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健品 保健品终于吃死人了,中国保健品骗局为何屡禁不止?
“权健"事件回顾
·近日,知名公众号"丁香医生"一篇《百亿保健帝国权健,和它阴影下的中国家庭》的文章刷爆朋友圈,文章曝光“权健"公司虚假宣传导致4岁患癌女周扬死亡。
·4岁的患癌女童周洋,因为家人听信一家叫做"权健"的公司宣传,停掉了孩子的化疗,改吃保健品。8个月后,癌症不仅没有治愈,越来越大的肿瘤瘤体把孩子的皮肤顶破,伤口溃烂不堪,最后在痛苦中离世。
有网友发现,现在网上关于权健涉嫌传销的帖子并非少数,百度贴吧甚至专门有个“反权健吧",累积了超过2万个帖子,很多网友在其中诉说亲身经历。“人人系统"是个案还是权健的普遍现象,对传销深恶痛绝的人们期待能有一个明确的结论,而得出这个结论的途径,也唯有依法严肃调查一途。
“权健”是不是传销不能直接下定论,但“人人系统"是传销有目共睹,权健经营过程中,存在违法经营,扰乱经济秩序的行为。通过诸如“人人系统",靠着下线供养上线、拆东墙补西墙的运作方式,通过“洗脑"使组织成员坠入"走上人生巅峰"的幻想,甚至有可能和早年臭名昭著1024工程一样,伴随拘禁、威胁、自杀、杀人、伤害……
人们更意识到,可怕的并非传销本身,而是漠视传销危害,放松对传销的警惕。对待打着直销旗号的传销,司法机关的态度一贯明确:依法打击、强力打击、快速打击、从重打击。
从"吃不死人"到"吃死人了",中国保健品传销、诈骗为何屡禁不止?
很多人都抱有这样的观点,“保健品"这东西可以试一试,反正肯定吃不死人。诚然,保健品吃不死人,真正害死人的是保健品暴利带来趋近疯狂的传销,诈骗行为。在有些人看来,乱象频出的保健品行业,根本就应该被取缔,那么为什么就做不到呢?
对这个问题感到困惑的人并不少。我们可以发现,一些食品药品监管十分严格的国家,比如美国、日本,也有很多吹得神乎其神的保健品,也一样收着"智商税"。为什么会这样呢?
首先,以老年人为主体的很多人群,其健康、延寿的需求就是强烈存在,并且部分老年人很多不治之症缠身。如果只是生硬地向他们传达:“你得的病,因为医疗水品有限,现在还是不治之症",“生老病死是客观规律,您老要看的开一些。"这样摆事实讲道理的话,是不会有老人爱听的,人不高兴了,反而可能有害健康。有人想吃点东西延年益寿,或者不可能完全阻拦。某种意义上来说,就算这些"保健品"只有安慰剂的作用,那也是一种作用。
其次,有效补充剂性质的保健品也为吹牛保健品提供了生存的土壤。虽然有些保健食品纯属吹牛,但也有一些保健食品的确是正当的"膳食补充剂",如钙片,维生素等,不可能一禁了之。一些"膳食补充剂"对特定人群还是有意义的。据美国癌症研究协会的数据,有43%的美国人服用多种维生素,而服用其他保健品的人也多达21%。
最后,有买家就一定有卖家。保健品生产和交易也是一种正常的经济活动。涉及的利益相关者众多,"一刀切"式的禁止明显不合时宜。
归根到底,应该被禁止的是传销,欺诈行为本身。对付坑蒙拐骗,利欲熏心保健品行业,小打小闹远远不够,需要打响一场全面的"战役"。 行政层面,政府部门不能短视,容忍保健品传销带来的短暂经济增长,早年很多四五线城市"招商"传销的行为需要严惩。制度层面,学者,立法机构应该把保健品传销行为,从正常的保健品销售中剥离出来,限制保健品的恶意分销。媒体层面,对民众的科普刻不容缓,起码老百姓应该知道,什么标志是药,厂家对药效负责。什么标志是保健品,只能养身不能治病,只有这样,小周洋的惨剧才有可能少发生一些。
保健食品和处方药标志区别
关注本次事件的过程中,看到这样一段话引用为结尾:"人生弹指一挥,每个人都会经历生老病死,总有一天这些神药会把生意做到我们头上。你可以选择沉默,也可以在还有力气的时候,去争取安心倒下的权利。希望总有一天,我们可以放心活着,然后勇敢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