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带回家的七种石头 男孩在鱼塘捡了几块奇怪的“石头”带回家 文物专家:这是无价之宝
孩子的好奇心很强。在江苏省盐城市刘庄镇,一个男孩在村里的鱼塘里玩水时发现了一块奇怪的“石头”。男孩让他的朋友们来到鱼塘,和他一起捡起“石头”。孩子们捡起几块“石头”后,洗去身上的污泥,带回家。没想到在路上遇到了村里的大人。大人们看到手里的“石头”都惊呆了,大喊道:这是金子吗?于是男孩在鱼塘里发现金子的故事就传开了。黄金是从哪里来的?在大人的询问下,孩子们解释了鱼塘里发生的事情,于是村里所有的大人都来到了鱼塘。现在这些黄金已经变得无价了。
来到鱼塘的大人收获了十几块金子,孩子之前也发现过,一共18块。后来这件事传开了,很快就传到了县文物专家的耳朵里,他们立即来到了刘庄镇。经过文物专家的研究,黄金被确认为文物,村民得到的黄金全部上交。专家们非常感动,村民们主动上交,因此受到了横幅的表扬。
黄金上还刻有铭文,经专家研究证实。这是一枚楚国的金币,叫做戚颖。先秦时期,楚国的都城名叫郢,也就是今天的淮安。郢是楚国的一枚金币。这些郢为什么会出现在刘庄镇?经过实地调查,专家发现附近没有古墓葬,所以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祭祀。如果是商人或者豪门,这里应该还有其他文物。但是,在这个鱼塘里,专家们并没有发现其他文物的存在,所以他们很快排除了偶然或意外留下的可能性。
很有可能他们是在祭祀盐神时被留下的。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祭祀的传统。祭祀神灵,保佑平安是常事。祭祀古人的方式有很多种,有烧香的,也有祭祀的。应旭是祭祀的一种,有些祭祀需要贡献活物,所以给钱是相当常见的。毕竟,牺牲是一种信仰活动。在古代,人们相信万物有神,河中有河神,雨中有雨神或龙王,想要孩子的女人会向观音致敬。古人崇拜很多人,盐神是江苏最有名的。
神不一定是人以外的生物。有些人在做出巨大的社会贡献后会被视为神。作为祭品,一直留到现在才被人们意外发现,可以证明当地人非常尊重盐神,祭祀结束后也没有人回去偷祭品。
映秀作为楚国的金币,是中国最早的金币,也是后来金币的鼻祖。当时这些金币只在贵族间流通,对于普通人来说是遥远的存在。即使金币发展到后期,也大多在贵族间流通。目前国内发现的应谷很少,此次在刘庄镇发现的18件楚应谷已成为盐城博物馆的珍品,属于国家一级文物。
怀远县博物馆收藏了楚国的金币。公元前632年,楚国在城濮之战中被金击败,楚国的疆域发展方向开始由北向东南转变。公元前622年,楚穆王灭六。公元前615年,楚穆王伐巢。公元前447年,楚惠王灭蔡。公元前253年,楚考王王烈迁居鞠扬,后于公元前241年迁居寿春。寿春是它的活动中心,直到公元前223年楚国灭亡。
随着这一步步的扩张,蚌埠地区与楚文化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蚌埠地区出土了以傅莹、傅莹金表、蜀黍当里、彝币钱为代表的楚货币。今天,我们将走近楚国珍贵的黄金货币。
怀远县博物馆收藏傅颖金表
怀远县博物馆收藏的这块金盘是2007年在蚌埠市怀远县龙康镇发现的。金盘长8厘米,宽7.7厘米,厚0.2厘米,重277.8克。正面有21枚邮票,13枚完整印章,8枚不完整印章。金属片两端凹陷,四角向外延伸向上翻,呈现出不规则的方形,如龟甲下端的形状,粗细不一。币面邮票,刻字中有“迎福”二字,是铸造时的印模。印刷的作用是为了显示可信度,所以尽量让金片的每一个部位都有痕迹,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切割出没有痕迹的小块。
关于应福金钣金的产生时间,研究者之间存在较大分歧,学者们的观点多在春秋早、中、晚、晚期,甚至战国晚期。但是,应旗金片的演变符合早期称重货币的演变规律:一般形状由不规则到规则,由曲板到平板,由厚到薄,同一金片的部位由不同厚度到均匀,印记由稀到密,由少到多,每个印记的平均金由重到轻,含金量由低到高,由不一致到一致,钱币的书写由古朴变化。
“贵”与“贵”字型的演变
那么印章上的“傅莹”一词是怎么解释的呢?
至于第一个字“郢”,位于湖北江陵,是楚国鼎盛时期的都城。但是在公元前278年,它被秦齐打败。公元前241年,楚国迁都寿春,仍沿用郢这个名字,成为楚人都城的代名词。
至于第二个字“本”,早年一般解释为“本”,表示重量单位。但随着我国古代专家从甲骨文、中成功整理出“福”字和“福”字,再到汉代碑文风格的演变,并与新出土文物中的“福”字相匹配,得出金盘上的字应为“福”而非“福”的结论
虽然“本”字的本义也表示计量单位,但迎本和迎本金单都是称重货币,按需取用,没有固定价值,所以“本”可能是一个纯粹的货币名称。除了“傅莹”之外,还有很多种类的印章,如“陈辅”、“特殊福晋”、“金鹿”和“子”。第一个字大部分是地名,可能表示当地铸造的楚国金币,也可能是当地政府允许铸造的。
五河县博物馆藏英甲
1998年,在战国时期蚌埠市五河县刘集镇的一个地窖里,出土了七件楚婴,都是金黄色的,大小形状各异。怀远县的整块金盘和五河县的七块方形金盘,不禁让人好奇它们是如何流通的。与广为流传的蚂蚁鼻子钱相比,黄金作为贵金属货币,价值较高,需要准确的重量。因此,为了适应楚国黄金货币的流通和使用,出现了称秤和铜环的权利。
一套称重设备基本由一根平衡杆、两块铜板和几个大小不一的铜环组成。在流通过程中,需要的黄金量要从金盘上切下,用天平称重后才能知道它的重量。作为一种贵金属称重货币,李甲的实际价值也与其颜色有关。应强的含金量千差万别,即使同一时期、同一地点出土的同一印章的应强也不完全相同。总的来说,李家的含金量高达99%,低至70%,对于大量流通的贵金属货币来说并不容易。
湖南省博物馆藏战国时期楚国“君毅”铜环权利
用天平测量不同尺寸金箔重量示意图
作为国家货币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傅莹随着楚国的灭亡而停止铸造。
但是,黄金有其自身极高的价值,与蚂蚁鼻币这种用于点钞的货币相比,它是用于称重的,在流通中不需要重铸。因此,楚国灭亡后,傅莹继续在城中流传,死于汉文帝至汉武帝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