实、3D打印等媒介。41.李琢恒黎卓恒1994年出生于甘肃天水,现居上海。42.谢天艺术家谢天贤在杭州工作生活。在专业研究领域,涉及建筑空房间与工业设计、大型公共艺术设计、城市视觉美学研究、多媒体艺术等。作为一个具有浓郁东方文人气质的艺术家,谢天有意将自己对中国美学、哲学、生活和生产方式的理解融入到自己的文化积淀和艺术表达中,以东方的视角来反思世界性的问题。43.张业鸿张1993年出生于广东广州,2015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现居广州。职业身份是艺术家、策展人和艺术品牌“联合杂货店”的创始人。最近,他关注了自然作为一种社会符号在当代语境中的遭遇,以及地理与心理学之间的联系维度。他通过提取名词/图片产生的意象,将绘画、录像、装置和文本等媒介形式融合在一起,揭示了诗歌表现背后的感性断层和权力话语。同时,他通过策展建立了更广泛的收藏和讨论,也通过写作和运营艺术平台寻找展览之外的行动。44.魏平馨魏,女,2000年出生于浙江。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多维表演工作室45.SAMASSAMAS是一个基于艺术的游戏起源理论,结合信息时代流行的文化背景而产生的“虚拟生命体”组织。将创新媒体和数字技术应用于艺术创作和策划,将艺术美学深度传达给大众文化生活。展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