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轨 厦门BRT不宜引入“智轨” 勿重蹈成功大道覆辙
从去年开始,厦门官方不断释放关于打造“智能驾驶城市和打造5G智慧交通试点城市”的消息,尤其是计划引入“智轨”。预计6月份,“在BRT集美段嘉庚体育馆站—厦门北站部署,改造优化快1线超50辆车,并在沿途布设5G基站和网络,搭建5G智能网联应用系统”,同时在“湖滨南路和嘉禾路公交专用道”,做相关预留。
BRT快速公交、轻轨、地铁、城轨等运营模式相对成熟。曾经斥资千万的“成功大道BRT”却以失败告终的案例历历在目,那么,现在“智轨”又是怎么一回事?
一位资深网友微博@曲裾深衣南北给出以下思考和观点:
第一,轻轨沿线噪音问题。
请自行上网搜索:“轻轨噪音”。至于重庆所谓低噪音的穿楼轻轨,实际上是运力低的单轨,4节单轨的运力才与目前厦门近1.5万人的BRT高峰小时断面客流相当。噪音问题最为关键。
第二,载客量问题。
厦门BRT沿线途径厦禾路、厦门北站等城市主干道、重要交通枢纽,轻轨的运力仍不及地铁,升级完轻轨后未来恐依旧不能满足需求。
虽然智轨列车每列车的载客量比厦门BRT大,但是发车密度可以达到厦门BRT的水准吗?以当前株洲试验段的发车频次,改为智轨后并不会带来比厦门BRT更大的运力,反而浪费钱。
目前厦门BRT高峰小时断面客流可达近1.5万人,当高架车站加长到可以停靠三辆18米BRT时),高峰小时断面客流可达1.83万人。
智轨呢?一列智轨载客量307人不能说明其运力高于厦门BRT,给出智轨高峰小时断面客流数据才能说明问题!依据目前智轨株洲试验段的情况,智轨不如厦门BRT!
其实,厦门BRT优于智轨、有轨电车,劣于轻轨、地铁。因此,厦门应该着力向其他适合建设BRT的地区推广金龙客车,助力厦门产业发展。
早前厦门建设BRT的时候,已经预留升级轻轨的条件,从这个角度来看:
厦门BRT升级为轻轨后,高峰小时断面客流可达2.829万人,其他城市的4L编组的轻轨最大运力也大致如此,而智轨可以达到或者超越吗?若给出数学论证过程,并在试验段里证明确实智轨可以达到轻轨的最大运力,那就可以考虑将BRT改为智轨,若达不到轻轨的最大运力,改智轨费时费钱……
虽说厦门BRT非常适合让智轨来运营,但是,没有理由让一个运力不及轻轨的交通方式来取代厦门BRT!引入智轨进而改善厦门交通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引入智轨却不是一个好方法!!!智轨有它适用的区域,智轨应去自己适用的区域,发挥自己优点,大放光彩。
如果在厦门的市区道路上划出专用道给智轨,会重蹈成功大道BRT的覆辙。
第三,轻轨将对景观造成破坏。而厦门对于景观的要求高。
综上:厦门BRT是一项有利于城市发展、便利市民出行的好工程:厦门BRT对于厦门城市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通过少量投资,快速带动沿线发展:沿途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有效促进了岛外开发;厦门BRT令市民以低廉的票价享受接近地铁的便利交通。然而,如今的厦门,BRT已将沿线的郊区带动发展为市区,在有了其它城市市区高架轨道交通扰民的前车之鉴下,在市区人口密集处修筑高架轻轨,已经不合适了。
当然,包括智轨在内的各种交通方式有自己适用的范围!在智轨适合的区域可以发挥出智轨的优势!只是厦门BRT不适合改为智轨,厦门的市区道路不适合划出专用道给智轨。
要证明智轨优于厦门BRT、轻轨的话,给出数学论证过程,并在试验段里证明确实智轨可以达到厦门BRT、轻轨的最大运力。
不管怎样,为引入智轨改善厦门交通的出发点点赞!为智轨自身所具备的优点点赞!
个人拙见,如有不妥还望包涵、指正,谢谢。
文 | 曲裾深衣南北
编辑 | Chatoo
参考文献:
张清峰. 厦门市快速公交1号线岛内段预留轨道交通条件设计综述. 铁道标准设计, 2011:22-26.
张清峰. 厦门市BRT 1号线岛内段预留轨道交通方式选择研究. 铁道工程学报, 2010, 27:76-81.
王晓辉. 高架BRT系统通行能力分析. 交通科技, 2015:136-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