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优势 发挥制度优势 提升治理效能
央视新闻:近日闭幕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到我们党成立100年的时候,各项制度将更加成熟。在更多的陈规定型观念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到2035年,制度各方面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将全面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将得到巩固,优越性将得到充分展现。为实现总体目标,全会作出了许多新部署,提出了许多新要求。
对于如何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突出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要求着力固本强基、扬优势、补短板、强短板。最根本的是更好地把中国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率。这是一个全新的要求。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表示:“制度是一个相对恒定的制度设计,但这个制度是否能够有效、能够发挥作用、能够在全球变化中赢得优势,能够在夺取小康胜利的现代化征程中进一步增强发展动力,这体现在效率上。这一决策的重点是如何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制度有效性。”
全会首次系统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蓝图。为了将这些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的有效性,我们应该根据路线图集中努力。全会要求从13个方面入手,坚持和完善,其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是第一要务。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不要忘记初衷,牢记使命。通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那么如何让全党始终恪守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全会提出了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的新举措。
中央党校副校长谢春涛说:“中国共产党有近百年的历史。从1921年一个几十人的小党,发展到今天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什么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这取决于不要忘记你的首创精神,牢记使命。如果中国共产党想走得更远、更好,他必须永远是不要忘记你的首创精神,牢记使命。现在这个问题在概念上已经解决了,非常清晰透彻。但是,从体制机制上来说,全体党员干部又如何能自觉遵循这一要求呢?这方面的一些工作仍有待发展。”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所有国家权力属于人民。那么如何进一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呢?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时,强调要确保人民依法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根本遵循。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所长辛向阳说:“特别强调让人民参与经济、社会和国家管理的各个方面,确保人民能够真正实现自己的权利。不像有些国家的人,所谓的民主权利就是投票,投票之后什么都不能控制。我们不仅强调人民有民主选举,关键是选举后的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这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一个很实际的表现。人民要依法参与国家经济、社会、文化的重大决策,切实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中央党校副校长谢春涛说:“行使管理国家各方面事务的权利,总有空种方式。浙江的一个制度是为人民办实事,办什么样的实事,办到什么程度,谁说了算,不是简单的政府或者党委的领导,要广泛听取人民的意见,通过人大的投票制度决定下一年办什么样的实事。NPC代表也可以评估他们做得有多好。这样的机制很好,人民才是真正的国家主人,人民管理国家的一切事务。”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和任务。指出要健全保障宪法全面实施的体制机制,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健全社会公平正义和法律保障体系,加强对法律实施的监督。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说:“社会公平正义的法律保障最早提出。过去常说,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是法治建设领域的主要要求和内容。这一次,我们提出了社会公平正义的法律保障,实际上关注了法治的本质。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法治的保障非常重要。要完善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相关制度机制,形成社会公平正义的有效法律保障机制。这是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切。”
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简政放权、政管结合、优化服务等一系列改革,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日益优化,但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特别是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后,如何使政府治理体系行之有效,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任务是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这在我们党的文件中首次明确提出。
中央党校教授汪玉凯表示:“政府治理处于国家治理的第一线,这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政府治理实现的。政府机构众多,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建设都由政府治理,处于治理的最前沿。如果治理能力上不去,群众诉求得不到满足,国家治理就不好。”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说:“具体内容包括优化政府责任体系,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完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确保人民政府一切工作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为人民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来建立并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中国经济发展奇迹提供了根本保证。今后,全会对如何继续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动力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最根本的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说:“高质量是怎么来的?是特殊政策支持带来的吗?不,是竞争带来的。这一次,我们继续强调,要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作用,就必须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在过去做法的基础上再接再厉。如何保证公平竞争?有必要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只有公平竞争才有动力和压力不断创新,增强竞争力,提高发展质量。”
今年是脱贫攻坚、奋力夺取小康的关键一年。这是一项必须完成的生计任务。全会在强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同时,提出了新的任务——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中央党校副校长谢春涛说:“建议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现在是精准扶贫。到明年,将完成现有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任务。这项任务完成后,农村人口的绝对贫困已经基本解决,但相对贫困,更不用说农村了,明年甚至未来都不会在城市解决。这个问题会长期存在。如何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探索我们的制度和机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创新,成为稳定社会和人心的压舱石。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社会治理需要与时俱进。本次全会提出了新的社会治理理念,即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通过共同体实现社会治理目标。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说:“社会治理有很多新的思路,强调社会治理不是政府单方面的事情,也不是党委的事情,而是全社会需要共建、共治、共享的事情,需要党委的领导、政府的责任、社会的协调、公众的参与。特别强调民主协商、法治保障、科技支撑,将对未来社会治理格局产生更大影响。”
此外,全会还对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生态文明制度、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一国两制”制度、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党和国家的监督制度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依法治国的重要部署,是全党的重大战略任务。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面对总体目标,我们还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去做。迫切需要加强制度执行力度和监督力度,让广大党员干部为制度实施树立榜样。只有全党全社会自觉尊重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才能把制度的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的效能。
[编辑: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