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流宛转绕芳甸 雄关楚塞 江流婉转绕芳甸
三峡晚报全媒体记者冯汉斌
“从荆门渡口远航,很快你就会和南方的人在一起。山的尽头和平原的起点,河流蜿蜒穿过荒野。”历代诗人咏宜昌,少年李白写的《荆门渡口送别友人》,绝对是一首需要浓墨重彩的诗,更不用说明月如镜,海云如宫的瑰丽想象,更不用说和水的壮美乡愁,带给你一种家的感觉,把你的船划了三百里。光是说“山穷水尽,平原始于何处,河流蜿蜒流过荒野”,就足以让我们看到这位伟大诗人千年一遇的伟大地理景观。并在这两首诗中找到地理密码,山水兼备、平原沃土的萧亭是最好的称呼。玉亭的虎牙山、江北的荆门山和对岸的荆门山,构成了长江护城河和楚国的西塞,也是一千多年来历代诗人诗歌繁荣的源泉:陈子昂路过这里,留下了那句“巴国山河尽,荆门雾霾开”;杜子美传过这句话,还有一句“洞庭伯阳江汉回,虎牙铜柱倾”;前来做官的欧阳文忠,先到了虎牙山,看其势,见其追上荆门山,立于河两岸,颇似洛阳的义渠龙门。然而,伊河在伊阙脚下流淌,而浩浩荡荡的长江在虎牙山下向东翻滚。这是一个波澜壮阔的地方,海浪冲走英雄,伊拉克以外的水域可以同日而语。
长江是古今萧亭最坚实的存在。河水从伍家岗古芬河入口进入,经过虎牙滩、古北碚、云螭,进入枝江白洋河。区内流程13公里,七条溪流汇入长江。长江打开了虎牙荆门,虎牙荆门成了天然屏障,所以它成了你为我而战的土地。两千年来,战争此起彼伏,最著名的当属三国夷陵之战;长江穿峡而过,晓亭成为其中第一个冲积而出的开阔地带,既有船渔薪的好处,又有灌溉种植的便利。因此,晓亭码头聚集成一片物产丰饶的土地,最著名的是至今仍存在的旧编织街。改革开放以来,小亭成为宜昌工业特别是化工产业的重地。曾几何时,长江无法承受沉重的环境污染。如今,保护长江已经成为全社会认同的国策,小婷也做出了许多贡献。
对于亭子来说,虎啸之声叫“猗”,十里为亭。这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巴楚文化、三国文化、奇石文化、码头文化、古镇文化汇聚于此。辖区内有省级非遗项目“三国非遗传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呼牙山盐运纤维路、省级历史文化街区编织街。四月中旬,我们开始了在萧亭的寻访之旅。
虎牙的力量让小婷成为了战争之王
“王拙楼船下益州,御鬼已在南京城憔悴。千寻铁锁沉入河底,一块石头掉了出来。”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写的一首《西炮台山上的旧时光》中的一首诗,描写的是西晋时期小亭地区的一场战争。被称为“西晋伐吴破西塞”。公元279年冬,晋武帝司马燕采取与太傅杨虎斗的策略,六路伐吴。其中,王蒙率部攻克吴丹阳,进军西陵。当时,吴军在江边险要处立木桩,用铁锁过江路,并在江边立长铁锥挡住晋水师。因为杨虎活着的时候俘虏了吴特务,晋军很早就知道了这一点。王拙点了几十个人造木筏,用草捆着,那些擅长游泳的先拉起铁锥带走。王拙还命令人们制作一个10多英尺的大火炬,在里面装满芝麻油,放在船的前面,当它遇到铁锁时,点燃火炬,瞬间熔化了铁锁。于是金水师畅通无阻,连科西陵、荆门、宜都等城市也畅通无阻。一路上,吴军各地的士兵都被俘虏了,士兵们的战线势不可挡。晋军主动出击,直接出兵建业。吴军吓得胆战心惊,不战而降,士卒闻讯而逃,吴国宣告灭亡。战后不久,东晋来了,又在夷陵以西设郡,名“宜昌”,恒空生“宜昌”之名。
三国时的夷陵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著名战役,使萧亭闻名于世。夷陵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最著名的三场战役。如果说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胜利,赤壁之战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基础,那么夷陵之战则最终决定了三国的基本格局。于是,萧亭成为妇孺皆知的三国古战场,名垂青史。夷陵之战发生在蜀和吴之间。虽然这场战争的主战场在长江以南,但在夷陵之战中虎牙的危险却闪闪发光。有专家认为,蜀军伐吴后,蜀军海军一度被荆门、虎牙所阻。正是因为吴军坚守虎牙关,战争才被拖到仲夏。当时蜀军移师大营,为少年鲁迅打造了一个能烧连700里的主力战士。最后,刘备败给了白蒂城。一战铁定干坤,一战成功,想想就尴尬。周而复始的变化之诗已经进入了过去,而这座山的尊严仍然支配着冰冷的河流,以夷陵之战为背景的刘禹锡仍然如此精确。
