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从来没有神圣的 神圣罗马帝国从何时衰败的 为何伏尔泰称它不神圣不罗马不帝国呢
其实每个人说话都带有时代的局限性。伏尔泰也不例外。神圣罗马帝国是一个长期而广泛的政权。伏尔泰说,他既不是神圣的,也不是罗马的,更不是受时代限制的帝国。
因为神圣罗马帝国存在的时间很长,从公元962年到公元1806年,有着800多年的历史,在世界历史上也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帝国。
伏尔泰说这句话是为了攻击14世纪路易四世和查理四世统治下的神圣罗马帝国。在14世纪之前和14世纪之后,神圣罗马帝国实际上得到伏尔泰的承认,他在《风俗》一书中也提到了这一点。
因此,这句话被后人断章取义。神圣罗马帝国存在这么长时间,肯定有它的优点,伏尔泰不可能一句话就完全抹杀。
路易四世和查理四世都不是省油的灯。
路易四世的固执。
路易四世于1328年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但当时的欧洲是政教合一的管理模式,这意味着在一定时期内教皇的权威高于皇帝。
法国扶植的教皇阿维尼翁,一直克制着路易四世。为此,路易四世非常苦恼。他只是支持另一位教皇尼古拉斯五世对抗法国的傀儡教皇。
这件事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两位教皇互相争斗,路易四世从中受益。他规定了德国国王的选举,所以他将来不需要教皇的批准。
但人不是傻子。在路易四世的财富之路上,一大群人挡住了去路。在教皇克雷芒六世的帮助下,他们选出了新国王查理四世。
现在路易四世恼羞成怒,决定和查理四世以及他背后的势力开战,但他在打他之前就死了。
查理四世的妥协。
查理四世登基称帝后,决定支持他的卢森堡王朝,这自然削弱了强大的捷克家族。当时,德意志帝国有数百名总督。
查理四世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联合小王公与大王公对抗,以显示自己至高无上的皇权,要么联合大王公分裂德意志帝国。
这两种方法一目了然,但第二种方法风险最小。因为伟大的王子们都很强大,查理四世必然会做出让步。
1356年,查理四世和他的后代的命运由他的《金色书信》决定。在信中,他强调了两件事:
首先,皇帝必须由七大候选人选出。皇帝死后,当暂时没有继承人时,萨克森公爵和莱茵宫廷伯爵将共同摄政。
第二,七个候选人有权在自己的领土上征税、铸造、开采和出售盐。这是第一次明确这些权力的归属。
当这封信出来时,它实际上象征着查理四世,向伟大的王子们屈服了。因为连皇帝的继承人都需要由候选人决定,这有点过分了。
查理四世死后,他的圣旨完全成为地方诸侯控制新皇帝的有利武器。因此,伏尔泰说这个时代不是帝国是有道理的。
小结:这一时期,神圣罗马帝国的皇权被分散。
由于路易四世的妥协,皇权表面上得到提升,但实际上有很多限制。此外,在这个时候,神圣罗马帝国也失去了对意大利部分地区的控制。
甚至罗马教廷也脱离了神圣罗马帝国的控制。七大以后才有资格决定皇帝的任免,意味着皇权已经教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