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奶破产 从央视标王到破产重整:太子奶的资本争夺,是如何毁掉创始人的?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带动了民营经济的崛起,涌现出一批具有开拓精神的民营企业家。然而,由于缺乏现代企业意识和盲目追求经济效益,一些企业家忽视了企业刑事法律风险的防控。
因此,随着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企业家陷入了犯罪风险的漩涡。
中国企业家的刑事法律风险大多主要来自三个维度:一是工作权利,二是融资环节,三是经营方式。其中,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中国企业家最容易产生刑事法律风险的犯罪之一。
很多民营企业老板一旦做大企业就面临被抓的风险。一旦他们的公司上市,他们就会进监狱。然而,在中国著名的民营企业家中,太子奶的创始人李途纯是第一个被逮捕然后无罪释放的。这是什么样的故事?
01
三十赢得名声
投掷成千上万的黄金来争夺国王
30岁之前,李途纯过着稳定的生活。
从株洲师范学校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株洲市一家国有粮油公司工作,工作了8年,仍然是一个简单的布料。1990年出差到杭州,在王越寺岳飞雕像前,李途纯哭着跪了两个多小时,然后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道路。
三十功名在尘与土,八千里在云与月。三十多岁的李途纯觉得自己的岁月很美好,不应该如此虚度。然后,回到湖南后,他从一家工作了近十年的国企辞职,南下深圳,打算用自己的“名气”来“赌一把”。
当时他口袋里只有300块钱,除了创业热情。
在深圳的前三年,李途纯用更少的钱努力工作,经营粮油生意,除夕扛水泥。
1993年,他带着2万元积蓄回到家乡株洲,开始了日历生意。那一年,恰逢毛主席一百岁生日,李途纯瞄准商机,计划在韶山卖主席日历。
首先,他把房子抵押给银行贷款10万元,并印刷了10万套纪念毛主席诞辰100周年的日历。每本日历标价25元,第一天就卖出了1万本。他用这笔钱开了录像厅、酒店、书店,给《花花公司》杂志做代理,甚至投资钢铁厂,都以失败告终,什么都做,却什么都做不好。
1996年,带着债务,李途纯再次南下深圳寻找转折点。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深圳第一次喝乳酸菌饮料,并计划开始担任湖南省饮料厂的总代理,但多次被拒绝。被拒绝后,李途纯不愿意用“异化”挖掘饮料厂的技术骨干,回到湖南借钱建厂,开始自己生产乳酸菌饮料。
1996年9月,李途纯在株洲成立日出江南实业集团,更名为湖南太子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太子奶集团正式成立。
万事俱备,但如何快速提升王子奶的人气和销量,成为了李途纯最头疼的问题。一年后,他等待改变。
李途纯拿着借来的20万元,买了一张央视招标的门票,砸了8888万元,拿下了央视一年一度的“消费品王”。当时虽然太子奶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但李途纯把企业的利润全部投入到了扩大生产中,不仅没有剩余的钱,还欠了工人几个月的工资,总资产远低于投标价。
8888万元一个广告现在很贵,但他还是选择了孤注一掷。
一旦广告登上央视,“每日品牌王子奶”一夜之间家喻户晓,国家订单和银行贷款接踵而至。这一次,李途纯赢了。
1998年1月,太子奶订单量突破1亿元。
02
在《首都魔方》的诱惑中
赌博失败时掉头空
未来十年是太子奶集团快速扩张的十年。
李途纯先后在湖南、湖北、四川、江苏、北京建设了乳酸菌产品研发基地。从1998年到2007年,太子奶的年销售额从2000万跃升至30亿,连续6年翻番。太子奶集团的快速发展引起了众多国际知名投行的关注。
李途纯曾说:“王子奶要一年超过光明,三年超过伊利和蒙牛”。为了快速建立全国性的营销网络,还建立了一套“无成本生产、零风险管理”的模式。
简单来说,就是以太子奶为载体,向社会筹集资金,维持企业的运营和市场份额的增长。
到2007年,太子奶的市场份额已经攀升至76.2%,成为中国乳酸菌行业无可争议的领导者。同时,太子奶非凡的发展速度也引起了资本方的关注。
今年,太子奶集团更名为“中国太子奶控股有限公司”,英联、高盛、摩根三家投行共同投资7300万美元入股太子奶,占股31.3%,并计划海外上市。其中,英联投资4000万美元,摩根和高盛分别投资1800万美元和1500万美元。
双方签订了赌博协议。根据协议,在获得三家投行7300万美元注资后的前三年,如果太子奶业绩增速低于30%,李途纯将失去对太子奶的控制权。
之后,三大投行又引进了花旗银行、新加坡星展银行等6家国际银行,为太子奶提供了5亿元无抵押无担保三年期低息信用贷款。
当京城纷纷青睐李途纯时,大家都以为牛奶王子会迎来新的跨越式发展。但没想到的是,他在“资本魔方”的诱惑下逐渐迷失了方向,几乎把所有的营运资金都投入到了企业扩张上。
在赌博协议签署的那一刻,李途纯和“牛奶王子”的命运实际上被扼杀了。
2008年,多事之秋,海啸席卷全球,让各大投行和金融机构难以自保。奈王子走到了自己命运的分水岭,雷曼兄弟破产了。
3月,花旗银行要求牛奶王子在原利息的基础上增加30%的利息。5月,花旗银行要求牛奶王子提供额外担保,随后干脆要求牛奶王子提前偿还贷款。
9月,中国乳制品行业爆发三聚氰胺事件。虽然检测结果显示太子奶从未使用过含三聚氰胺的奶源,但仍受到影响,销量大幅下降。甚至有工厂关闭、裁员和未完成的在建项目。
10月23日,在三大投行的压力下,李途纯被迫签署了一份不可撤销的协议。根据协议,一个月内,如果李途纯找不到战略投资者接手三大投行的股权,就执行对赌协议,李途纯交出股权,彻底出局。
一个月后,李途纯“清白地出去了”。
03
商业战争游戏被卡住了
筹集资金,成为监狱里的囚犯
2008年底,三大投行收回李途纯股权,将太子奶集团出租给株洲市政府。
