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户口 全国31省份全面取消农业户口 农民权益有无影响
新华社北京9月21日电聚焦全国31省全面取消农业户口四大重点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9月19日,《北京市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截至目前,全国已有31个省份出台了各自的户籍改革方案,全部取消了农业户口,这标志着我国存在了半个多世纪的“城市人”和“农村人”的二元户籍制度退出了历史舞台。
取消农业户口会对农民产生怎样的影响?农民可以享受哪些福利?《新华视点》记者就公众关注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追踪报道。-焦点一:对农民权益有影响吗?
2014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区分以及由此产生的蓝印户籍类型,统一登记为居民。账户。”
这两年,全国31个省份都出台了相关的户籍改革方案,普遍提出取消农业户口。比如北京、上海提出取消本市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区分,将其登记为居民户口;湖南提出,公安机关户籍不再标注户籍性质,不再按户籍性质统计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贵州提出“户”一栏不再登记为农业或非农业,统一登记为家庭或集体户。
自1958年以来,我国对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进行了划分,带来了不同的权利、保障和待遇。农业户口的权益主要是责任场所和宅基地,而非农业户口的权益主要是依附于户籍的社会福利,包括教育、医疗、就业、保险、住房等。
有人担心取消农业户口会影响农民现有权益。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农村问题专家林毅夫指出,户籍制度改革不是“从农业到非农化的改革”,而是彻底取消农民农业户口身份,将农民和城市居民统一为居民,消除身份隔离和歧视,逐步实现居民社会管理城乡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
“因此,取消农业户口不会影响农业户口所附带的集体土地承包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村集体经济分配权等‘三权’。”林毅夫说:“统一的身份只是一个标志。户籍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各项配套政策的跟进和落实,即消除医疗、就业、住房保障等附加于户籍性质的差别待遇。实现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
-焦点二:能像城里人一样享受各种福利吗?
在北京、上海的新户籍政策中,提出建立健全与城乡统一户籍制度相适应的教育、卫生和计划生育、就业、社会保障、住房、土地、人口等制度。
“农民和城镇居民身份统一后,没有区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只有地域差异。”武汉大学社会学教授周云清表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正在陆续合并,未来全国居民有望享有同等地位和待遇。但原来农业户口的“含金量”增加了,农民变成了拥有土地的居民。在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由于土地价值高,农业户口因潜在的土地拆迁收益而更具“含金量”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表示,从农民到居民,并不是简单的改名换姓,而是要逐步消除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差异。
“以前只能申报‘新农合’,门诊报销比例是30%-40%。现在我们可以选择报销比例为70%的城镇医疗保险。”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永福村书记沈表示,户籍改革不仅是多了一本户口本,也是农民多了一个选择。
湖州市公安局户籍改革办公室负责人吴成表示,户籍改革有效保障了进城落户农民的合法权益,消除了他们进城的后顾之忧。
除了医疗保险,还有公平的教育资源和其他福利。长期在武汉街头卖红薯的湖北枣阳农村居民徐均生,带着女儿从老家来到武汉读书。“我女儿的户口也在农村。刚来的时候,觉得在武汉找个流动儿童学校挺好的。没想到女儿在我拿到居住证后就被分配到了公办学校,后来我考上了洪山区重点中学。”
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儿童1810.9万人,公办学校在校生比例为79%;其中,农民工子女1367.1万人,80%在公办学校就读。除义务教育外,四川、重庆、浙江等地已将农民工纳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体系,在申请公共租赁住房时可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待遇。
-焦点三:城乡居民“自由迁移”会导致城市人口集中吗?
户籍制度曾经是城乡、大城市和小城市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和障碍。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林毅夫表示,如果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限制,短期内可能会出现教育、医疗等资源短缺。但无论是城市人还是农村人,他们都会考虑实际问题,比如有没有房子住,有没有工作做,基本生活有没有保障,而不是因为身份的改变就贸然进城。
另外,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也有区别。周云青说,北上深这样的大城市虽然没有身份差异,但进入居住证制度是有门槛的,不会造成大城市新一轮的人口聚集;但部分中小城市门槛较低,短期内会吸引部分农民进城落户。
同样的身份,城市人去农村容易吗?“城里人回流的‘逆城市化’现象不会出现。”周云清认为,农业户口背后的“三权”过去只针对村里的集体成员。目前,我国村集体实行村民自治,除非征得村集体同意,城镇户口转移到农村或购买农村宅基地,仍不能享受“三权”和法律保护。
今年4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联合发布《中西部地区农民向城镇转移意愿分布情况》调查数据显示,受访农民中,11.83%非常想,21.73%想得多,17.45%想得一般,24.82%想得少,24.13%根本不想。
——焦点四:如何做好户籍制度改革的配套工作?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报告》,中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人均公共成本约为13万元。其中,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人口转移的公共成本分别为17.6万元、10.4万元和10.6万元。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胡刚表示,户籍制度背后是与之相联系的公共服务和社会资源。目前,我国城乡、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差异较大。“取消农业户口,还必须防止一些地方出现跨越式发展,简单地‘逼农民进城上楼’。”
林亦府等专家认为,更应该考虑农村人在城市里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包括教育培训、工作机会、社会帮扶等问题。只有相关的配套政策、体制机制健全了,城镇化、农民变市民过程才会进行得更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