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了叛逆期怎么办 孩子叛逆期怎么办 专家:保持尊重 给孩子空间
如何应对孩子的“叛逆期”?专家建议-
保持对儿童成长的尊重空
新学期伊始,很多孩子还不习惯从快乐的假期回归到严谨的校园生活,尤其是一些处于“叛逆期”的孩子,以快速的身心成长和变化迎来了青春期,而孩子自我意识的成长和对各种约束和限制的抗拒让很多家长非常头疼。很多家长都很困惑。他们不仅要放下权威,与孩子平等交流,还要维护自己的权威,纠正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不良行为。他们能做些什么来更好地与孩子沟通?记者采访了贵阳一中的资深心理教师袁。
学生:和家长的沟通应该在一个“频道”上
贵阳大学生何欣欣在谈到与父母沟通中的摩擦甚至冲突时,已经能够客观地回顾自己的“叛逆期”。“和父母沟通不在一个频道”是何欣欣认为的最大问题。她说,即使是当时家长经常背诵的“你要好好学习”这句话,也是绝对正确的,但孩子真的能听进去,按要求去做吗?因为这句话不仅太频繁,而且我当时也没有任何必要这样唠叨。相反,父母需要的是不要唠叨...
初中初期,何欣欣和父母关系不好。当时她父母禁止她玩电脑和上网,所以她就干脆每天攒早餐钱,一直攒到周末,去网吧玩了一天,被发现后差点被打。“后来,我干脆和父母‘摊牌’,积累了各种理由来解释社会发展、网络应用和网络交流的重要性,也不想做一个落后和脱节的人……”何欣欣回忆说,虽然他觉得那些理由有点牵强,但可能是因为和父母难得的真诚交流,感动了父母,给她买了一台好电脑,装了网线,让她在家上网。
初中后期,何欣欣和父母的关系改善了很多,尤其是和母亲的关系,甚至还有同学喝啤酒的秘密,班里哪些男生喜欢自己。何欣欣说,父母和自己的成长环境不一样,认知不一样,需求不一样,所以尽量把沟通保持在一个“通道”上是有意义的。
父母:
提前面对“叛乱”,打一场有准备的仗
虽然桂阳家长王的儿子还不到10岁,但王说,她从4、5岁就开始面对他未来的“叛逆期”。王说:“‘谋反’肯定不是突然形成的。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各种量变的积累,会在青春期形成质变。”
王身边也有很多勤劳的父母,所以她不能从她“叛逆”的孩子开始。王说,这些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有两个极端。一种是特别专制,要求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就按照自己的要求做事,会让孩子长期生活在压抑的环境中,当然会爆发。还有一种是放任主义,这样的孩子从小就没有建立起对是非优劣的认知,10多岁的时候会很难改正,因为孩子会突然觉得被束缚和叛逆。
“不压抑,不放纵,是我的原则。儿子很小的时候,带他去买玩具,告诉他钱只够买一个,让他自己选。如果他选择一个,他就买不到其他的。让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选择,然后让他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从小就建立这样的思维,到了青春期,他的思想会更加谨慎,而父母也会更加放心他的自作主张。”
专家:
保持尊重,不要急于扭转“黑白”风格
贵阳一中的高级心理教师袁说,很多家长在面对孩子的“叛逆期”时都会头疼,因为他们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尤其是一些孩子的“乖宝宝”,青春期突如其来的叛逆,更是让父母措手不及。其实孩子的“叛逆期”是指孩子渴望被成人世界认可,渴望通过一些叛逆的行为来表明自己已经长大。这个时候,父母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支持、肯定、信任孩子,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孩子。
袁说,“叛逆”也是青春期孩子的必经阶段。女生一般在小学六年级以后进入叛逆期,男生一般在初中一年级以后进入叛逆期。一般来说,在初中阶段,叛逆是最明显的。父母的无知,不服从管教,甚至言语冲突都是叛逆期的特征。通常,孩子在早期教育中越严格,青春期的叛逆就越严重。
“在一个非常专制的家庭里,孩子在青春期通常会有两个极端。一个很没自信,一切都要靠父母的决策和帮助;另一种是严重的叛逆,因为自我意识的成长会有强烈的需要去突破桎梏,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袁说,父母应该给已经经历过这些情况的孩子一些空的时间,保持尊重,不要急于强行扭转“非黑即白”的风格。可以寻求一些共同的话题和兴趣,逐渐减少与孩子的距离感,从而有效沟通。
本报记者 汤欣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