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线为什么没火 政法议题微信号“长安剑”为什么火了 以法为核心 寓宣于乐
以关注政法问题著称的微信公众号“长安安建”开通一个多月了。不仅被人民日报新媒体页面介绍,还受到一批网友的好评和追捧。为什么“长安剑”脱颖而出?微信公众号操作有哪些技巧可以借鉴?
11月6日“法制网舆情中心"微信公号发文深入剖析“长安剑”的内容、语言特色,总结其运营模式,以供学习和参考。从图表上看,今年9月24日16时27分,《长安剑》首次发表文章,阅读量突破2万人次。从那以后,官方数字的关注度一直在上升。截至10月31日,“长安剑”共发布42篇文章,阅读量累计37.16万人次、点赞量2702人次、转发量2938次,已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微信公号之一。题为《长安剑》的文章平均阅读量达到8685次,平均点赞量为64.5次。
从阅读量来看,9月26日的《一针见血!这12个金句竟出自这么高级别的领导人之口》阅读量最高,达34875次;10月24日的《月底就是孩子的生死线!救救她和她的检察官爸爸吧……》是阅读量的又一高峰,达31224次。从点赞量来看,10月3日的《关于柳城爆炸案的四个问题》获得最多点赞,达到261次。自第一篇文章发布以来,“长安剑”几乎每日发布一篇政法相关的原创文章,内容制作精良,且图文并茂——95%的文章配发漫画、图片或视频。然而,“我只听到他的声音,却没有看到他。”这个官名是出自寺庙还是江湖?这个问题可以用长安剑圣长安安俊的自述来回答:“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伙伴,却不敢忘记为国担忧。”其微信账号简介写道:“长安谈剑,学武。安邦保民,德成治。寺庙河湖,梦想和平。"在收集和分析了《长安剑》42篇文章的语料后,我们得到了《长安剑》内容词的云图。
从中可以看出,“警察”、“我们”、“社会”、“法律”等词语词频较高;“蜀黍”、“小伙伴”、“老百姓”、“人民”等词也较多出现,这从侧面反映出其行文风格较为朴实,言谈中带有鲜明的生活化气息和解构式的网络语言特征,容易被关注者接受。同时,“长安安俊”还多使用“我们”“我们自己”“大家”等人称代词,表现出与众多网友站在一起,共同观看政法工作部署和创新举措,讨论热点舆情事件,反思舆情生态存在的问题,倡导网络正能量的态度。从内容看“长安君”“内容为王”适用于传统媒体,也适用于新媒体。法制网舆情监测中心对“长安剑”文章进行类别分析后发现,其既观庙堂之高,也思江湖之远:有高层解读和形象宣传;有法律法规普及情况介绍,以及对热点舆情事件的舆情观察;有给“小伙伴”的安全提示,也呼吁“小伙伴”帮忙带爱;假期里也有频繁的互动。从各类文章的阅读量和点赞量来看,“高层解读”和“舆论观察”两类文章传播效果最佳。最为典型的案例是《一针见血!这12个金句竟出自这么高级别的领导人之口》、《政法队伍的小伙伴们,习大大喊你为民保平安》和《关于柳城爆炸案的四个质疑》、《青岛大虾火了那么多天,还有三件事你没想到……》。其余各类文章各有千秋,共同将“长安剑”打造成为网民信赖的“好伙伴”。高水平解读·政法故事:强看点政法工作《高水平解读》文章聚焦中央领导对政法工作的指导部署和政法工作领域创新举措的落实推进。《政法故事》的文章聚焦政法人士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长安剑”通过这两类文章带领广大网民透视政法工作细节,加深了网民对政法工作的认识,增进了网民对广大政法干警的理解,对化解双方之间的对立情绪有积极作用。解读普法,观察民意:着力增强民意的合理性。《解读普法》文章重点传播政法常识和新法规,如“你见过这十二类警官吗?”