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成虎 大腕摆擂 朱成虎:中国发展“最低限度”核威慑不会被美拖垮
中国新年前夕,美国国会两位重量级议员迈克·罗杰斯和迈克·特纳联名致信美国国防部长和国务卿,提议在东欧新地点部署更多核武器和两用战斗机,以应对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动向。
与此同时,俄罗斯在与北约的军事博弈中也频频打出核武器牌。近日,俄罗斯两架战略核轰炸机飞过英吉利海峡,引发北约极度紧张,被视为“俄核战略可能转向降低在任何军事冲突中使用核武器的门槛”。核军备竞赛会再次成为大国关系博弈的优先考虑吗? 俄罗斯副总理罗戈辛近日宣称,俄罗斯研发了一款新技术可以轻易绕过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罗戈辛目前正在负责该国核武器的现代化。就在去年,俄罗斯总统普京刚刚宣布将在2020年前对该国整个核武库进行彻底整顿,这是他约7000亿美元军备重振计划的一部分。尽管受到了激烈的批评,但在最新的美国国防预算提案中,核武器现代化至少将获得12亿美元的收益,占整个国防预算的4%。现代化计划还包括在未来10年内翻新核武器工厂和实验室,这将花费超过3550亿美元。就在去年9月,美国堪萨斯城新开了一家工厂,专门用于升级核弹头。此外,奥巴马政府还要求五角大楼制定计划,增加100架新型战略核轰炸机、12艘新型核潜艇和400枚陆基核导弹。据估计,美国的核武器建设计划总共将耗资约1万亿美元。 根据美国军控与不扩散研究中心的最新估计,美国拥有超过7000枚核弹头,而俄罗斯超过8000枚。美国《原子科学家公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俄两国的拥核数量占据了全球核武库的93%。显然,数量上的压倒性优势并不能转化为实际的安全感,即使面对中国也是如此。 美国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研究员Elbridge Colby近日在一篇题为《欢迎来到中美核噩梦》的文章中警告称,核武器在中美军事布局、战略资本计算以及对“亚太地区走向升级和边缘化”的担忧中,将占据比冷战时期以来越发显着的地位——或许是非常显着的地位。阐述推导这一结论的理由时,他主张美国要保持对中国的强有力攻击态势,这对于美国保持在西太平洋的有效常规威慑及其长期战略至关重要。Elbridge所在的“新美国安全中心”与奥巴马政府关系密切。 澳大利亚学者罗布·艾森和德斯·鲍尔在对东北亚安全局势作出评估认为,巨大的核风险可能源自中日间小规模武装冲突的迅速升级,作为日本同盟的美国随后将迅速卷入冲突,中国将倾向于首先使用核武器。澳大利亚学者罗布·艾森和德斯·鲍尔评估了东北亚的安全局势。他们认为巨大的核风险可能来自中日小规模武装冲突的迅速升级。美国作为日本的盟友,会很快卷入冲突,中国会倾向于首先使用核武器。
核军备竞赛的风险有多大?面对美国不断升级的核武库,中国的核政策如何确保自身安全?什么样的战略平衡更符合中国的利益?“意外火灾”和真正的“核噩梦”之间有没有明确的“红线”?中国国防大学国防学院院长少将·朱胡成近日接受了本网站的专访。
本站:美国方面近来有人写文章发出警告说,中美将迎来“一场核噩梦”。你如何评估中美间核军备竞赛的风险?朱:我们不愿意谈论中国的军备竞赛,但我认为这是客观现实。这里的军备竞赛并不是说“你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中美在核领域有不同的关切。第一个区别是,美国关注的是核扩散,比如朝鲜未来是否会继续发展核武器,发展后是否会向其他国家扩散技术;从中国的角度来看,这种核设施分布广泛,数量众多,而且有越来越多的趋势,这涉及到核安全问题。 第二点,在核武器的使用上,美国一直主张优先使用核武器。现在学术圈子里已经开始有研究,为应对网络攻击或者攻击太空设施行动,美国也可能实施核打击、核报复。从美国的角度讲,他要确保核威慑的可靠性,而且其核力量具有很强的实战性,并不断地在进行现代化。但美国一方面不让别人搞核武器,另一方面又拿着核武器威胁别人,这是不合理的。同时,美国对于不同国家的核政策也有不同,比如说对伊朗和朝鲜的核政策,就与对日本和对印度的核政策不一样,当然对以色列就更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核武库不断增强打击能力和精确制导能力,并朝着小型化方向发展。然后,为了保证战略威慑的可靠性,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核力量,不仅要发展形状良好的战略核武器,还要发展机动和海基核武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也可能发展空。