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的同学 和女儿做同学,是种什么体验?
文|小7妈
本文由| ox-bama撰写
一个
和女儿做同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三岁小孩真好玩~
他们似乎理解了这个世界,开始了自己的思索。他们有很多问题,但他们不会问所有的问题。
挑那些我们成年人已经习以为常,并不认为是“问题”的问题。
正是这种惊喜让我觉得有趣。
女儿随便问的每一个问题,我都觉得极其有价值。不管她有多傻,都是她观察和思考的结晶。
例如,
“为什么鸟会飞,人不会飞?”
“收据上的这个方块是什么?”
“下雪天穿雨衣,为什么衣服不会湿?”
“醋里的小洞是什么?”
还有一个后面会详细解释——“如果一个人从楼上掉下来会怎么样?”
每次老母亲试图回答她的问题时,她都会使用野性的力量!
这直接导致她的解题速度,跟不上长长的单子。
我在日历上写下了“问题关键词”,我怕自己一转身就忘了。
一位从事教育的文科妈妈被迫去蓝翔深造。
我要被宝宝教育成“工程女孩”,这真的是我人生巅峰的节奏。
自己不怎么看书就好。做你女儿的同学,请“谷歌”做你的老师。恐怕有无法回答的问题!
找不到答案也没关系。反正答案本身不是重点,而是找到答案的过程。
2
“如果一个人从楼上摔下来会怎么样?”这
哲学文章
那天我来给女儿做安全教育。
因为她有时拖着椅子,看着窗外。这个小女孩足够强壮,可以推沉重的窗户。我们住在二楼,我觉得有必要再跟她说一遍“不要开窗”。
“你知道你不能开窗,对吧?”
“打开窗户会怎么样?”
“这个人很可能会倒下!你说会发生什么!”
“人摔倒了会怎么样?”
“这要看哪个秋天了。最好是断臂断腿。最多不能和孩子一起跑步踢足球。
如果你掉在头上,那就惨了!傻掉了就得去对面的幼儿园。"
突然想起不知道在哪里见过,说:“人的头很重,掉下来最容易先着地。”
“摔得再重,就没命了!”
“你死了会怎么样?”
……
只有上帝知道这个答案,如果上帝存在的话——
人有灵魂吗?灵魂会随着肉体的死亡而消失吗?“思维”会一直作为一个对象存在吗?还是融进人类的集体潜意识?
有段时间有点神游~
“人死后,他们不能吃东西,不能走路,听不到声音,也不会说话。他会永远睡在那里,他的亲戚见不到他会很难过。”
“但是泰爷爷在天上,在最美的云里看着我们!”
“是的,他在天上看着我们。”我回头看了看爷爷微笑的照片,鼻子有点酸。
我以为我们的谈话结束了。
三
“如果一个人从楼上摔下来会怎么样?”这
科学文章
几秒钟后,女儿突然问了一句:
“妈妈,你说它很重。所以如果你摔倒了,你会先撞到头吗?”
我没想到她会对谈话中的这一点感兴趣,所以我问道:
“你怎么看?”
“我不知道。”
“那我们做个实验,看能不能找到答案!”
我随机找了一些手头的材料,比如橡皮泥和两根筷子作为“大头”和“长腿”。
“下楼看看你先降落在哪里?”女儿兴奋地跑下楼。
“妈妈想放手!1,2,3。"
到目前为止,我不需要说什么。安全教育到位。而且,女儿得出了自己的观察结论:“倒霉小个子”的头会先着地。
接下来,我把小个子的橡皮泥“头”和筷子“脚”分开。并问了她一个问题:
“如果妈妈同时扔橡皮泥和筷子,猜猜哪个会先着地?”
虽然在一个场景里,但凭以前的经验,她想了想说:
“橡皮泥。”
“为什么橡皮泥先落地?”
“因为橡皮泥很重。
“你确定橡皮泥很重吗?”
听完我的问题,女儿惊呆了,“妈妈,等一下,我来称一下!”
称重后,橡皮泥确实更重。
"你认为较重的橡皮泥会先着陆吗?"
“嗯,是的。”我女儿似乎很有把握。
于是,我站在窗边,开始了新一轮的“扔东西进去空”,这证实了女儿的猜想。
然后,我接着问了一个问题:
“这两坨橡皮泥,一个位置那么低,一个位置那么高。你认为哪个球会先落地?”
