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校园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绿色大学建设
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绿色大学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自觉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起来,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充分利用改革开放40年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攻坚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努力。只有一起攀登,我们才能最终建设一个美丽的中国。
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明传承的伟大使命,肩负着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重要职责。他们应该为生态文明建设负责。建设绿色大学不仅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高校的具体体现,也是高校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责任。绿色大学建设是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流大学建设要积极服务美丽中国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根本目的是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因此,一流大学建设必须积极服务美丽中国建设,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一流的人才支撑和一流的科技支撑。
绿色大学是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目前关于什么是“一流大学”的讨论还没有结束,不同的机构给出了不同的指标,但无论建立什么样的指标体系,都应该包括绿色指标。大学不仅是国家强大的智力资源,也是人类进步的精神灯塔。一流大学要注重传承和创新文明。生态繁荣导致文明繁荣,生态衰落导致文明衰落。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人类文明的生存和发展。一所大学如果不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那就一定不是一所合格的大学,更谈不上一流大学。在学校层面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建设绿色学校。因此,绿色大学必须成为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指标。
将绿色大学标准纳入一流大学建设体系。绿色大学建设应纳入一流大学发展战略规划,从顶层设计、制度设计、资金支持、队伍建设等方面予以充分保障。将绿色指标纳入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将提高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和能力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要建设一流的科研体系,聚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加强学科间协同创新,加强对交叉学科群和科技研究团队的支持,努力为中国更蓝的天、更清的水、更美的环境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要加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宣传,将绿色理念渗透到校园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一流大学建设提供重要的绿色文化支撑。
培育新一代美丽中国建筑
增强生态文明教育的紧迫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系建设,要确保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根本改善,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美丽中国的建设需要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列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时间表,这意味着从现在开始,高校培养的人才必须是具备建设美丽中国基本素质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面对当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教师生态文明教育能力不足、社会支持体系不健全等突出问题,以及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和素质的迫切需要,高校必须具有积极推进生态文明教育改革的紧迫感。
将生态文明思想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一方面要把握课堂教育的主体地位,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教学大纲,确保覆盖所有学科。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教材体系,可以从根本上保证教育的实施。加强教师培训,充分发挥教师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引领作用。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要把课内课外联系起来,营造全方位的生态文明教育环境。要加强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实行“教、研、用一体化”模式。要加强对社区活动的引导,让生态文明教育走进社区。应鼓励学生开展节能节水和环境保护等活动。要加强现代通信技术应用,让生态文明教育走进网络和手机,以学生爱听、爱听的形式加大生态文明宣传力度。
绿色校园生态环境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一个生态环境良好的校园,不仅是师生的福祉,更是辐射社会的典范标杆。良好的校园生态环境会教会学生无言,也是学生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校具有人才、科技、文化等诸多优势。,并有多年节约校园建设的基础。他们有良好的绿色生态校园建设条件,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中,应该为全社会树立榜样。
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态环境,既要注重外部绿化美化环境,也要注重节能减排的内涵。校园人口密集,是水和能源消耗的重点单位,节能潜力巨大。需要对水、电、气等全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防止渗漏,最大限度减少浪费,建设节约型校园;要推进中水、雨水等非常规水源综合利用,建设海绵校园;推进垃圾分类回收,促进资源循环利用。要大力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节能节水领域的应用,为绿色校园插上科技的翅膀。要加强对师生行为的引导,鼓励节约用水、用电、用粮的行为,反对铺张浪费和不合理消费,让绿色生活方式在高校率先形成。要加强制度建设,分解落实责任,建立考核体系,确保绿色校园建设持续、正常、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