这是军备竞赛吗?我也这么认为 至于讲“核噩梦”,即两国全面核交火、核战争,我充分相信,中美两国不会发生。这是因为:首先,美国人在历史上数次考虑使用核武器,包括朝鲜战争,甚至上世纪50年代的台海危机,当时很多鹰派都主张使用核武器。然而,美国政客仍然头脑清醒,没有决定使用它们。当时美国有人主张使用核武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有绝对优势,而且它使用了,其他国家也无能为力。 今天的情况不同了。中国在核力量发展的过程不谋求绝对的优势,也不谋求均势,谋求的是最低限度的有效核威慑,即在受到第一次核打击之后,还有一部分核武器能够生存下来,这意味着美国也会被摧毁。这种情况下,大国之间的核战争是不可想象的。所以我不认为发展核力量就会爆发核战争。对中国这样一个国家来说,管理的核武器数量越多可能会更有效地遏止核战争的爆发,尤其是中美之间全面核战争的爆发。第二,考虑到该地区的国家,比如日本,未来会发展核武器,我认为只是时间问题,美国目前的政策是偏向日本的。所以,中国拥有的核武器越多,也可以约束其他国家对我们使用核武器,这绝对是一种可靠的威慑。只有通过这样的发展,才能有效保障国家安全,我们别无选择。 核战争,尤其是大国间的核战争,对谁都不是好事,可能意味着整个世界的灭亡。但美国人为什么要发展,明知道这不能使用,不能对核大国使用,主要还是为了对付其他国家,同时也为了扼制其他核国家对其使用核武器。有分析认为,中美之间更大的危险是双方都认为自己能赢的时候,而不是强者有明显优势的时候。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各方都相信自己有把握获胜。虽然有美国式的“霸权稳定”逻辑,但不可否认的是,实权和认知是有区别的。你认为中国对中美之间的差距有清晰的认识吗? 朱成虎:我不认为中美在将来就一定会走向战争,因为走向战争就意味着双方都使用了核武器。当然,在对美战争中,中国可能很难取得胜利,因为中美之间存在巨大的实力悬殊。但是,美国也要看到,如果与中国打起来,那就意味着美国将会丧失掉全球领导地位,这个霸主地位可能拱手让给另一大国,要么是俄罗斯,要么是德国。因为美国跟中国打一战之后将丧失其优势。这种分析对于中国战略圈的判断是有问题的。我想中国没有人会说中国和美国打完仗就能打赢这场战争。没有这样的人会做出这样的判断,包括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因为大国之间的大规模战争是不可想象的,这是核武器和其他毁灭性武器发展的结果。人们必须重新审视世界大战,这绝对不好玩。所以我不太同意这个观点。 本站:你先提到了均势,也就是一种平衡。有中国学者前瞻性地认为,中美新的战略平衡在未来10-20年会在第一岛链附近海域形成,你怎么看?这种非对称性的平衡能否长期稳定,并有利于地区安全?朱:一般来说,平衡有两种,一种是权力的平衡,一种是制衡。我认为真正实现平衡应该有利于维护和平与稳定。纵观近年来中美之间的军事博弈,大致可以看出其中的脉络。比如第一次台海危机的时候,美国人可以大摇大摆地把航母空开到台湾省海峡,这当然是我们的耻辱。在过去,我们别无选择,因为没有反航母手段,所以美国人敢于这样做。我认为美国人今天不敢这么做。航母来了,只能作为中国军队的靶子。比如在1996年的台海危机中,我军潜艇下潜后,美国航母空立即撤回到台湾省以东300公里的海域。 所以我认为,随着力量对比差距的不断缩小,中美之间在这一地区才有了真正的平衡。而这种差距的缩小实际上是有利于维持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的,不论是东亚、西太平洋地区,还是东海或南海,这有利于防止一方采取任何胁迫式的手段来逼迫另一方。当然,美国人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中国军事力量的发展是为了挤压美国的战略地位空,也就是挑战其霸主地位,赶走美国人。这个判断值得怀疑。然而,我们中国人的观点存在一些问题。有人说,无论我们如何发展,都不会挑战美国的主导地位,这是不可能的。只要我们发展,对美国来说就是挑战。 美国为什么要把战略重点转移到亚太来,为什么要实行再平衡战略,为什么要重返亚洲。这些调整都是中国发展带来的,没有中国的发展,周边国家能跟中国走得那么近吗?因为中国发展了,因而依存度增加了,周边国家和中国走得更近了。亚太地区就这么大,和中国走近了,中国的影响扩大了,美国的影响不就减小了吗?所以前不久,韩国人想要把美国驻军赶出去,日本人也要求美军离开普天间,这是什么问题啊?这是因为韩国和日本对中国的依存度比过去大大增加了,所以对美国的依存度就相对小了。这就是中国发展给美国带来的挑战和压力,挤压了美国的一部分的权力,权力在重新分配。但是我告诉我的美国朋友,中国对美国有两个挑战。一种挑战是客观的,是中国发展客观带来的,是不可避免的。