“武昌西是宜昌,船过周郎老战场。希望玉婷挺住,感受河水的涨跌。”诗歌永远是表达你感激的最简单也是最好的方式。可以说是虎牙山成就了猇亭战王的地位。它的海拔不高,但它的潜力是危险的,尤其是在河边,就像刀削斧。虎牙山脚下有许多岩石,被称为虎牙海滩。也是第一个进入三峡的沙滩。以此滩为界,上称峡江,下称靖江。
长江的宽度使小亭成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市场码头,也是一个燃放烟花爆竹的地方
长江岸边的萧亭,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是长江文明的中心。1984年,在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文物工作者在马家溪河口东南部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命名为马家溪遗址。该遗址位于长江岸边,面积约5000平方米。在发现的石器中,以斧头为主,其次是天青和石镰。此外,还发现了陶器,主要是红陶,其次是黑陶。根据北京大学考古专家的最终研究,该遗址是一个新石器时代的石材加工厂,距今约5000年。萧亭的文明史可以大大追溯。
充分利用长江的宽度和长度,晓亭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码头集镇和物资集散地。现在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呼崖山盐运纤维路就是一个证明。步道位于虎牙山绝壁上,从虎牙下溪口至磨盘狮山,全长1500多米,宽约3米,最窄处仅1.5米。这条甬道是清康熙五十三年荆州知府邱天英为保障四川盐经水路运入湖北而修建的。它是四川和湖北水上的主要通道。有石码头、走道、年表柱、系船孔等。1872年,湖广总督李交盐税重修,并立同治碑。此碑至今保存完好,现为“三国古战场”景区。
潇亭依河傍水而生,又称古背。明末清初,纺织业进入古顾北镇,当地的雅雀岭、安福寺等农业特产到达重庆后,经水上码头下到苏杭。古背区急需的生活用品也通过水路回到古镇交易,其间发生了许多令人难忘的故事,当地作家杨子峰在《古背笔记》中有所描述。
以编织街为中心,民国初年,无论城乡,晓亭区随处可见织布机的声音。每到清明时节,农村生产的土纱、土布纷纷来此交易,形成了著名的纺织市场。晓婷甚至有“清明布铺路”的说法。那时家家纺纱,户户织布,纺织从业者在临江织布街肩并肩。街上有名的建筑有玉皇阁、王祠堂,有些至今还存在。在参观编织街时,我们发现明清古码头长达一公里,是宜昌市唯一保存完好的明清商业码头遗址。编织街正在进行新的建设,当地人想把这条街变成一条有回味和怀旧的老街,吸引游客。宜昌最大的纸收藏家刘收藏了他一生的收藏,包括粮票、告示和旧地图。他告诉记者,他正在密切关注展览,为全国收藏界的朋友们做准备。
迎接武昌艺术学院师生的是编织街,他们在抗战时期以博大的胸怀西迁。小婷从中受益,成为中国水彩画的先驱。“1938年,抗日战争的篝火烧到了武汉,武昌艺术学院搬回了古背。学校位于我家旁边的王家屯堂,所以我认识了艺术学院的大部分老师,尤其是校长唐义河。”通过一番努力,冯中恒成为武昌艺术学院的一员,最终成为一名大师级的画家。
武昌艺术学院是今天湖北美术学院的前身。去年,湖北美术学院建校一百周年之际,学校专门派人到晓亭,将“抗战时期武昌艺术学院旧址”纪念牌匾授予编织街。
随着时代的变迁,小亭已成为长江保护的重要节点和绿色发展的城市
几千年来,晓亭一直专注于农业。明末清初,手工业逐渐繁荣,除了繁忙的纺织业,还有制陶业。据说早在清朝康熙年间,就有一位钟祥窑工来到这里建窑制陶,烧砖制瓦。然后,从山西到黄龙寺,山上建起了巨大的龙窑,火映月,烟遮日。制陶业衰落后,以烧砖瓦为主的文佳窑、郭家窑、徐佳窑再次崛起。特别是文佳窑烧制的“青砖”,是建造祠堂、道观、寺庙的首选。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孕育了猇亭丰富的文艺民俗,这里有种苗、割草、赶水、拔草、砍柴等锣鼓,劳动时伴随着锣鼓。有锣鼓,有田歌。猇亭最有名的田歌是秧歌,曲调优美,内容广泛,或一人唱,或轮番唱,或人人唱。唱完秧歌,再唱《筷子》,愉快地融化工作时的疲劳。在猇亭的民俗文化中,厅堂祭祀值得特别关注。这种对死者的特权甚至超过了生命的诞生。
