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公园琼华岛 北京北海公园
北海白塔夜景北海白塔夜景
北海东临故宫和景山,南临中国海和南海,西临盛兴宫和龙符宫,北接什刹海。它是北京最美的前“三海”。北海是中国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皇城宫,具有独特的造园艺术风格,是中国古代园林中最珍贵的人文遗产之一。园林建筑历史悠久。北海总面积1063亩,水面占583亩,陆地占480亩。这里水面宽阔,有湖有塔,有松柏,有芬芳的花木,有亭台楼阁,有叠岩溶洞,绚丽多彩,优于仙境。北海花园是根据中国古代童话《西王母传》中描述的仙境而建造的,历经辽、金、元、明、清,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格局。战国时期,也有说渤海之东有三座仙山,分别是彭彩、瀛洲、方丈。山上住着神仙,还藏有仙药。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他派方士徐福等人带着男女老少数千人,渡海寻找三座“仙山”寻找长生不老药,但都失败了;然后,在兰池宫修建了一个百里长的水池,彭彩山用泥土建造,鲸鱼用石头雕刻,长200英尺。到了汉朝,汉武帝重蹈覆辙,还是找不到仙山,于是降旨在张健宫后挖一个大池子,取名为“太爷池”。发掘的土池中堆着三座山,象征着三座仙山:彭彩、瀛洲、方丈。此后,历代皇帝都在皇宫附近修建“一池三山”,北海森林继承了这一传统。北海和中南还是太液池,琼花岛像“鹏彩”,团城像“瀛洲”,中海西山台像“方丈”。今天,我们不仅可以在琼花岛上看到仙境般的亭台楼阁,还可以看到传说中的神坛、吕公洞、通县陆承板块等仙岛风光。北海既以高超的造园艺术保留了历史上巅峰时期实现仙宫奇幻意境的基本形态,又将中国寺庙园林、江南文人园林和宗教景区的成就融于整个宫殿之中。它确实是中国皇家园林的杰作,规模宏大,历史悠久,艺术成就高超。
北海1000年的历史与北京的发展息息相关。起初是永定河的老路,河水自然南移后留下了一片袁野和池塘。早在辽代,辽太宗耶律德光在会同元年定都燕京后,就在城北郊的“白莲潭”修建了“姚郁宫”,并在岛顶修建了“广寒寺”。《辽史》记载:“城西顶上有凉堂,东北角有燕郊塔、、关,不可覆书”。《洪武北平图经》记载,琼花岛是辽代的姚郁岛。以上史实都可以说明“姚郁宫”的存在。金灭辽后,燕京改为中都。第二年,金海陵王扩建了“姚郁宫”,并增设了“大熊座埃塔”。金大定三年至十九年,金世宗在北方仿照汴梁的根月园,修建琼花岛,并从“根月”皇家园林中带来大量太湖石假山洞窟。在中都的东北郊区,以姚郁为中心建造了大宁离宫。自此,北海基本形成了今天的皇家宫殿格局。当时为“金海”挖的土被扩大为环海的岛屿和丘陵。岛名“琼花岛”,水名“西华滩”,重建“广寒寺”等建筑。公元1264年,元世祖的忽必烈决定在旧都城的东北郊区选择一个新址。元元年至元八年,忽必烈三次扩建邛崃岛,重建广寒寺。广寒寺宽120英尺,深62英尺,高50英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