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押 青岛港骗贷案背后:仓单质押 黑色利益链错综
德政资源多次开仓单,去多家银行融资,骗取贷款,在青岛港引起不小的风波。西帕普托
说到水域广而深的青岛港,业内常用四个字:大嘴、小腹。这原本是用来形容其作为天然良港的高品质,但现在却恰如其分地描述了当地的一起贷款诈骗丑闻。
经过几天的发酵,当地商品融资领域仓单重复质押的阴影被一一揭开。虽然传闻目前已有十几家百亿敞口的银行守口如瓶,但外界还是可以一窥涉案企业的板块规模。
"青岛港已成为第二个上海钢铁贸易圈."一名涉案银行公司信贷部人员私下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此前,上海钢铁贸易信贷黑洞也指仓单质押。
曾经一种新的创新融资模式,为什么一夜之间变成了银行倒闭?经过仔细研究,一条带有诸多潜规则的灰色利益链将银行业推向了危机的深渊。
不止一个女人嫁给银行,只看她的出生
6月6日刚在香港上市的青岛港,突然被暴风眼盯上,被舆论视为有色金属融资诈骗案件发生地。发起人是青岛德正资源控股有限公司掌舵人陈,有着复杂的商业版图。
事情的发生是因为德政资源的全资子公司德城矿业。它把一批矿石货存放在一个仓库里,却“一女多嫁”,从不同的仓储公司开具仓单凭证,用这些仓单去不同的银行反复质押,获取巨额资金。
看似和平的潜规则遭遇了反腐飓风。掌舵人陈最近被曝“协助调查”,因为他参与了西方矿业前董事长毛的案件,该案引起了业界的愤慨。根据青岛银监局公开信息,庞大的“德政系”地方金融授信额度高达148亿元,其他地方的风险敞口仍在调查中。
据综合媒体报道,青岛银行不会少于17家,几乎家家都有危险。记者试图联系被曝出最高授信额度40亿元的中国进出口银行,以及第二高授信额度21亿元的中国银行。面试全部被拒绝。
“质押是一种相对安全的贷款方式,因为其本质是贷款人取得了对质押物的控制权,但银行却因为仓单在手,认为取得了对存货的控制权而掉以轻心。”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主任Xi·杨君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对于像房地产这样的房地产,银行可以通过房产证等获得直接控制权。对于原材料等动产,银行不能建仓库保管。他们只能通过一些文件获得控制权,但这类文件往往存在欺诈,银行很难识别重用。”Xi·杨君说。
在业内人士看来,仓单质押业务涉及的人头多,过程中的捷径也导致风险积累。“从标准流程来看,从风险排查阶段到贷款发放阶段有很多步骤。比如前期需要验证质押品的畅销程度,注意商品的保值,检查库存仓库的规模和设备状况,后期需要验证发货仓单是否正规。去工商局办理质押登记时,还需与贷款企业办理持仓清单和购房发票,并请工商部门共同评估,实行事前控制。”上述银行家向《中国经济周刊》解释道,”
据记者了解,具体简化方法包括筛选出一些可能得到地方政府背书的“红顶企业”,而忽略了对抵押物本身的充分调查。一位在某银行从事质押品价值评估的资深人士向《中国经济周刊》坦言,该行风险定价能力和管理技术还比较滞后,对质押贷款违约率和违约给定损失的研究还不够深入,难以把握风险与收益的平衡,因此更依赖信用担保。
主线难懂,黑利益链错综复杂
“常见的仓单质押是银行对其认为可靠的仓储公司进行授信,或者仓储公司对企业存放的货物提供反担保。无论哪一种,仓储公司都是港口的信用主体。”据该资深人士介绍,“是仓单质押业务的中间人和担保人。信用和管理水平对于维护银行和贷款公司的利益非常重要,但同时由于行业高度混乱,很容易形成利益联盟。”
上海国际金融研究院院长、沪港金融高管联席会议主席卢宏军也对《中国经济周刊》进行了分析。仓单质押虽然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银行业务,但很快形成了利益链。“一些公司在正常经营时会擦球,通过反复质押增加融资额度。银行、仓储公司和交易员之间有一个潜规则,特别是一些为了追求业绩而拥有较好流动性的银行。放松审核。”
据记者了解,大部分仓储公司管理粗放,设备陈旧,与银行没有关联,导致监管脱节。一些物流企业虽然建立了仓储管理信息系统,但在客户企业信用信息整合、汇兑分析、业务流程监控等方面仍未达到要求,尤其是在远程仓库监管过程中,同一商品重复质押的现象十分普遍。
