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终结论 人民日报驳“历史终结论”:本土民主是最好的民主
【编者按】
“本土民主往往是最好的民主形式。”
人民日报今日在五版评论版域外听风栏目发表评论文章《历史从来都未终结》,认为“参差多样乃是幸福之源”,如果把治理方式比喻成一朵花,那么在不同的文化传统、基本国情、社会形态的土壤上,理应绽放出风姿各异的颜色和美丽。文章中提到,“弗格森镇引发的骚乱至少证明了没有完美的美国”。没有一种文明能一劳永逸地为人类的未来提供解决方案。这个世界太富裕了,不能放在一个制度模式中。 就像《洛杉矶时报》《纽约时报》等西方媒体对十八届四中全会的观察,他们饶有兴趣地注意到“中共接受‘法治’——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并在追问“中国主张法治,意味着什么?”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葛维宝撰文说,中国社会及其法律体系都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中国执政高层积极迈向现代法治体系,反映了领导人的认识。外媒评价中,其实最打眼的,还是这句——“以自己的方式”。以下是全文:日裔美籍学者法兰西斯·福山。 高剑平 本站资料历史结束了吗?不久前,三位康乃尔大学校友福山、米尔斯海默和卡赞斯坦在母校聚会,再次谈论这个著名的问题。 25年之前,福山凭借《历史的终结》一文,为即将到来的新时代埋下了一个有争议的话题。西方社会在那段时间里高度自信,到处都弥漫着乐观主义情绪。今天,福山依然坚持“自由民主体制”的优越性,但已经大幅修正了自己的观点,提出良好政治秩序“三点论”——国家能力、法治、民主问责。福山之变不仅是学术思想的转变,更是一个宏大的时代背景。从“占领华尔街”运动所揭露的劳资矛盾,到弗格森镇燃烧的反种族主义之火,美国治理体系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已经被彻底暴露,就连奥巴马也不得不承认“美国仍然面临更广泛的挑战”。正如媒体所说,“弗格森镇引发的骚乱至少证明了没有完美的美国”。可以说,没有任何一种文明为人类的未来提供了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这个世界太富裕了,不能放在一个制度模式中。托克维尔的警告值得全世界倾听:本土民主往往是最好的民主形式。 在福山的新着中,非西方的崛起成为重要研究对象。作为有着传统政治文明的古国,从儒家的“治国之道,爱民而已”,到法家的“治民无常,唯法为治”,中国历代先贤始终对治国安邦之道孜孜以求。传统文化是一根不能剪断的文化脐带,是实现治理现代化的思想宝库,更能为优化全球治理提供借鉴。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呼吁全世界:“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上述分析实际上是观察中国治理现代化的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时间的纵向维度,延续了传统文化在几千年思考中的优秀基因;一个维度是空之间的横向维度,吸收了千里人类文明的先进因素。这就像《洛杉矶时报》《纽约时报》等西方媒体对十八届四中全会的观察。他们饶有兴趣地注意到“CCP以自己的方式接受‘法治’”,并要求“中国倡导法治。这是什么意思?”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葛伟宝写道,与悲观观察家的预测相反,中国社会及其法律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执政的最高领导人正在积极走向现代法律制度,反映了领导人的理解。在外媒的评价中,其实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这句话——“用你自己的方式”。 历史从未终结,探索仍在继续。福山反复强调,“福山还是福山主义者”,而他的两个反对者也没有改弦更张。米尔斯海默认为,“人类历史不会终结于某种特定的制度,而是会在人们的争鸣论辩中继续发展和超越。”卡赞斯坦则指出,“人类文明的组织形态更趋异质,通向现代化的道路纷繁复杂,不同国家人民的政治理念和权利观念也大相径庭。”争论穿越了历史,但三位思想家在历尽沧桑之后,都发现了更多不确定性,也看到更具多元魅力的未来。“多样性是幸福的源泉”。如果把治理模式比作一朵花,不同的文化传统、基本国情和社会形态的土壤里,应该绽放出不同的色彩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