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起点 蓬莱: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原标题:蓬莱: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蓬莱2号古船见证了蓬莱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的昔日繁荣昌盛。图/颜
在中国历史上,“丝绸之路”的开通有效地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隋唐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达到了顶峰。除了“陆上丝绸之路”,海上对外交流活动也非常频繁,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蓬莱就是起点之一。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会员、中国民族史学会会员、著名作家高在新书《丝绸之路:从汉代到唐代乃至后期政权统一稳定时期》中采用了“山东蓬莱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陆上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的学术论断, 长安、洛阳是全国丝绸的集散地,山东是丝绸的主要来源地,中国丝绸最早在东方传入朝鲜。
中国的文化和经济在唐朝以前繁荣昌盛。蓬莱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日本、朝鲜使臣来华的登陆点、居住点,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有“日出时旗千杆,日落时灯千灯”、“帆多,唱给丹听”的荣耀。
每一批唐使臣登陆后,都要先向登州报告,再由当地政府向朝廷报告。批准后,他们将被送往登州,登州将发放代币。沿途州府将以登州代币为基础,为使臣提供食宿和安全保障。
▲蓬莱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用雕塑还原东方古丝绸之路的场景。图/颜
受“丝绸之路”的影响,邓州逐渐成为唐代中国大陆新罗人的主要聚集地和居住地。当时邓州南部有新罗亭,作为专门接受新罗进贡任务的驿站。
大批新罗人来到这里定居,积极学习中国文化。一些新罗人也在唐朝政府中担任官职,这对促进唐朝与新罗的友好关系具有积极意义。
除新罗人外,日本还派遣大量唐使节到长安学习,登州也是重要的登陆地之一。在这些唐朝使节中,最著名的是安倍仲马禄,他的中文名字叫晁衡。阿部鲁曾随唐朝使节到登州唐朝,在中国做官。
此外,日本著名僧人任原随唐使从古登州港入唐。他在唐朝学习了九年,在蓬莱开元寺住了三年。回国后,他在日本佛教界影响很大。他死后被日本天皇追授“慈爵大师”的称号,是日本佛教界的第一人。
蓬莱开元寺在日本佛教天台宗中成名,对中国佛教传入日本起到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任原的《西游记》、玄奘的《西游记》和凯尔·波罗的《西游记》被称为“东方三大游记”。这本书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珍贵文献。它详细记录了邓州的地方行政和经济以及唐代邓州的物价情况。
中晚唐时期,登州古港凭借优越的战略位置,崛起成为中国古代北方最大的港口。它与泉州、扬州、明州一起被称为中国四大古代港口,成为中国古代中央政府与辽东半岛地方政府以及朝鲜、日本的海上联系纽带。
此外,北宋时期,蓬莱与朝鲜的民间贸易相当繁荣。据不完全统计,北宋有100多批3000多名商人前往朝鲜从事贸易活动。宋代运往朝鲜的货物主要由丝绸和丝织品组成。韩国虽然也做丝织品,但其丝织品都是由商人从山东、福建、浙江等地运出,在登州港出海后再运入。
即使在明清时期,蓬莱仍然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
据史料记载,明初,由于元朝势力占据辽东,中朝交往多经蓬莱。明太祖朱元璋也告诉朝鲜国王“只教朝北京的海道”,并命令朝鲜使臣舰队先经登州登陆,再经陆路到达南京。后来随着明朝疆域的不断扩大,中朝贸易如火如荼。中国北起辽东,南至广东,贸易路线全面开通。中国和朝鲜之间有许多陆路、水路和陆路通道。从南京、北京等地到山东半岛,再从邓州出海的水陆路线,只用了三天就到达了朝鲜,这是明初最快的路线。
据《朝鲜李朝实录》记载,仅明朝洪武时期就有数十名使臣“渡海登州”,说明当时官方往来频繁,这也导致两国民间交往和商业活动的发展。
明朝末年,朝鲜因自然灾害严重,不得不前往山东购买粮食,每年从邓州运往朝鲜政府的粮食和大米“从几千石到几万石不等”。利用中韩两国政府之间频繁的海上运输,两国商人和人民之间的交流也非常频繁。“商人购买丝绸、火药、粮食等。从沿海地区的邓和赖那里换取马匹、木材、人参、药材等。朝鲜的。”在朝鲜沿海的一些岛屿上,有一条供翻译和商人买卖的无尽之路。
崇祯年间,朝鲜陈威派郑斗元出使明朝。他回到邓州时,被赠送了“千里镜、西洋炮、自鸣钟、烈焰硝花、紫木花等。”由明军驻守登州。回国后,郑斗元被韩国国王李玟授予。
蓬莱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为山东半岛、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等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友好交往和文化交流做出突出贡献的同时,也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资源,这些文化积淀在今天依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文字: 吴延朋 一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