如果说过去的潇馆是历史战场,那么现在的潇馆就是宜昌市工业经济的主战场和主引擎。从乡镇企业起步,到工业经济占宜昌市区三分之一,小亭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投资热点。广汽集团、华润集团、宝武集团、兴发集团、CSG集团等大型企业先后入驻小亭。2018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长江、湖北,第一站是宜昌小亭,这是小亭改革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开启了全区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如今,小亭是名副其实的绿色生态城市,拥有13公里的长江岸线,两个绿肺,即宜昌市后花园后山片区和水源保护地山溪冲水库。区内有规模大、绿化充足、环境优美的自然资源,如柳泉湖生态公园、424公园、三峡石文化广场、生态湿地公园、沿河沙滩步道等。三国古战场景区被评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连续多年举办三峡石文化旅游节,“晓婷玛瑙”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
潇霆文化的英雄灵魂
王千成
“南方第一条小婷路,在茫茫白浪之间。风生有角,山满虎牙。”300多年前,清代文学家王世贞在《宜都县南大风》一诗中指出了宜昌江南北的三道军事屏障,在追忆古代英雄和历史事件时颇为激动。
根据现有的历史文献,萧亭的名字源于陈寿的《三国志》,应该由蜀汉的刘备命名或改名。当时刘备指挥十万大军东进宜都郡,与吴军争夺荆州。当他亲临前线时,看到了壮丽的山河,于是建立了“晓亭”的名称,取“虎下山”、“虎与虎风”、“勇善战”之意,以增强蜀汉的军事力量,激励士兵一举击败吴军,取得胜利。可以看出,虽然刘备最终失败了,但他留下的萧亭却是一个凝聚了三国英雄、沉淀了厚重军事文化的历史地名,永远值得追忆。
诚然,我们的民族崇尚自强不息、不断奋斗的伟大精神。无论成败,始终保持积极进取、永不放弃的英雄精神,才是最高尚的境界。这种伟大的精神一直激励着小亭人民努力工作。明清及近代以来,晓亭成为宜昌府重要的滨江码头和商业区,为两岸人民提供了便利,为古城的商业和经济做出了突出贡献。如今,小亭已成为宜昌市重要的经济开发区,充满活力和繁荣,为宜昌的快速发展增添了活力和光彩。
小亭小档案
●绰号:古老碑、兴方善、胡脑碑、古楼碑。
●人口:6万多人。
●会员:古北碚街、云螭街、虎牙街。
●最高点:黄龙寺
●最低点:红岗居委会
●三国地名:小亭、马家溪、上马槽、下马槽、滚
银坡、云螭、将军脑等。
●民间舞蹈:滚灯、花舞、扇舞、荷花船、蛤蜊
贝壳精华等等。
潇霆文化的谁是谁
●冯中衡1921年生于宜昌小亭,1945年毕业于武昌艺术学院,师从欧洲著名画家唐一鹤、冯法祀。因其在三峡油画、水彩画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被艺术界誉为“画坛的追踪者”。他是新中国艺术的开拓者之一,是湖北省和宜昌市艺术事业的奠基人和领军人物,一生从事艺术事业,成绩斐然。
小亭古战场乐视莲
江写道
五千年的历史,今人后人可以学习;
八万里风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怪我迟到,一直在亭子前,我没有收到我的眼睛;
我相信你会回来的。历史上一些有趣的事情已经在我的脑海里了。
在激烈的战斗中,蛇矛是八个;
狮子留着塞子,犀牛3000。
当年谁对谁错,让我等;
今天不是他们讨论是非曲直的时候。
对于老虎的吼叫,老虎在海关巡逻时经常带狗;
亭子是前缀,主人改稿时会加上。
雄关窄隘,古要塞高阁,青楼
美丽的太阳和温柔的风,美丽的水,美丽的山和绿色的水满足天空。
猇亭区文化简史
新石器时代的
马家溪遗址出土的石器表明,五千年前猇亭就有人类活动。
大约在公元222年
三国小亭之战
大约在公元280年
西晋伐吴
公元588年
率领隋军消灭陈。
大约在公元725年
李白出峡,上书荆门渡口送别友人。
元末明初
纺织工业传入晓亭
1872年
重建虎牙山栈道。第二年完成并雕刻。
1928年
第一个党支部建立于古代。
1938年
武昌艺术学院西移至古后织布街。
1949年7月
猇亭全境解放
1984年,
马家溪遗址被发现。
1995年3月21日
国务院同意在宜昌市设立猇亭区。
2001年
宜昌长江公路大桥建成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