例如,随着“一路一带”战略的实施,中国将投资数百亿美元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关系,其影响力自然会扩大。美国朋友可能要在心理上为这个挑战做好准备。 另一方面,美国人可能错误判断了中国的企图,认为中国的发展一定就是要把美国赶出去,这种看法是有问题的。以驻日美军和驻韩美军为例,第一,驻日美军和驻韩美军是美日和美韩之间的协议,中国没有能力将美军赶出去;第二,从中国的角度讲,我们理解这种部署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有利。至少在朝鲜半岛,这种驻军有利于维持和平与稳定。而驻日美军有利于控制日本,防止其“脱轨”;第三,驻军的目的如果是为了对付中国,中国人反对是自然的事情。比如美军整天派飞机接近和侦察我们的领导人空,整天派军舰到我们的专属经济区甚至我们的领海进行侦察。当然,我们必须反对这种行为。我们反对干涉中国内政和针对中国的挑衅行为。从法律上讲,这种侦察是可以的,但我们的反对和干涉也是有道理的。 总体而言,美国是有优势,中国人不会主动地去挑战其霸主地位。作为一名老兵,我非常感谢美国。没有美国,我们的军队就不会有今天的发展。美国人听了不高兴。我发自内心地说。美国不向台湾省出售武器。我们有很多理由增加军费。我们必须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美国不搞近距离侦察,不搞那么多针对中国的军事演习,我们也不需要准备打仗——不准备,不等于投降吗?这些行为不是把中国当成敌人吗?你能不能换个思路?比如加强军事同盟的行为,这是冷战的产物,随着冷战的结束而结束?相反,它仍在加强。强化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对付我们吗?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问题永远扯不清,但中美之间在军事上的博弈是谁先引起的,一梳理,非常清楚。美国人非常担心“意外火灾”的风险,认为误判可能导致冲突升级。考虑到美国的核武器处于非常高的实战水平,中美两军是否对哪些“红线”不能践踏有清醒的认识? 朱成虎:这里的问题在于,中美之间从根本上来讲是缺乏基本的信任。因为中国人怎么讲和平发展,都没有办法说服美国相信。他们认为,任何一个国家发展必然会对外扩张,这是他们的思维。但是,从镜子里看中国是看不到真实的中国的。美国有那么多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在研究现实问题的时候,他们把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都抛到了一边,所以他们不太可能相信中国会和平发展。从中国的角度讲,也没法信任美国。没有信任,还有第二个问题,误判和误读。中国采取的任何行动都被美国认为是针对中国的,美国采取的任何行动也被认为是针对我们的。这就引出了第三个问题,行动和反行动。如果我们做一件事,对方肯定会做一件事。这种行动和反行动实际上是军备竞赛。 谈到军备竞赛,很多中国人担心会不会把中国拖垮。中美间的军备竞赛和美苏时期的军备竞赛在本质上是不同的,这种不同表现在中国从来没有要求谋求绝对优势,也没有要谋求均势,我们谋求的是足够的、最低限度的有效威慑。美国人和苏联人谋求的是绝对优势,一方发展多少弹头,另一方就发展更多弹头。我们这种合理的发展不会被美国拖垮。相反,通过这样的发展实际上还带动了我们民用技术的发展,这对促进中国经济也应该是有好处的。事实上,保持中美战略稳定的关键不在中国,而在美国。因为美国的军事实力更强,而且在技术上也有绝对优势,包括软件、硬件和操作系统,而且有一群盟友撑腰。在这种情况下,要保持战略稳定,美国人应该有一个姿态,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比如1972年签署的《反弹道导弹条约》,对于冷战时期维护战略稳定非常重要,1974年又增加了一个议定书,明确规定苏联和美国只能发展两种导弹防御系统。但是美国现在做什么?反导弹系统在世界各地的部署对我们战略导弹的可靠性和威慑力构成了巨大威胁。 所以,美国人总是想问我们中国到底要发展多少枚,我说,发展多少枚不是我们能定的,是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定的。你们能拦截200枚,我们肯定得发展300枚啊。你们要拦截500枚,我们肯定要部署更多。美国人的反导系统全球最先进,部署在世界各地,部署的反导系统越多,拦截能力越强,那么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战略武器,不能失去了战略威慑能力,不能束手就擒。总之,战略稳定不是嘴上说的,我们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