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官职 大宋朝的官文化有多复杂?一个人只是官衔就有一大串
中国官文化是在数千年历史中,特殊阶级的管理文化,也是官僚统治阶级进行鞭策的阶梯。一直如此,现在还如此,看公务员考试之宏伟磅礴,就知道“官文化”的魅力所在。
当朝的事情不好说,咱们就研究大宋“官文化”的那些趣事。对照一下如今,或许还能找到共通之处。
关于宋代的官衔制度,一直有两个说法。历史学专家一致认为,宋代的官衔制度是历朝历代中最复杂的,没有之一。
当时宋代的不少官僚,自己都搞不清自己头上有几个名号。
长话短说,下面简单介绍宋代官员最常用的几种头衔。
第一种头衔叫“散官”,用来代表一定的官品。
宋朝初年的官品共分二十九等,虽然分得很细,却没多少实际意义,只是用来决定官服的颜色。
按规定,三品以上穿紫色,四品、五品穿绯色,六至九品穿绿色,因为五品以上已经算职位较高了,所以有“满朝朱紫贵”的说法。
第二种头衔叫“寄禄官”,这个名头你可千万要记准确,因为它是用来决定你工资待遇的。
寄禄官按照文武各分几十个等次,每个等次都有若干具体的官名相对应,这些官名只代表你可以享受的待遇,却失去了官名的本义。
比方说,如果你有一天被朝廷任命为吏部侍郎,千万别以为自己马上就要到人事部当副部长了,因为这个“吏部侍郎”的头衔只代表你可以享受文官第八等次待遇,而你要干的工作可能和吏部没有半毛钱关系。
你真正被分配去干什么工作,还是要看下一个头衔。
第三种头衔叫“职事官”,其实,这个名头才代表你真正所从事的岗位。比如前面提到的三司使、转运使、知州、知县等官职。这些官名很有特点,在前面往往要加上“知、判、直、提点、管勾”等字眼,在后面则经常加“使、事”等字眼。
比如,建隆元年,赵普被任命为右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右谏议大夫是他的寄禄官,枢密直学士是职事官,枢密直学士才是他真正的工作。
一个官员的“职事官”名称还和“寄禄官”级别相关,如果他的寄禄官等次较低,却要干比较高等次的职事官,往往要在前面加“权、守、试”等字,比如原来的“三司使”就会改成“权三司公事”。
这又是一套复杂的规矩,却是每一个想了解宋史的人必须知道的,介绍某个官员的官职时,基本以职事官为主。
第四种头衔叫“贴职”。
贴职是个荣誉性的官衔,一般有“某某馆大学士、学士、待制、修撰”等称呼。
别小看这个荣誉性名头,能得到贴职,代表一个官员很有学问、威望,不但可以额外增加一点俸禄,还可以越级升官。
名臣包拯就因为曾经担任过龙图阁直学士,故常被人称为“包龙图”。
除了以上几种头衔外,宋朝官员还会有祠禄官、勋官、检校官、爵、食邑、食实封、赐等名头,有的代表地位,有的代表经济待遇,有的代表礼仪特权,官位越高的官员,头上的帽子越多。
比如,名臣司马光曾在书中列过自己长长的一段头衔: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权判西京留司御史台、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三百户、食实封四百户、赐紫金鱼袋。
足足63个字,一口气都念不过来,如果那时候也流行做名片,估计正反面全是字,要费点力气才能搞明白,他真正是干什么的。
宋代官员的头衔如此之多,给后来者研究这段历史带来了不少麻烦,也一度让人非常头痛。
相信官员自己是不头痛的,名多不压身,不管是否具有实际作用,多一个名头总归不是坏事,想戴上一顶官帽的人永远不会少。
宋朝的公务员系统都有统一的制服。
宋代官服一个很大的特点,特别是相对中国其他朝代来说,显得朴素、简洁、线条不繁杂、看起来清爽、干净、干练。
宋朝规定,紫色属于三品以上才能用,而朱红是五品以上,七品以上用绿色,像县令这样的九品芝麻官只能用青色。
就如神童诗里写的那样,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宋代官服基本承袭唐代的款式曲领大袖,下裾加横襴,腰间束以革带,头上戴幞头,脚登靴或革履。官服图案以等级分,一,二品的画龙,三,四,五品是山水,以下是花鸟。
穿朝服时必戴"进贤冠",一种涂漆的梁冠帽,"貂蝉冠",又名"笼巾",是以藤丝编成形,上面涂漆的冠帽,獬豸冠等。
而且政府也是会给公务员按时下发劳保用品的,按季节赐发给大臣衣物。上至将相王公,下至侍卫步军,赐发的品种有袍、袄、衫、裤等。所赐之服大部分是织有鸟兽的锦纹。这福利可以说相当好了。
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宋朝官员?
