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能 政商关系何去何从 中纪委机关报刊文:可以近 但不能粘
日前,浙商总会280多名理事在杭州召开经济形势研判会。会上,浙商总会会长、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会上提议浙商给自己定下四条纪律——不行贿、不欠薪、不逃税、不侵权。“不行贿”排在了浙商“军规”的第一条,背后则是企业家们对纯洁政商关系的殷殷期盼。一段时间以来,政商勾结、权钱交易等负面新闻不断。都引发了人们思考,政商关系该何去何从?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官”与“商”的交往要有正当的方式,要以客为尊,要划清公私界限。如何让领导干部和企业家既不“肩并肩”,也不“背靠背”?如何构建适应新经济常态的新型良性政商关系?
只有“官”与“商”共同转变观念,恪守法纪底线,遵循正义尺度,才能为新型政商关系模式奠定基础,真正斩断官商之间可能存在的利益链条。东方集成电路数据
剥除裹挟的利益,让政商关系返璞归真在过去,政府和企业的关系被简单地解释,一些企业家经常把官员等同于政府。正是这种错误的思维,客观上导致了政商关系的“人格化”。因为每个官员都有自己独特的利益需求和行为偏好,在不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个性化的“政治”必然缺乏约束,导致对“商业”的某种利益侵害,或者在无良商人的诱惑下与“商业”合谋,造成公共利益的损害。因此,有一些商人靠关系、钻营起家,游走在风险与暴利之间,赚得盆满钵满、左右逢源。然而,这种“亲密无间”的关系即使能风光一时,终究难逃“一拍两散”的结局。从十八大以来披露的腐败案件来看,无论是刘志军保护下的丁书淼,还是刘铁男腐败案中的“裙带商人”;无论是国家发展改革委物价部门的腐败案,还是山西的“崩溃腐败”,都有目共睹的是,商人与涉案官员“难分伯仲”。相互疏远既不现实,又做不到;而走得太近,则又可能滋生诸多权钱交易、利益输送等问题。政商关系真的这么复杂吗?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诚信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高波认为,政商关系之所以复杂,可能涉及利益输送的一些问题。一方面官员可能会索贿,另一方面一些无良商人可能会主动行贿。“说到底,政商关系就是类似于裁判和球员的关系,双方要明确自己的职责,不能混为一体,应该有底线、有距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孝正表示。抛开官员和企业家的修养和个人道德因素不谈,政商关系的本质是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厘清政商关系。官员始终保持清晰的权责意识,明确服务企业的角色;商家始终坚持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和诚实守信的价值理念。只有建立两者的关系,才能简化政商关系,创造公平、透明、互利的发展环境。适应新常态,“官”“商”理念需除旧立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分论坛“政商关系新生态:君子之交,忘年交于江湖”上,原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表示,“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中国新政治生态出现在中国。经济比任何其他国家都重要。”他认为,一个国家真正具有创新能力,要使得企业家能够全心全意地专注于创新,而不用分心在这方面拉关系,那方面进行贿赂,才能使得整个企业和国家关注中国经济发展最核心的问题。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政府权力下放和全面依法治国的逐步推进,新形势对政企良性互动提出了更高要求。党员干部身处与企业打交道的一线,应重塑从政伦理。在纷繁的物质利益面前,官员要做“谦谦君子”,必须加强党性修养和廉政意识养成。始终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警觉,冷静对待手中的权力和人情往来,从而把握住“工作联系等距离,服务企业零距离,私人交往远距离”的分寸,政商交往才能坦荡荡。“大道至简,权力不可随意使用”为健康的政商关系提供了参考坐标。要继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下放和减少行政审批。如果政府的行为不越界,企业的创造力将得到充分释放,人为因素造成的暗箱操作等不公平现象将逐渐消失,市场主体的活力将被激活。对企业而言,应把主要精力放在自主创新上。从“赚钱凭关系”到“赚钱靠本事”,从“赚钱找政府”到“赚钱拼市场”,企业需跳出和政府拉关系、搞圈子的固有模式,依靠技术、产品、管理、商业模式的创新,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这才是壮大实力的必由道路。可见,只有“官”与“商”共同转变观念,恪守法纪底线,遵循公平尺度,才能为政商关系新模式奠定基础,真正斩断官商之间可能存在的利益链条,塑造官商交往“平淡如水”“恭敬如宾”的新常态。为政商新模式护航,砌筑制度“防火墙”在建立积极倡导的同时,也要时刻启动系统“防火墙”,及时对不良苗头进行“消毒”,防止个别官商铤而走险。因此,通过完善权力配置及其运行监督机制,修补漏洞,成为重塑政商良性关系的关键。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副教授朱淑枝认为,既不能完全寄希望于政府官员和企业经营者的自律行为,搞唯道德论,也不能仅靠有问题才惩治的方式来治理,而是需要建构一套常态化的机制,消除“没有原则的政治”与“没有道德的商业”,回归权力和商业的本真。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频频重拳出击,撤去“红顶黑顶”中介,严惩“肩扛”:清理企业、协会党政干部违规兼职,禁止领导干部参加高成本培训项目,规范领导亲属通过商办企业...此外,政府还制定了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明确“法律不能授权”和“法定职责必须授权”;企业也有“负面清单”,让“法律上没有禁止”。种种努力,架起了法纪高压线,为政商双方筑起了制度“防火墙”。严格执行“权力清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等管理方式,重视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对那些与党纪国法逆向而行的不法商人和贪腐官员零容忍,让“官”的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商”的经营在合规中运作,能合能分、权力有边界、运行透明的新型政商关系才会成为现实。要警惕政商“亲密关系”,完善官员正常接触企业的机制,防止官企关系从过去的“背靠背”转变。云南财经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副教授谢维华建议,要畅通官商正常交往的途径,让官员摒弃廉洁自律不自信的意识,把正当的官商交往放到桌面上来,既让官员能够及时了解企业所需、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又能避免企业千方百计抱官员“大腿”满足自我发展之需。如果说“永不行贿”是企业家应有的商道精神,那么“永不受贿”则是政府官员必守的政治伦理,也是制度设计的价值指向。利益从来不是政商关系的润滑剂,纯洁的政商关系、健康的市场环境,才是激发活力、赢得未来的根本。政商可以“近”但不能“粘”,而这个界就是党纪和国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