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再 习近平为何一再宣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
为什么习近平一再宣称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
中新社北京8月25日电问:为什么习近平一再宣称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
作者钟三平
“我的门永远敞开,张开双臂等你。”
十年前,凭借这首脍炙人口的歌词,中国在一场体育赛事中完成了与世界的惊艳拥抱。
五年前,随着中国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中国通过深化开放,进一步与世界分享发展红利。
今年,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习近平再次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只会越开越大!”
资料图:2017年5月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圆桌峰会。图为习近平去上班吃午饭。中新社记者杜
在反全球化趋势抬头、世界面临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威胁之际,有人关起门来,有人筑起高墙。为什么中国开放门户、扩大开放的态度是一致的?
这背后,是中国领导人“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的清醒认知,也是对世界经济开放与融通本质的准确洞察。
2012年,习近平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后,选择与在华工作的外国专家代表座谈。他说闭门造车是不可能成功的。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打开建设和事业的大门。
2017年,习近平首次出席达沃斯年会,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表明了中国的态度:“不可能让世界经济的海洋回到一个与世隔绝的小湖小河,不符合历史潮流。”“要坚定不移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共享开放机遇和利益,实现互利共赢。”
资料图:2017年10月30日,中国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咨询委员会海外委员和中国企业家。中新社记者盛家鹏摄
今年,中国改革开放进入第40个年头。习近平再次表示,中国的开放一定会打开一个新局面。
在几个重要的时间点上,“开放”成为习近平一贯的“关键声明”,多次宣示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心。
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对外开放。1978年,当代中国对外开放,从建立经济特区到全面发展,从沿海到内地逐步对外开放市场,逐步融入世界。40年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中国的对外开放也让世界受益。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开启了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一系列开拓市场的举措脱颖而出,为世界提供了更多发展机遇。作为积极开放市场的重要政策宣布和行动,中国将于今年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每年举办一届。
“中国过去40年的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习近平说,未来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
资料图:2018年4月10日,中国习近平主席在海南博鳌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中新社记者杜
在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提出了一系列扩大开放的举措,包括大幅放宽市场准入、营造更具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积极扩大进口等。
对于这些开放措施,习近平说,我们将尽快实施,越早越好,越早越好,努力使开放成果尽快惠及中国企业和人民,尽快惠及世界企业和人民。
此后不到一个月,一系列具体政策迅速出台,从扩大沪港通、深港通交易配额,到允许外资控股合资券商,从取消抗癌药等28种药品进口关税,到放宽汽车等行业外资股比限制。
写入联合国决议的“一带一路倡议”,不仅被视为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度延续,也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不确定性增加的当今世界注入了稳定因素。
资料图:俯瞰深圳盐田港。中新社记者陈文社
2018年是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五年来,中国与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合作文件,共同建设“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占世界的60%以上,国内生产总值和贸易额占世界的三分之一以上。中国的这一倡议不仅可以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相衔接,也可以为推动这一议程提供动力。
Xi说:“共同建设‘一带一路’的倡议源于中国,但机遇和成就属于世界。最新数据显示,中国与沿线国家建立了80多个海外经贸合作区,为当地创造了24.4万个就业岗位。
在几天后举行的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方预计将取得四项成果,其中一项是将“一带一路”与非洲发展联系起来,为非洲发展开辟新的空空间。
正如习近平所说:“中国对外开放不是唱独角戏,而是欢迎各方参与;不是谋求势力范围,而是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建自己的后花园,而是建一百个各国共享的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