、“三天后,微博微信谣言最高可判7年。怎么能判断为谣言呢?”,“从明天开始,暴力袭警将受到更严厉的处罚!“等等。“舆论观察”类文章着眼于涉法热点舆情事件,剖析舆论关注焦点,从法律角度澄清舆论误读,引导网民走向理性。由于“长安剑”的第三方地位,此类文章在门户网站转载后得到了网友的高度认可,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温舆论,如“柳城爆炸案四问”“蒋洁敏受贿3000万,吐槽100万?没有这种好事!”,“公安部对王林案的处理怎么了?“等等。这两类文章的最大共同点是普法。“释法普法”系主动普及法律法规,“舆论观察”则是借案普法,两者均试图通过帮助网民树立法治思维而达到增强舆论理性、减少网络噪音的目的。安全提示,爱心救助:在传递网络正能量的“安全提示”文章中,“畅”教会了群众很多防骗、防盗刷、防“夺命快递”等实用技能。比如“女神汤唯被陷阱困住了。你认为你不需要读它们吗?”,“小心点!你的银行卡被偷了!点击它教你如何预防!”等等。在连续4次发布的“爱心救助”类文章中,“长安君”掀起社会爱心接力的热情,救助湖北检察官患血癌的女儿,获得网民点赞。这两类文章关注的都是基层民众的日常生活,高“接地气”指数也带来了高人气。特别是《爱的解脱》的文章平均阅读量和平均好评量仅次于“高水平解读”和“舆论观察”。互动娱乐、国外经验:大家的好“伙伴”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差别在于互动性。“长安君”不仅找准长假时机推荐“酷炫政法好片”和“最权威公号”,还设计问卷“测测大家的侠义值”,并从第17篇文章起,专设互动区摘录网民评论和“长安君”的回复。在互动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网友慢慢把长安安俊当成了自己的“小伙伴”,推动了他们的人气指数上升。此外,“长安君”放眼世界,介绍国外经验的文章《引领德国警察管理3.0时代的,居然是这三个“秘密武器”……》也获赞“涨姿势,非常棒”。从传播的角度来看,长安安俊是人格化的:增加了面对面的互动感,长安剑设计了长安安俊和小兽的网络虚拟形象,赋予了它们鲜明的人物色彩,使得公共名称的语言风格和定位高度统一,营造了活泼的氛围。在公号的行文风格上,基本每篇文章都以“长安君”的口吻阐述,从普通群众的视角切入,从身边司空见惯的小事谈起,以轻松的口吻与网民就政法相关议题进行平等对话,极具带入感。多媒体:增强内容的直观性和趣味性《长安剑》以文字内容为基础,辅以图片、视频等形式,丰富了表现形式,增加了阅读的视觉感和趣味性。
统计发现,“长安剑”公号的“文章+图片”类文章占比最高,约70.7%;“文字+视频”次之,为17.2%;纯文字形式占比最低,仅为4.8%。而且每篇文章平均使用的图片数量在4.8张左右,包括网络上广泛流传的GIF图片,独家一手照片,以及大量独家漫画和插图。擅用盘点:问答交互式“碎片化”处理“长安剑”善于采用盘点方式。截至10月31日,其发布的42篇文章中有13篇采取了盘点形式。如“十大干货”、“7个最窝心故事”、“三件事你没想到”等。《长安剑》在文章中多处采用提问和回答的方式,将话题“碎片化”,分模块、分层次进行解读,减少了观众无尽的心理倦怠,更容易消化吸收。同时迎合了当下流行的“浅阅读”模式,契合了当下新媒体传播模式。情感强烈:用标题、标点调动情绪好的标题是文章传播成功的一半。“长安剑”将“太震撼”、“放大招”、“一针见血”等情感张力强的词语置于标题,极大地吸引受众关注。同时,标题中情感标点符号的大量使用也吸引着观众“一探究竟”,比如“小心!你的银行卡被偷了!点击教你怎么预防!”,“蒋洁敏贪污三千万吐槽一百万?有这么好的东西!”据统计,截至10月31日,“长安剑”文章标题中使用感叹句式23次,反问、疑问句式14次,对唤起阅读兴趣、加快传播速度起到积极作用。