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绪岚简历 中国最好的电影 其实是你我的生活|70年电影史
原创: 门纪 新周刊
“会有面包和牛奶。”
电影最初来到中国,天然带着一层高端滤镜,与普通人的生活相疏离。在中国电影工业不发达的时代,大量的翻译电影增加了这种陌生感,强化了观众的印象,电影中的人因为高鼻子、蓝眼睛、金发而与我们不同。1950年夏天,《大众电影》杂志创刊,面向中国电影工作者与影迷,提供资讯、深入报道与影评。第一位登上杂志封面的,是苏联电影《团的儿子》中的男主角“伐尼雅”。中国电影的许多“第一”
八十年代属于启蒙,这一点在文艺作品上表现为人性的回归,具体到国产电影而言,就是宏大叙事的版图渐渐缩小,日常生活的题材渐渐扩大。镜头一点一点放低,终于达到了普通人的水平。我们可以在电影中看到越来越多活生生的“人”——他们不再是简单的轮廓和单一的性格,而是展现了生活的多样性和温度。青年制片厂诞生,青年电影人开启了自己的电影语言探索之路,“第四代”登场。当时国内最优秀的导演组成了一个小团体,名叫“北海读书会”,并在誓词中写道: 1980年4月5日,时值清明,我们在北海聚会,相约发奋刻苦学艺的咬牙精神,为我们民族电影事业做出贡献。莫道海角天涯远,但肯扬鞭有到时。《灵魂女孩》的导演谢飞回忆说,“当时大家都很担心。”电影是生活,但生活不全是电影
21世纪初,我国实施了院线制改革,电影产业链的收益群体开始出现分化。一张电影票卖了60元,院线和院线赚了30元,剩下的交了5%的专款和3.3%的税,由发行人和制作人分。为了各方利益,电影票不断涨价,观众成为唯一的买家。过去座位多、空间大的影院、戏院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最多容纳100人左右的影厅,屏蔽了光线与杂音,开了杜比环声和3D,观影体验越来越极致,观影成本也越来越高。《阿凡达》是很多人戴着3D眼镜看的第一部电影大片。
任谁都能嗅到,一个属于市场的电影时代已经到来,可谁又能料到,中国电影就此转了一个弯,与普通人的日常百态渐行渐远。电影制作、发行、放映的准入资格放开,民营电影崛起成为主力军,中国迅速成为“电影大国”。新世纪前后的两部经典电影,《卧虎藏龙》和《英雄》,叫好又叫座,在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影迷的掌声。对于饱受恶评的《英雄》来说,豆瓣评分已经回到了7.1,很多人说这部电影应该“重新被认可”。
名导演+名演员+大制作+大投资,似乎成为了中国电影市场中一条屡试不爽的公式。那些年我们似乎在银幕上看过了太多类似的“古装武侠大片”——《十面埋伏》《夜宴》《无极》……这些电影不仅延续了观众对武侠片的喜爱,也将只停留在拳脚上的功夫推向了东方哲学的方向,这是可以理解的。只可惜同质化的电影一多,主创团队对故事本身一疏忽,水准渐渐放低。高票房和高质量成为逐渐分离的两件事,大片,终于成了含义不明的一个词。当时传奇的第五代导演只能拍空《无极》和《城中金花》,场面华丽。《无极》,那时候是有争议的。
前者由中日韩三地最红的演员出演,耗时3年打造,最后只成就了《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后者剧本改编自《雷雨》,加上“流量王”周杰伦,轻松成为当年票房冠军。但看豆瓣5.5的评分,也知道观众知道这不是好电影的味道。但据说正是《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宏大场面,才让张艺谋获得了两年后在北京奥运会上大展拳脚的机会。《城中金花》里的大场面。
“大片”可以说是中国电影市场中一个“变质”了的词语。无独有偶,依照“类型电影”的操作模式,让中国诞生了一批好电影,也衍生出更大一批烂片。当《尴尬》系列的拼贴喜剧火了之后,一系列的复制品出现了;小鸡电影很多,拍小鸡电影的人大量涌现...但不可否认的是,“大片”给导演们带来了开拓电影新方向的名和利。而与此同时,也有电影人在低成本的有限条件下,不断突破类型片的局限,不断尝试中国故事的新维度。总的来说,在中国电影市场不断扩大、蛋糕越做越大的背景下,关注度最高的电影已经走上了“反生活”的道路。在耀眼的光影中,我们听不到生活的语言,看不到平凡的日常生活,看不到活生生的角色。他们要么飞来飞去,要么遭遇离奇,即便上班,也身处一个和现实社会脱节的虚假职场之中,演绎着编剧、导演和投资人既定的当代幻梦。当然,浮夸的演技、糟糕的场景、凌乱的台词、精彩的剧情也在加重不真实感。观众或许偶尔也会笑,也会感动,但是艺术的共鸣已经退化成周末的消遣,还没等走出影院,一部电影已经忘得七七八八。与二三十年前的电影相比,银幕上的人物似乎不太像“人”。戛纳红毯记录了中国电影的辉煌与丑陋。/ upsplash
《人民日报》就曾刊文点评21世纪以后的中国电影,提到市场对电影题材和内容的影响。在票房和数字的“威逼利诱”下,连现实题材的作品也放弃了对现实的关注和描写。文章将《小时代》系列、分手大师等电影命名为华丽空漏洞。它不去挖掘生命的内涵,表达人性的深度,反映现实社会中人情的温暖和温情,让人回想起真理、历史、生命的意义。”。网络语境下,人人都是一部电影的评判者,没有哪个元素是唯一的标准。在网友的“犀利批评”下,有人发微博道歉说自己用错了演员,有人要顶硬上继续“逐梦演艺圈”。在电影《影》的剧照中,喜欢它的人对它的形式赞叹不已,而影评人则指责它只留下了它的形式。
我们说电影即生活,因为它“很少能靠自己成就一切,它是更大环境的一部分”。我们所能看到的每一部好片烂片,都是某个时代120分钟的缩影。毕竟,生活不全是电影。拍了大半辈子的谢飞导演常对学生说,电影只是一种工作和表达手段,它有价值,但也不是那么伟大。但是,有些同学有一种激情:我爱电影一辈子,我要为电影而活。谢飞都会怼他们:“你有病啊,为它活着干吗?”更好的是,它们都在屏幕之外。《谁也不能少》剧照。
但我们始终期待着映射生活的电影,在其中看到真实的中国社会。毕竟,我们有这么多与这片土地和这70年相关的好作品。当我们闭上眼睛,还是能看到挺着大肚子的秋菊、在台上歇斯底里的程蝶衣、准备开一家好梦一日游的葛优、骑着自行车穿过大街的老工人范伟向我们涌来……他们是你和我,他们记录着我们的昨天和现在,他们是比今天很多大片更动人的角色。参考资料戴季华,“1949年后中国电影中“人的形象”的变化” 王学泰,《岁月留声》张颐武、电影与21世纪中国的新发展 莫言,《莫言: 从某一种意义上讲 看电影确实比吃饭重要》陈郁,中国人的生命记忆:建国65周年民生往事 网易新闻,《看电影在中国是贵族消费》数字视频,“谢飞:不要说什么为电影而活,生活不全是这些。”作者 | 门纪欢迎与朋友圈分享文章 新周刊原创出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