在很多人眼里,古人想当官,就得参加科举考试,但凡事都有例外。
如果你不想当一辈子书虫,又非常想当官,也可以另辟蹊径。科举之外的当官门路也很多,有志于成为宋朝公务人员的朋友可以比照一下,看看自己能不能走得通。
第一条通道叫作“恩荫补官”。
就是说,如果你家有人和皇帝有亲戚关系或者是在朝廷当大官。恭喜你,你不需要把头发挂在房梁上,不需要拿把锥子扎大腿,大可以躺在椅子上安心晒太阳。
只要碰到皇帝生日、郊祀、更改年号等重大政治活动,你的家人就有机会向朝廷推荐你做官。不久,一顶官帽就会从天上掉下来砸到你头上,实在是太幸福了。
在宋朝,“恩荫补官”这个口子开得特别大,除了上面讲到的重大政治活动,中高级官吏在致仕或临死前还可以向朝廷推荐自己家人做官,而且一次可以推荐好几个。
更幸福的是,被推荐人的范围也是很广的,如果你和皇亲国戚、高官显贵攀不上血缘关系,只要你当过他们的门客、仆隶,他们又愿意推荐你,朝廷也会发你顶官帽戴戴。
有人做过统计,宋朝每年靠“恩荫”得到官职的人数达到 500 人,居然比科举考试还要多,实在是价格便宜量又足。
由于“恩荫补官”让很多权贵子弟平白无故当了官,难免遭人非议,朝廷考虑到这点,做出了很多限制。
靠恩荫上来的人通常只能获得一个空有其名的寄禄官官阶,只有通过考试,合格了才能担当职事官。
即便正式上岗,开始也只能做些主簿、县尉之类无足轻重的小官,而且仕途升迁要比科举出身的官员慢得多。至于成为高级官僚,那更想都别想。
因此,有些确有才华的官僚子弟往往不屑于靠家族关系得到官位,宁可参加科举考试博取功名。
无论好坏,“恩荫补官”的前提是你必须有良好的投胎技术,出生在有牛人的家庭里,否则,再美的事情都和你无关。广大寒门子弟也别多想了,收好你的家谱,跟着我再看看还有没有其他方法。
第二种当官的方法叫作“吏人出职”。
平常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官吏”二字,其实包括两种身份的人。一是“官”,二是“吏”。
吏人是指行政机构中的普通办事人员,吃官府饭,但又不算正式官员,主要干一些文书、差役之类的低级活,平常老百姓不待见,当官的又看不起,地位待遇都不怎么样。在宋代,吏被看作九品之外的“流外人”,与当官的相比,两者实乃天壤之别。
在此,我们要麻烦知名人士宋江先生再来现身说法一次,他长期担任的县押司,其实就是一个吏的职位。管你是及时雨还是暴风雨,在官场依然是个被人看不起的小吏。
所以,宋代很多吏人都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够得到一个官的身份。朝廷为了鼓励吏人好好干活,也为这个群体特设了一条通道,定期为吏人提供转官的机会。
其实,这条路也真心不好走。
宋代对“吏人出职”是有严格的条件限制的,首先你必须干到一定的年头才能有希望转为官,这个年限规定经常变化,但总体来说都比较长。
如果你是县、乡级机关里的小吏,还必须混到州、路一级的大机关里继续当吏,才能有机会争取当官的资格。
就算你以坐穿板凳的劲头熬到了一定年头,你还要放平心态接受考核,先要看看你活干得怎么样,上司的评价怎么样,百姓的口碑怎么样,其间你还千万不能犯错,如果被发现有什么污点,那就一夜打回原形。
可见,由吏转官也确实不是件容易事,甚至有人等了三四十年,把小吏活活熬成了老吏,都没等到出职那一天。
即使你工作努力、福星高照,冲破重重阻碍,终于由吏转官,也不要过于高兴,一般来说,你很可能只拿到个从九品的最低阶官,而且你的吏人身份将严重制约你在官场的发展,运气好点混到个从八品,顶到天也就是个正七品。也难怪,很多吏人都只能摇头感叹:一日为吏,终身为吏。
第三种当官,“进纳补官”,又称“纳赀补官”或“纳粟补官”。
根据这个政策,但凡遇到救济灾荒、修理河道、建筑城池的时候,朝廷就会号召一些富家大户主动出来捐钱、捐粮。
当然东西也不白给,作为交换,朝廷会封你一个官当当。而且官阶的高低和你的贡献直接挂钩,给多少钱粮,就当多大的官。
比如,太宗淳化年间曾规定,请大户捐粮救济水灾,捐五千石就可封个三班奉职,捐一万石就可封个三班殿直。
有时候,发放官位的高低还会根据供需状况随时调整,完全实现了公平交易、童叟无欺。
通过捐钱捐粮换来的官起点不可能很高,而且往往是个闲职,可好歹也是个官啊,照样有机会升迁,还可以享受免除差役等特权,也算物有所值了。最重要的是不需要比拼家庭背景,不需要苦熬资历,一锤子买卖,所以很受富家子弟欢迎。
当然,走这条路子的人必须满足一个基本前提——有钱。若是自己家本来就揭不开锅,还是趁早打消这个念头,另寻出路。
很多人会问,难道朝廷就不能给一条无附加条件、可供广大群众共同参与的机会吗?
路子倒还真有一条,就看你敢不敢试一下。
那就是起义,也叫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