“比如质押物质押后不转移,仍存放在原仓库,仓库很容易重复开具仓单,使同一商品重复质押。”某国有银行信贷业务部一位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除了重复质押,还存在违规挪用质押品的风险。“由于信息不对称,很难完全避免质押物未经质权人同意转让的情况,银行的质权可能会下降空”
在这个利益链条中,银行贷款人本身也遭受了道德的折磨。据悉,由于仓单质押贷款利率较高,部分银行信贷部门也滋生了寻租行为。
仓储企业作为货物的监督者,除了传统的仓储费和仓储费之外,还可以获得至少0.1%被监管货物价值的监管费,被很多仓储企业视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有多种仓单格式
在青岛港曝光的贷款诈骗案中,仓储公司的角色敏感,但仍隐藏在大众的视野背后。目前,媒体挖出的一家涉案公司是国际仓储巨头新加坡迅通集团,该公司为德诚矿业开具了仓单。
公开资料显示,迅通集团成立于1970年,1993年在新加坡成功上市,2004年被C&P集团收购并控股。是新加坡最大、最早上市的物流公司。其在全球主要港口城市的分支机构覆盖40多个国家、120个港口和1200个内陆点,几乎覆盖全球航运业务。
有分析认为,即使没有与贷款企业“勾结”,至少仓储企业存在巨大的管理漏洞。事实上,扮演着重要角色的仓单行业,到目前为止甚至还没有统一正式的仓单格式,因此以金融创新的形式被广泛使用。
据记者调查,仓单是质押贷款和交付货物的凭证,有价证券和物权证券。虽然我国《合同法》规定了仓单上必须记载的内容,但目前使用的仓单是由各个仓库设计的,形式千差万别,这就给银行鉴别真伪和仓储企业的仓单管理增加了难度。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观察多家仓储企业出具的仓单,注意到由于社会化仓单市场尚未形成,各仓储企业出具的仓单格式、内容、合同条款彼此不统一,操作流程甚至有所不同,使得仓单仅相当于库存凭证,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有价证券,流动性非常差。
一位对仓储业有深度研究的机构分析师向记者建议,尽快建立标准仓单市场,在注册的标准仓库统一交付凭证。“实行标准仓单可以统一登记货物,统一登记操作,实现统一发货,有利于构建统一的仓单体系。”
银行信息共享信用信息系统失效
“归根结底,这种重复质押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我们整个信用体系不严格。例如,一家公司向一家银行质押。只有这家银行知道,其他银行不知道,一旦货物多次抵押,银行名义上是把货物质押。有控制,但没有。”Xi·杨君向记者分析,这是因为整个银行体系的信息不对称,客户信息的收集和提供不完善,存在缺陷和不足。
“整个信用信息系统需要完善。企业和银行之间的所有交易都必须能够共享这些信息。虽然央行已经有了这样的信用信息系统,但只是针对信用贷款,任何企业都发生在银行。其他银行可以找到任何贷款,但质押信息是关闭的。”Xi·杨君告诉记者,一方面,银行无法通过网上信息直接获得质押信息,另一方面,他们认为质押可以为偿还贷款提供担保是理所当然的,这导致了对预防的忽视。
“企业信用及相关记录目前分散在工商和税务不同部门。部门之间信息不畅通,相当于‘九龙治水’的状态。银行很难获得完整的信用记录以进行有效监管。”在银行信贷业务部工作了近10年的俞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最起码要建立统一的动产评估登记制度,结束分割的局面,这会影响到各部门自身的利益,有必要有更高的标准。领导会进行顶层设计。”
余表示,现有的动产评估登记需要向各部门缴纳费用,不仅占企业融资成本的20%左右,而且流程相当繁琐,往往与贷款周期不匹配。他还表示,由于没有统一的公示制度,法律规定的税收、工人工资、土地出让金等优惠权利没有统一的公示机制,银行作为质权人无法查询。
“除了完善制度安排,银行自身也要增强风险控制意识。当他们得到一些简单的文件时,他们不能认为他们可以坐下来放松。这种粗放的认知模式本身就与现代商业风险意识脱节。”Xi·杨君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