俏皮话:轻松表达严肃话题《长安剑》采用了较为轻松的表达方式,将“硬核”内容进行了软化和融合,借助诙谐的描写和创新的形式增加了畅快的阅读感。比如《政法领袖》这篇文章就吹了“认真”的集结号,快来听听!”,作品的主题叫做“‘严肃’集结号”,这就增强了趣味性和普及性。在语言运用上,“长安剑”还大量采用时下最流行的网言网语,比如“自我修养”、“涨姿势”、“你造么”等,在巧妙贴合文章主题的同时,迅速拉近与受众的距离。从操作上看,“长安”和“法”贯穿始终。如果把长安剑比作一个人,那么“法”就是它的灵魂。无论是正直可亲的超人形象“长安”,还是“兽魅”的卡通形象,都表现出“法”的特征。其内容也涵盖“法”的多个层次,既有习大大讲“中华法制”,也有孟建柱论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还有基层公安干警的执法镜头。万变不离其宗,法是其宗旨,更是信仰。一个“法”贯穿,信息多层次呈现,可谓“形散而神不散”,使得微信公众号既保持了自身特色,突出了跑号的目的,又多角度、多形式精选素材,一举两得。
两大个性除了一“法”贯穿,“长安君”还有两大个性——君子范儿和电影迷,体现出公号的独特性。君子风范:“长安安俊”会在文章发表后的第二天,从网友中挑选评论并附上自己的回复进行互动。有价值的是,长安安俊不仅选择了“好的”,还选择了一些值得商榷和批判的。如有网民提出“现在交警事故认定潜规则很多,普遍存在乱用职权等现象”,“长安君”回复道:“这个现象值得关注。如果有充足的证据,欢迎留言给长安君,我们好好讨论一下!”其正直阳光、诚恳交流的君子范儿跃然纸上。影迷:“长安安俊”依然是影迷。首先,在解读大连会议相关举措时,利用《碟中谍5》的各种桥段,展现了我国公安机关的强大实力,并在十一假期推荐了“十大爽政法片”。此外,许多文章使用电影元素来展示他们的粉丝特征。“长安剑”把电影截图、经典台词运用得炉火纯青,将个人喜好与公号运营完美结合,寓“宣”于乐,值得称赞。三层内容:纵向解剖《长安剑》官衔,可以发现有三层内容紧紧围绕“法”的核心,呈现放射状结构,分别是法律思维、政法部署、具体工作。第一层是法治思维。作为一名“骨灰级”政法工作爱好者,“长安君”将传播法治思维视为其公号运营的首要使命。因此,其公号内容中占比最多的是“习大大8句话”、“孟书记12个金句”等高度凝练的法治内容,打破了部分政法官微公文式的晦涩内容带来的阅读壁垒。第二层是政法部署。这部分内容是具体政法工作的指导思想,但由于专业性强,宏观表述多,往往会让网友失去兴趣。《长安剑》关注这类内容,发挥草根精神,用“接地气”的话语表达,弥合了普通观众与政法部署之间的理解鸿沟。第三层是具体工作,其中又分热点案例、释法普法和基层动态三类。这一层内容与很多政法类标题相似,但在典型案例解读中,“长安安俊”因能言善道、评论直接而备受推崇。《关于柳城爆炸案的四个质疑》等文章成为此类内容的“招牌”;《这十二类警察蜀黍,你见过吗?》等普法内容,以及《国庆7个最窝心故事》等基层政法动态信息也增添了网民对政法干警的亲切感。从多个角度分析安俊的人格,可以发现他是多重身份的伪装。在解读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会议时,他看起来像个圈内人;在王林案、青岛“高价虾”等热点事件评论中,成为资深法律专家;你以为你不用看《女神汤唯》里被骗的陷阱吗?在反诈骗内容上,他变成了一个“为小伙伴们伤透了心”的警察;在检察官患血癌女儿的爱情接力中,他还原了草根V的样子,点了“江湖”和众多应答者。虽然身份成谜,但这不影响“长安君”游走在政法机关和广大网民之间,并得到双重肯定,成为两者关系的“粘合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