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白沙祠 实至名归 陈白沙祠入选“国保” 这段长达542年的历史被激活
“我们这次一定会赢!”江门市博物馆馆长黄志强坚定地说。今年10月16日,国务院发布通知,批准公布了第八批762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江门陈白沙祠被列入其中。这是陈白沙寺第三次申请国家安全。黄志强说,这个结果是意料之中的。
自上世纪末接管陈白沙寺以来,江门学者一直秉承保护与活化两大原则,深究陈白沙寺承载的非凡历史,还原一代儒生的辉煌人生。新学期伊始,身着汉服的小学生们围坐在陈白沙的画像旁,口中念念有词着著名的白沙句“圣贤勤于事,不闻懒者留名”。此时此刻,这542年的历史被激活和唤醒,如今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
历史
文博人与白沙寺34年
10月底的南方早晨,秋风渐凉,阳光温暖。在白沙大道西37号陈白沙寺,许多老人推着婴儿车,带着孩子在贞节牌坊前玩耍。婴儿脚踝上的铃铛,老人与父母聊天的简短对话,重正殿修缮的碎瓦,唤醒了陈白沙寺的一天。
1985年4月23日,江门市政府发文宣布成立江门博物馆,馆址暂设在陈白沙纪念馆。自此,江门开启了文化事业发展的新篇章,江门文化文化人也开启了保护、修复、展示白沙寺的忙碌34年。
江门市博物馆原副馆长梁在建馆30周年之际为藏品《再站一步路》撰文,追忆建馆初期。1984年9月,市政府决定拨款对陈白沙寺进行紧急维修。对于已经成为危楼的碧玉大厦,政府保留了其墙梁结构,将二层地面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以确保建筑安全,满足对外开放的需要。经过一个月的全面修复,陈白沙纪念馆于10月正式成立并对外开放。
当时的纪念馆是一个面积只有1113平方米的建筑,周围是任先利的民居建筑,白沙村。居民堆放的柴草杂物对古建筑的消防极为不利。
“以前是个大池塘。”江门博物馆副馆长林俊指着一张80年代初陈白沙庙的黑白照片。由于大门前池塘的阻隔,陈白沙寺纪念馆空房间极其局促,没有足够的空房间对外陈列史料和文物展品。1996年10月,江门市规划局正式批复陈白沙纪念馆建设方案,决定按照花都园林设计院的设计方案,征用陈白沙祠前约10亩凹地,填塘整平地面,扩建纪念馆。
1996年至2000年,陈白沙铜像广场、池畔、书廊、碑廊、白沙耕阅园、白沙古迹陈列馆相继建成并对外开放。到目前为止,陈白沙纪念馆的面积已经扩大到今天的1.8万平方米,成为江门市著名的历史文化旅游景点。
纪念馆左侧,一条小路通向江门博物馆办公室。江门文博人就在离白沙寺最近的地方,守护着500年的历史,见证着它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白沙地标发展成为江门吕雯的一张金卡。“我们很自豪!”