2009年1月,株洲市政府正式接管太子奶,提出“有限介入,租赁经营,改时间为空,以招商引资为基础”的思路。
株洲市政府专门成立高科乳业管理有限公司,以租赁经营的形式管理深陷财务危机的太子奶集团。高科乳业由株洲高科集团有限公司和株洲市国有资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分别占58.3%和41.7%的股份。时任株洲市天元区委常委、株洲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温迪波担任董事长、总经理。
文迪博的经营模式让经销商失去希望,其糟糕的业绩让太子奶的经销商和员工非常担忧。
2010年2月1日,高科乳业完成股权变更,正式由国有控股转为民营控股。
上海明冠和北京商洛分别出资1000万元,各占高新乳业31%的股份。
株洲高新集团有限公司股权稀释至21%,株洲市国有资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股权稀释至15%。
民营高科技乳业正在盗用太子奶,这是李途纯不能容忍的。
株洲市政府的“有限干预”对太子奶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只是杯水车薪。当时太子奶负债超过25亿元,光利息每年就高达8000万元。
政府“有限干预”后的年利润规模高达1亿元,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债务问题。有必要启动债务重组程序,通过处置和租赁资产筹集偿债资金。
一方面,民间资本侵占太子奶;另一方面,资不抵债的企业急需重组。
2010年3月,李途纯带领原太子奶高管团队在京创办仙山乳业,意图东山再起。为了快速吸引太子奶经销商,6月4日,李途纯宣布对太子奶21亿元债务负责,“确保一分钱一分货”。
当这份声明出来后,太子奶的经销商纷纷加入仙山乳业,并以“付款准备金”的名义为后者筹集了约5600万元。此外,仙山乳业还向前太子奶员工募集了数百万元资金,这些集资最终成为李途纯后来被捕的原因。
李途纯带走了太子奶的经销商,这让当时的高新乳业董事长兼总经理文迪波怒不可遏。就在三天前,李途纯向外界宣布了它的计划。6月7日,株洲市公安局迅速成立专案组,对李途纯及部分太子奶前高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立案调查。
6月13日,李途纯被拘留。7月20日,李途纯被捕。
04
负债务的无罪释放
回顾衰落是注定的
与李途纯一样,太子奶的破产重整也进入了司法程序。
2010年7月23日,株洲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对湖南太子奶进行重整。自李途纯被拘留以来,他实际上丧失了企业破产重整的主动权,在破产重整中不能主张合法权益。
2012年1月20日,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人民检察院“烛天巩建刑补武〔2012〕1号”文件称:“李途纯等人以支付准备金名义吸收资金的行为,不符合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不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至此,李途纯在被拘留15个月后被宣告无罪。
之后,太子奶改革计划开始了。新华联控股和三元食品共同出资7.15亿元偿还太子奶全部外债,重组后获得太子奶100%股权和资产。仙山乳业消亡,太子奶转手他人。
李途纯和改革后的太子奶没有关联。李途纯认为,牛奶王子完全被文迪博和外国投资银行搞破产了。在他看来,如果不是花旗银行的违约放贷和高科乳业的违规租赁操作,牛奶王子绝对不会破产。
然而,从法律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爱德华王子牛奶的衰落是一个秘密的命运。
在太子奶的运营过程中,并不想打造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盲目建厂扩大经营。在资金链紧张的情况下,依然向多家银行借钱进行野蛮扩张,完全无视融资背后的风险和市场的大起大落,没有考虑到一旦银行的放贷资金链马上断裂,就会导致这样的结局。
05
写在最后
现实中,因忽视企业风险而触犯刑法的企业家比比皆是。
与前文中提到的健力宝创始人李经纬不同,李途纯因为没有抵挡住资本的诱惑和扩张野心,一步步走向资本市场的陷阱,把牛奶王子送进了别人的肚子里。
就拿文中的李途纯来说,他以“支付准备金”的名义向经销商集资的行为是否构成“禁烟”罪?个人认为不构成。原因如下:
从不吸烟罪的法律构成来看,李途纯的集资对象是太子奶的经销商和原厂员工,但不吸收公众存款,即社会不特定对象,不符合本罪的客观要求;
再者,从法益保护的角度来看,本罪的立法目的是保护金融管理秩序。然而,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金融活动必然导致金融风险。虽然国家层面确立了金融业务的垄断地位,采取了金融约束政策,即以利率管制和金融垄断为核心的金融管理秩序。但需要注意的是,政策正在从金融抑制向金融深化转变。因此,有一种理论认为,应该从筹款目的的角度来解释不吸烟罪。
一些民营企业家认为,整个企业就是自己的个人资产。因此,企业在做出重大决策时,缺乏集体议事机制,没有有效的管理和制衡机制;当企业资金严重短缺时,仍然将有限的资金全部投入到扩张经营中,使企业随时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资本坐拥村庄,没有永远的赢家。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对于企业来说,值得定期体检法律合规风险。只有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才能及时为企业的健康发展筑起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