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家训 阎锡山的家训
最近去山西旅游,参观了阎锡山在定襄县卞和村的家乡。“地方皇帝”阎锡山统治山西三十八年,直到1949年才离开台湾省。他是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长期的人。而其他军阀,如吴、孙、陈炯明、卢荣廷、龙云、张学良、王嘉烈等。不是死了就是被打败了。他们大多短命,也有一些短命。阎锡山的稳如泰山,除了对军权、财权、人事权的牢牢把握外,还与他成熟可行的治政持家理念有关。阎锡山撰写并作序的二十四条“家训”镌刻在家乡的石柱上。“家训”这个名字其实是他治晋的人生经历,细读之下颇为独特。阎锡山出身军阀,以枪起家,但他其实学了很多。他年轻的时候在私塾学习了五年,有一定的语文基础。在日本学习五年后,他的眼睛睁得大大的。结合他多年的生活经历和人生阅历,这些简单直白的“家训”就出来了。他不仅让家人熟记并践行“家训”,还时不时督促下属学习,每一位来访者都引来一次拜访。第一,他炫耀自己的好管家,第二,他告诉人们他是一个忠诚的绅士,对别人很好。
严的《家训》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在生活上,“以宽恕待人,以忠诚待己,以正义而活”;关于做人,人生就是“一要有强健的体魄,二要有正当的职业,三要有精湛的技艺,四要有充足的知识,五要有公平爱人的热情。这五个可以用完美来形容”;做事上,“做事最怕的就是锲而不舍,锲而不舍,勤奋懒惰半天,从头到尾都做不成事情;特别害怕没有办法做事,害怕没有成功就不能整天忙忙碌碌,害怕没有智慧就不能成功。什么时候退出”;在管理上,“人要有知识、有能力、有个性,这些都足以领导;你也可以有人情味,有条不紊,善于言辞,勤奋努力,指挥人们,以便做到最好。”用人上,“用人要惩其所误,惩其所恶,严其所责,宽其所谋,专其所责,存其所谋,考其所清,察其所私,赏罚分明”;在求知欲上,“一个声音补充同性,自己的智慧不足,别人的智慧应用于补充自己,别人的仁不足于补充自己,别人的勇气不足于屠杀自己,知识不足,别人的知识应用于补差,多补少补差不愁补不足。”除了“家训”,阎锡山还有500句“箴言”,还有很多精彩的东西。
这些“家训”有用吗?首先,阎锡山有妻有妾,原配许朱庆没有子女,如妻子许兰森,有五个儿子。许兰森没有依靠儿子争宠,一直尊重许朱庆,而许朱庆把许兰森的孩子当成自己的。1946年许兰森去世后,许朱庆继续尽职尽责地抚养几个孩子。还有几个孩子,虽然是出身显赫的第二代官员,却没有染上衙内的习气,经常有坏习惯,勤学好学,生活简朴,谦虚谨慎。后来,他们都学到了一些东西,变得自力更生。这与阎锡山的“家训”密切相关。
况且阎锡山在山西统治的三十八年间,下属也有过内斗,他也遭到过别人的暗算,但最终他们都有惊无险还是化险为夷。阎锡山解决冲突危机的办法是铁腕镇压,大开杀戒;二是以“家训”内容为基础宣传他所谓的忠恕之道,打他身边的下属。因此,在这三十八年里,无论是袁世凯称霸一方还是段当权,无论是蒋介石施压还是日本侵略者大举入侵,阎锡山统治集团都没有大分裂,基本保持团结,这也与阎锡山“家训”思想的贯彻有关。
当然也有人怀疑阎锡山这么忙,没有时间去搅这玩意儿。的确,颜的“家训”究竟是他自己写的,还是师爷写的,我们无从得知,但毫无疑问,这些家训是经过他的认可,并由他大力推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