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国祥 营造农机市场放心消费环境 从我做起
农机人往往在农机市场的巅峰时刻忘了自己,总是高估自己的能力,忽视市场本身的起伏。
补贴的全覆盖无限放大了政策的有效性,客观回顾了农机行业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在肯定政策的成效和助推作用的同时,更要关注农机行业的人为不足,即政策本身有待完善且不稳定、执行力不足且资金难以兑现、农机产品补贴标准精准, 补贴资金的拖欠和部门的失信,小马大标准带来的质量和不正当竞争,叠加的补贴扰乱了正常的经营秩序,地方部门把中央文件看做粗线条。
高调补贴是百姓的心声,也是政策的初衷。如果在执行过程中出现肠梗阻的人为因素,不仅会伤害企业和农民的感情,还会影响民中惠民政策的感恩。好的政策不能及时有效地实施,这是农机市场环境中长期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环境
从技术层面看,农机补贴政策的操作越来越规范,操作的准确性也越来越高。控制能力一键知晓,智能系统管理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已经不是以前的样子了。不能因为一点不足就完全否定惠农政策的全过程,诋毁实践中的成果和进步。
当然,如果能从源头上彻底预防,纠正错误,不断改进自身不足,让农机补贴政策更加阳光和接地气,把好事做好,做到实事求是,贴近市场,方便用户,懂得民情民意才是政策的初衷。
那么,为什么说难操作难操作呢?
例:补贴政策的准确性,一个1804品牌被拖,当地补贴13万元,厂家结算价11万元,加上当地叠加补贴,厂家只开具11万元安全发票,代理商需要虚开30万元发票才能享受补贴政策。作为企业,如何合规经营?虚开增值税发票违法,某大公司延迟了空的首笔利润。如何才能填补虚假利润的窟窿?在这种情况下,补贴机器和工具的例子随便列出。
再比如,机器是免费赠送的,有补贴,但是机器不能用。这是作业环境被污染的具体案例之一。
第二,政策不等于季节。目前正是农机销售的旺季。但是现在是5月4日,地方部门的相关文件和政策还没有出台。预计到5月18日,夏收夏播全面展开,农机厂家仍将抖索服务农业、农村、农民,摸着石头过河,预估猜测保供。也许会有一些朋友一遍又一遍地读农机狼的故事。他们是不是觉得有点烦,觉得狼只会找茬,永远找不到好的一面?事实上,协会的月度、季度统计报告数据分析已经高度总结和肯定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和农业补贴政策的良好效果。关键是缺少操作规程。因为政策的时效性不等于全行业的季节,所有的农机工人都被迫非法经营——农民非法购机,农机厂家非法经营,生产企业非法生产。浮躁的作业环境给农机工人带来了极大的忧郁和极大的伤害。
三是叠加补贴扰乱市场秩序,破坏农机工人公平竞争。依靠重复补贴发展,绝对是一种无视标准而不付出成本的行为,属于助长苗子的行为,成为行业腐败的源头——他们目标明确,弥补人,指定品牌和代理商,完全是上下勾结。所谓“投标”,就是把“合规”的外衣披在极少数人身上。作者列举了许多这类案例。
因此,农机补贴的政策环境非常重要。
二、实施环境
总的来说,实现农机补贴政策的环境是良性的,不排除少数地方部门习惯性失信,拖延成为实现农机补贴的肠梗阻,忙不过来的脑袋无法解释。上下落实农机购置补贴,专人负责操作,人力、物力、财力充分匹配,应及时有效兑现。可悲的是,很难把握是用懒政还是老赖这个词来形容基金兑付部的失信行为。
政策要求全款购买,惠农政策的初衷是方便农民购买,减轻农民负担。但是,全款购买并没有减轻负担。相反,整个农机市场都把负担转嫁给了企业、代理商和采购商,整个行业都违规了。农民赊购机器,代理商不按文件精神发放补贴,地方部门拖欠补贴,对社会失去信心。
就笔者所在的地方农业补贴部门而言,在农业政策的落实上要优于周边县区。但2020年的部分农机补贴物资仍被锁在乡镇农林中心的柜子里睡觉。农民打电话给农机办工作人员,得到的回应是领导正忙着去南京开农机展。江苏农机展是一天轮流看展,七个月内连一份补贴材料都不能提交。笔者认为,这不是一个忙忙碌碌的领导,而是与惠农政策的儿戏,是规范无为的具体体现。
四年前作者做了一个农机农具扶贫项目,拖欠拖了三年,礼物没有了就不给钱的潜规则,狼不信这个邪,等了三年。最后,狼找到县财政部门解决问题,而某县农村农业局的工作人员却总是以材料为借口,自始至终进行整顿,如果没有拿到提成,没有送礼,就会抠鼻子吹毛求疵,态度恶劣到不接电话,不打官威。不要低估这些芝麻绿豆的官员。他们敢于对抗组织,拖延政策,名存实亡,从项目资金中取钱,以中央文件为粗线。他们有政策和对策。
部门的失信不仅影响补贴资金的兑现,还破坏了补贴政策的及时性,关键是伤害了购买机器的企业和农民之间的感情。农机补贴政策再好,也不能及时有效地实施,最终的结果是弥补人心和意图的损失。
第三,监管环境
农机作业的监督检查要到位——补贴机具出厂时安装定位器,每台补贴机具的重复验证和监督管理过程滴水不漏,可以说具备信息化管理能力。
当然,这只是生产企业、代理商和买家的一整套完善体系。问题是农机补贴资金政策难以落实,惠农政策最根本的问题不能及时有效解决,没有有效的监管措施,往往是按部门领导的情绪分配,很多地方专项资金无法专款专用。
以笔者所在地区为例:2020年以来,仍没有实现部分补贴资金的迹象,补贴材料始终停留在宣传上,验证之路长达7个月。上级补助资金的目的是提高农民购买机器的积极性。但实施中存在诸多困难,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
特例:农机商“违规”垫付补贴资金3年1个月。地方部门执行上级政策时,没有时效性,没有监督措施。农机人敢怒不敢言,一脸催促补贴资金沦为笑柄。
2021年,农村农业部对农机补贴操作流程作出明确要求,对农机的公示时间、核查时间、抽查时间、兑现时间等作出明确规定。如果更高层次的政策文件精神能够在地方得到有效落实,将是对社会和农机工人最大的福音。
遗憾的是,新文件精神出台后,一些地方的相关部门总是装睡。好像他们没看到一样,政策还在往各地发帖的路上,既没有任何回应,也没有具体的体现要落实。
点对点监管是落实惠农政策的重要举措。尽管一位NPC代表在2020年对此发表了意见,但结果却是微乎其微。希望当地有关部门把惠农政策作为服务三农的一部分,让惠农政策得到有效、及时的落实,这是民心所向、民意所向的关键。
如果我们还坚持说、听、听,处于软抵抗状态,我就直言不讳地告诉你,不到位的补贴政策应该取消,农机市场将被赋予一个安静自由的竞争环境。
以上观点和案例分析不一定符合路友的口味。作为农机人,需要农机人不懈努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政策落地环境和服务环境。要实现安全的消费环境,从我做起,让百姓享受惠农的乐趣。
作者:佟国祥。
利益相关:佟先生是东南某省农机经销商的董事长,其意见仅代表佟先生个人意见,与其企业无关。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佟先生所有,授权发布于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农机观察”。第三方如需转载,请直接联系童先生,其电话为13951481888。转载时请注明文章作者及出处——“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农机观察”。经童灿先生授权,本文不得转载,不得修改、删减或断章取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