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毛泽东 冷溶:习近平关于毛泽东历史功绩等论述是亮点
坚持全面正确的历史观,科学评价毛泽东和党的历史
——学习习近平同志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冷溶解
习近平同志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理论性和指导性很强。精彩的演讲很多,其中关于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功绩和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论述是亮点之一。全面科学地阐述了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成就和历史地位
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高度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强调要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作出的明确宣示,再次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鲜明的政治态度。
毛泽东同志为党、为国家、为民族作出了巨大贡献,晚年犯了严重错误。然而,他的优点是第一位的,他的错误是第二位的。全面科学地阐述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成就和历史地位,对于正确认识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功过是非,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多次阐述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邓小平同志主持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讲话和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110周年的讲话中。习近平同志的讲话进一步全面阐述,包括许多新的概括和深刻的解释。
比如,毛泽东同志“一生中最杰出、最伟大的贡献”,就是根据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总结出来的。即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成就,为我们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经验,提供了条件,为我们党和人民事业的成功发展创造了根本前提,为中华民族追赶时代发展潮流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比如评价毛泽东同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用五个“创造性”从五个方面总结他的突出理论贡献,即创造性地解决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新的人民军队,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提出和实施一系列正确的战略策略。
比如,结合新的实际,系统阐述了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回答了新形势下如何坚持和运用好毛泽东思想的问题。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它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有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只有把握这三个方面,才能深刻揭示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现实意义,才能真正理解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关系。
比如,他对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品格、革命精神和崇高风范作了精辟的概括,指出毛泽东同志在为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一生中,展现了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眼光、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非凡的开拓勇气、完美的斗争艺术和卓越的领导才能的伟大革命领袖。他思想博大精深,胸怀坦荡,领导有方,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一生辛勤耕耘,为中华民族和人民立下了不朽功勋。
习近平同志的这些概括和论述,使我们对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成就和历史地位有了更清楚的认识,使我们为有这样一位历史伟人而感到骄傲。这些论述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和政策导向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需要好好学习和理解。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和态度
至于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功过,我们党在一九八一年作《历史决议》时,已经作了明确的结论。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个问题在今天还是很受关注的,还是有一些杂音;这个问题既然关系到全局政治大局,就迫切需要进一步从理论上加以说明,说明道理,统一全党思想。
习近平同志直面问题,提出了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和科学态度。有几个重要的想法。
第一,从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一切正义事业发展的历史逻辑的高度,说明世界上没有顺利的事业,成功越大,过程越艰难。历史在曲折中发展,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们的事业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克服了世界上罕见的困难,不断取得成功。”这正是毛泽东同志说的:“人间正道是沧桑”。
第二,毛泽东同志晚年犯的错误,有主观因素和个人责任,也有复杂的国内国际社会历史原因,要全面地、历史地、辩证地看待和分析。“在中国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是没有先例的。就像爬一座没人去过的山。所有登山者都必须克服困难,开辟道路。”要注意从这个方面认识和分析毛泽东同志错误的原因,客观、公正、全面、正确地认识错误,吸取教训。
三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在他们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做到“六个不便”,即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和历史进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视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历史繁荣中的成功归于个人,也不能简单地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归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要求前人做出只有后人才能做出的成就。
第四,革命领袖是人,不是神,他们的认识和行动也受到时代条件的限制。因此,对待自己的错误,要做到“两个不能”。一个是“你不能像崇拜上帝一样崇拜他们,因为他们是伟大的,不允许你提出和纠正他们的错误和过失”;另一种是“他们不能因为自己的错误和失误,就完全否定自己的历史功绩,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潭”。
第五,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能否正确对待自己的错误,是衡量它是否真正对人民负责、庄严肃穆的最重要、最可靠的尺度。提出对错误采取严正态度的标准:“一是敢于承认,二是正确分析,三是坚决纠正,使错误和错误同党的成功经验一起成为宝贵的历史教科书。”这是对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小儿病”这一重要理论观点的进一步阐发。我们党对自己的错误和过失,包括领导人的错误和过失,一向采取这种严肃的态度。毛泽东同志说,我们党的“主动来自于实事求是”。邓小平同志说,我们党之所以好,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党历来采取这种态度。
第六,总结和借鉴历史的目的是为了学习历史,取得更好的进步。指出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定下来的基础。不管经历了什么波折,不管经历了什么艰难困苦,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中国人民近代170年的奋斗史,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年的发展史,都是人民书写的。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尊重自己的历史,珍惜自己的历史,着眼于未来,把我们的整个历史视为发展的宝贵财富。
以上观点系统、深刻、精辟、有说服力。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从哲学和历史的高度进行阐述,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和实事求是的精神。讲话中提出的基本原则和科学态度,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决议》的相关内容,在今天认识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国共产党自己的历史观。
以党和人民90多年的实践和经验为基础
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阐述了改革开放的由来和重大意义,指出:“三十五年前,我们党在邓小平同志领导下,解决了两个相互联系的重大历史问题:正确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根据新的现实和历史经验,确立了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道路。它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的深远意义。伟大的转折点。”他高度评价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的中国;没有改革开放,中国就没有明天。”
正确认识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和党的全部奋斗史的关系,是习近平同志论述的一个重要问题。他强调,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是一个不断奋斗的历史过程,是一项救国、兴国、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完整事业。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实践是这一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绝不能忘记过去的历史。“一切向前,你不能忘记你走过的路;如果你走得更远,走向辉煌的未来,你就无法忘记过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的根本成果。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要把党和人民90多年的实践和经验作为立身之本,这个立身之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一刻也不能失去,要坚定不移地走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开创的正确道路。他再次阐述了改革开放前后二十年的关系,指出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党和人民在新的历史时期把握现实、创造未来的起点。没有它提供的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没有思想上、物质上、制度上积累的成果,改革开放就很难顺利推进。这些精辟的论述,非常清楚地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在我们党90多年的奋斗历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毛泽东同志为我们今天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贡献。他动情地说:“今天,我们可以安慰毛泽东同志和其他老一辈的革命家。在领导党和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基础上,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 坚持和发展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开创和发展的伟大事业。” 这种清醒的认识、明确的态度、坚定的立场和神圣的责任感,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话,是从新的历史起点和新的认识高度,对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同志和党的历史的全面阐述。要认真学习讲话精神,始终坚持全面正确的历史观,牢记“不忘昨天的苦难和辉煌,无愧于今天的使命,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上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