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坦厂的日与夜 从毛坦厂到留学潮 央视纪录片《高考》讨论:什么才是好教育
“理想在奋斗和激情中前进,生活在选择和迷茫中成长,在欢笑中闪耀,在泪水中浮现的是对教育和现实的思考。”央视在介绍中描述了这部电影。
纪录片8月3日至8日连续播出之后,引发了大量网友对高考的追忆,以及对教育问题的讨论。网友@徐晗评论道:“纪录片里的每一部分我都很亲切,高考倒计时的牌子,严厉却热心的班主任,每天中午校广播里的豪言壮语:'少丢一分,干掉千人'……种种细节让我回忆。”网友@强人是谁认为:“节目只揭示了中国社会的冰山一角,但足以引人深思。大山深处的孩子要通过高考走出来摆脱贫困,为了一年几千元的学费都要东拼西凑。城里的一些孩子却放弃高考选择走出国门,各种费用一年几十万……”有网友表示,《高考》对高考给学生和学生家庭压力进行了批判,也做到了相对辩证地看待高考这件事。在中国,地域差异和贫富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对教育的理解不同是不争的事实。高考制度从当初的全民欢呼到现在的改革重构,背后是中国国情的变化和人们对教育认识的日益多元化。六集纪录片《高考》分集简介《毛坦工厂日夜》第一、二集《毛坦厂的日与夜》讲述的是一座号称“亚洲最大高考工厂”的高中和一个依此而生的小镇的故事。安徽大别山脚下有一所巨大的高中。这所高中的名字是以毛坦厂中学命名的。茂中有24000多名学生,其中三分之二是高考复读生。除了应届毕业生,每年还有一万名学生参加高考。成千上万的陪读家庭常年生活在学校周围,形成了一个独特的“高考小镇”。
何飞是复读班的学生,这也许是她的最后一次高考了,何飞能否实现自己的大学梦? 复读的一年她又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吴军是毛忠的保安队长,也是高中生吴世康的父亲。吴家从来都不是大学生。吴世康会实现家庭零突破吗?学校和小镇是中国高考的缩影,是每个学生的成人礼,也是每个家庭必须面对的考验。第三集“抱了很久的孩子”中国有超过2.7亿农民工,随迁子女上千万,他们远离家乡,由于种种原因,难以在居住地参加高考。十年前,林兰兰、武子璇和刘燕霞随打工父母从老家来到上海,在打工子弟学校读书,进入张轶超组织的久牵合唱队。十年来,纪录片镜头记录下了那些稚嫩的面孔。今年张一超准备安排一部经久不衰的音乐剧:故事讲述了这些农民工子女的成长和选择,故事背景设定在2024年高考当天。林、吴、对十年后的生活进行了想象和解读,并在十年后和十年前展开了一场愈演愈烈的对话。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回老家高考,还是留在长大的城市,他们都在努力寻找不同的出路。有了梦想和父母的期望,他们会做出什么选择?他们离开后会面临怎样的生活?
第四集《走出大山》 中国甘肃省会宁县,地处中国大西北,属于中国最干旱的地区之一,严重缺水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尽管如此,会宁却走出了很多优秀的人才,这里被称为“状元故里,博士之乡”,是西北的教育名县。中国甘肃省会宁县位于中国西北部,是中国最干旱的地区之一。严重缺水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尽管如此,会宁还是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人才,被称为“状元之乡、博士之乡”,是西北地区著名的教育大县。
会宁县是中国广大贫困地区的一个缩影,高考成了改变人们命运的考试。刘洋洋是会宁一中的尖子生。大学学费对她家来说是一笔很大的开支。备考这一年,刘洋洋经历了哪些内心的挣扎?
第五集《留学大潮下》2014年,中国有45万人选择出国留学,大部分人放弃了高考。
就像人们俗称留学考试为“洋高考”,这俨然又是另外一种高考,同样是奋斗和追求,同样的潮流汹涌。我们关注高考,也把目光投注在那些转身离去的身影。为成就世界名校梦想、奋力备考的母女俩,留学服务机构里一呼百应的明星导师,国际学校里默默无闻的中文老师,还有那些真正走出国门、奋斗在异国他乡的留学生,他们代表的是留学大潮下那些往来不息的身影,奋斗、梦想、文化碰撞、人生选择,大潮终往何处去?第六集《校长的选择》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在中国,地域的差别、贫富的差距是客观存在,而人们对于教育的不同理解也是不争的事实。高考制度从当初的举国欢呼到现在的改革与重建,它背后是中国国情的变化以及人们对于教育理解的日益多元化。社会在发展,教育也在悄悄地改变。中国的初中和高中加起来总计超过6万所。在这些学校里,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塑造着年轻的思想,2400万中学生是中国的未来。不同的教育领导者,他们的选择不尽相同。那些最能体现教育生态的代表者——缔造了衡水神话仍在继续激情工作的老校长、从深圳中学到北大附中一直在坚持的年轻改革派、还有带领学生游学稍显另类的实验者,他们的教育理念,他们如何看待高考,都围绕着2014年高考这个节点——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