保护
深入挖掘文物的建筑价值和文化内涵
“这是当之无愧的”、“我们充满信心”、“我早就料到了”、“我早就应该入选了”...对于陈白沙寺入选国家保险的消息,江门文化学者似乎有些淡定。2005年和2012年,陈白沙庙两次失去国安。经过14年的扎实准备和不断升级,他们深刻认识到“这一次,我们真的准备好了”。
黄志强指责前两次失败没有充分挖掘和提升文物的特色和历史价值。为此,博物馆特别邀请了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古建筑中心的团队,对陈白沙和陈白沙的寺庙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和调查。在团队的启发下,江门文博人重新整理了陈白沙祠的建筑造诣,借助史料挖掘了这些文物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轨迹。
以贞节牌坊为例,在目前的国家保险清单中,牌坊和牌楼多为石结构,而木、石结构在广东乃至全国都很少。在雷暴频繁的岭南地区,木结构建筑被认为极易受潮和被昆虫啄伤。然而,在这里工作了15年的黄志强说,他从来没有遇到过修牌楼的情况,“每年只需要简单的维修”。他说,这与牌坊设计的稳定通风、防虫防鸟有关,也是牌坊历经500年风雨而屹立不倒的原因之一。
负责整理国保申报材料的江门市博物馆展览保管部副主任武照军说:“在传统的男性专用祠堂里,安排一个纪念女性的大厅,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是极其罕见的。”陈白沙有四座深殿,依次为春阳殿、贞操殿、崇政殿、碧玉楼,其中贞操殿是专门为纪念陈白沙的母亲林而设计的。对此,江门博物馆研究部主任明路在《白沙寺碑匾》一书中解释说:“或者是表现了白沙先生对母亲的爱。但是他在世的时候,对于祠堂的设立并不一定有这么明确的指示,也不符合他低调的生活态度。因此,测试他所在部门的行为可能更现实。”
“我们对陈白沙寺的建筑特色做了详细的整理和相应的史料解读。”黄志强从书柜里拿着一本今年8月出版的地图集《陈白沙寺》,用大量高清图片展现了陈白沙寺严谨的建筑布局和精细的建筑特色。
近年来,江门文博人将30多年的研究成果整理成书,推出了以生平、诗文为线索的传记《陈白沙传》、以陈白沙遗存为线索的《岭南一人——陈白沙新视野》、系统梳理白沙遗存现状的《白沙遗存》、全面展示博物馆内古迹、牌匾内涵的《白沙寺碑表》..这些著作为陈白沙与明清儒学提供了丰富的学术研究
使活跃
传播白沙文化,传承国学经典
“前半句刚说完,后半句就没地方了。”黄志强开玩笑地谈到了以前纪念馆展厅的狭窄区域。近日,陈白沙纪念馆展厅扩建工程进入收尾阶段。
过去,所有文物史料都要陈列在不到100平方米的展厅里,这不仅限制了展板上的字数,也没有足够的地方摆放古琴、书法作品等展品。现在,展厅已经扩大到300平方米,有四个小展厅。有专门的陈白沙生平、艺术、教育、儒学等展区,博物馆收藏的很多展品都能满足大众。在第一展厅和第二展厅的转角处,增加了毛龙笔展区,以绘画的形式介绍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沙毛龙笔的制作技艺。江门市博物馆纪念馆管理处处长石非常高兴:“原来这些文物和资料只能放在仓库里,现在终于可以发挥价值了。”
陈白沙的人生经历丰富,书法、诗词等史料数不胜数。为此,博物馆在新展厅设置了多媒体室和放映室,让观众通过集中的影像资料,感悟陈白沙的不凡才华,领略白沙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不凡地位。
除了展厅内的展览,江门博物馆还利用纪念馆举办各种国学普及活动,如白沙文化节、开幕式、国学讲堂、参观考察等。,向群众传播白沙文化,传承国学经典,为陈白沙寺注入新的活力。
今年9月,江门市2019年小学生开学典礼在陈白沙纪念馆举行。孩子们围坐在陈白沙塑像周围,完成了更衣、启红、拜先师、朱砂开悟、击鼓诵经等一系列仪式。,去领略中华民族那种勤于学习钻研、尊师孝道、关爱他人的精辟文化。此外,江门文博人还主动走出博物馆,将国学课带到学校、事业单位、企业、社区等地,通过展板、专家讲座、游学等形式,组织学生、公务员、企业员工、居民等群体学习诗歌、孝道、求知、尊师等课程。
“五六年前,江门还有很多人不认识陈白沙。现在大家都知道了。”黄志强说。数据显示,去年陈白沙纪念馆的参观人数超过30万,其中包括周边城市的游客和附近高校的学者。
下一步,江门文博人将按照国家安全新标准,更加细致、严格地保护陈白沙祠,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交流,分享白沙文化的研究成果。“我们正在开发博物馆的文化创意产品,希望利用陈白沙的IP打造更适合当下生活的文化产品。”黄志强说,活化文物是发挥其历史价值的关键环节。
李爱英叶之庆戴田慧
李爱英
李玉英;叶之庆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