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里头遗址博物馆 五一假期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再掀“考古打卡热”
五一假期,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再次“火爆”,持续上升的人气和丰富多彩的活动频频吸引央视等国内多家主流媒体的关注。5月6日,记者从博物馆了解到,节假日期间,博物馆每天接待的游客量达到了最大限度。在二里头“打卡热”的背后,越来越多的人对夏文化产生了兴趣和关注,这也体现出越来越突出的文化自信。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超级国宝’——绿松石龙,它是由2000多块形状各异的细而小的绿松石片组成……”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每天提供两次免费讲座,馆内优秀的讲师轮流详细讲解文物背后的故事,让不少观众为之着迷。
“前段时间看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直播。这一次我来到现场,马上就感觉到了。”展厅里,来自长春的游客陈楠非常激动。在她看来,这些古老的文物仍然充满魅力。
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数字博物馆里,借助数字技术,夏朝的“国运大事”在观众面前一一上演。战斗中气势恢宏,夏王大典雄壮,皇家大典气派非凡,让“夏都”仿佛近在眼前。
文物是最好的叙述者。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馆长王先本说,馆内2000多件文物和展览设计,正在尽可能“激活”二里头遗址60多年的考古成果。借助图文、油画、沙盘、模型,充分融合多媒体、触摸屏、数字化等科技元素,“让文物在新时代大放异彩,讲出人人看得见、听得懂的故事”。
作为研究中华文明开端的重点考古遗存,二里头遗址揭开了“华夏第一都”的神秘面纱,成为中华文明起源的一把金钥匙。
五一假期,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研究团队来到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一步步解开了我们自己的文化密码。“最早的国家级祭祀场所,‘紫禁城’、青铜作坊、绿松石作坊、复式院落建筑等都引起了人们对夏文化的极大兴趣。”来自武汉的调研组组长小燕说,他们还将带领更多的孩子领略灿烂的夏日风情,体验中华早期文明的精髓和巨大张力。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