我女儿猜得很高很低。
连续几次观察后,她发现较低的位置先着地。问她为什么,她后来知道她推理:
“因为近,所以很快就到了!”
焦点:
在给出答案之前,让孩子们猜一猜!敢猜!
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学习过程,但往往被成年人忽略——首先根据已知的信息做出假设,然后通过实验或搜索信息来证实或否定假设。
对于“谁先登陆”的讨论,才刚刚达到“亚里士多德”的水平。
亚里士多德的结论是:
第一个研究自由落体的是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他提出:
物体下落的速度由物体本身的重量决定。物体越重,下落越快。相反,物体越轻,下落越慢。
听起来不错,就像小琪观察到的那样。
直到两千年后,物理学家伽利略提出了相反的意见。1636年,他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提出了一个有趣的悖论:
根据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如果有两块石头,大的重8,小的重4,那么大的下落速度是8,小的下落速度是4。当两块石头绑在一起时,快速下落会因为缓慢下落而延迟。
所以整个下降速度应该在4到8之间!
但绑在一起的两块石头整体重量是12,但下落速度大于8,陷入矛盾状态。
伽利略由此推断,物体的下落速度不应由其重量决定。
-引自维基百科
我想了不同的方法,试图向我的女儿解释从亚里士多德到伽利略的“自由落体”。
无奈脑力有限。然而,至少我努力了:
问题1:
“现在我妈妈手里拿着一个铁球。你猜如果你把它扔进这桶水里,它会沉还是会浮?”
每次女儿洗澡,我都让她把不同重量、不同材质的物品带进浴缸。所以,她很快回答说铁球会沉。
问题2:
“那你再猜一次,一个球从水里掉出来,另一个球直接落在空空中。哪个先着陆?
为了帮助女儿直观呈现这个信息,我还画了两个杯子: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被空气体包围着,就像这个空气体杯,里面装的是空气体。另一个是装满水的海洋杯。”
观察了几次下面的实验,女儿自己也提到了“向上向下”的力量。让我大吃一惊!
“是的!水和空气体都有浮力,都想托起下落的东西。但是水的浮力比空大,所以铁球在水中下落很慢。空气比较轻,拿不动那么重,球会掉得更快!”
问题3:
“现在妈妈问你一个问题,你再猜一次:
如果有第三个杯子,就叫月亮杯。在这个月亮杯中,海洋杯里既没有水,地球杯里也没有气体。月亮杯里什么都没有!
你觉得如果把球扔进这三个杯子里,哪个杯子会先着地?"
经过实验,我觉得信息量对于一个三岁的孩子来说已经足够了。
最后,我只是加了一条信息让她想象一下:
“很多年前,真的有一个叔叔跑到月球上做了一个实验。他把一根轻羽毛和一把重锤子扔在同一高度。”
我还找到了1971年阿波罗15号登月的经典实验视频。
我女儿很惊讶!没想到,轻羽和重锤同时落地!月亮太神奇了!
虽然这次我不能向女儿解释所有的原因,但是!
只要她能在自己的小脑袋上打上一个“大问号”;
让她知道自己亲眼所见不一定是事实;
当她能再次抬头看月亮时,她会偶尔想起羽毛和锤子。
够了!
四
如今,几乎每个从事教育的人都会强调思维能力的培养,但各有各的打法:
1.还有那些注重引导生活中的思维方式;
2.通过积木、一些绘本、棋盘游戏、象棋、app等方式全面培养思维能力的方法有很多。;
3.还有特定知识的特殊学习和实践过程,输入相关思维能力。
4.当然也有打着“思维训练”幌子传授知识的。
同学们都说,第一种玩“生活中的思维引导”的方式最考验家长。
但其实这种打法也是最轻松的。
它不要求我们什么都知道,甚至什么都不知道!只要你能做到这三点,你也可以“待在雷焦的家里”。
和孩子交同学;
找谷歌/渡劫当老师;
大胆提出你的猜想,然后努力证明你的猜想。
我不知道,你喜欢看我写这些日常的想法吗?
我们的待办事项还包括:
“为什么人不能飞?”
“醋里的小洞是什么?”
“收据上的方块是什么?”
.....这些问题需要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