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大家庭 “兴隆大家庭”又是如何一步步的让自己跌落神坛的呢?
兴隆集团作为辽宁省最知名的民营企业,曾经敢于与国企“加拉茨”合作,其商业综合体甚至创造了辽宁14个城市进入13个城市的传奇,但在最重要的部分却被打败了。曾经的“兴隆家族”是如何让自己一步步跌入神坛的?
第一,发展连锁,以商报国
辽宁兴隆家族企业集团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但没有人想到盘锦孕育的一家小型民营企业,未来会有如此强大的实力。
1993年12月,兴隆大厦从a 空大厦成功开业,只用了76天。巨幅横幅“我们还年轻,请多批评”震惊了当时的很多观众。后来兴隆大厦创造了中国商业的奇迹,不断引领商业潮流。
比如当时巧妙地举办了各种精彩丰富的文化营销活动,如中国月饼节、古装节、大聚会等。对于90年代的人来说,这样的营销方式真实而新颖。做企业需要耐心和奉献。只有这样你才能快速发展。兴隆集团就是这样。
在这样的硬营销下,兴隆集团仅开业第一年就在盘锦实现了6000万元的销售额。或许这个业绩目前还没有那么惊艳,但在1994年,已经是天文数字了,这个业绩也让兴隆大厦成为盘锦的龙头企业。
随后几年,兴隆集团销售额逐年增长,不仅成为盘锦首个突破亿元的商场,还进入中国商业百强企业,成为中国商业百强企业中唯一的三线城市企业,在全国商界引起轰动。
后来兴隆集团抓住机遇,准备实现跨越式发展——进军辽宁省其他城区。
1997年,被誉为当时亚洲最大的零售商业企业和“商业航母”的东亚商业广场,在沈阳中街地理位置最好的沈阳故宫后面正式开业。
已经落地的东亚广场,是中国商圈最大的广场之一,格局分散,层次分明。很多人说进入商场好像进入了一个“迷宫”,真的很难找到出口。这么大规模的商场,运营成本自然不低。四年后,这艘商业“航母”因为资金和债务问题而“搁浅”。
东亚广场结束,兴隆集团接手。
其实兴隆集团在当时并没有受到大家的青睐。毕竟出生在一个“小地方”,突然来到一个大城市,在策划和营销上肯定会有一些不足。然而,没想到这家来自盘锦的民营企业居然把这么大的商场搞得井井有条,成了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大家庭”,上演了“蛇吞大象”的商业奇迹。
比如推出了“螃蟹节”的营销计划,在盘锦很有地方特色。在沈阳亮相时惊艳全场,全新的购物理念独树一帜,让当时很多媒体人称之为“小蟹促大摩尔”。
在兴隆集团的巅峰时期,沈阳人愿意来这里买东西,比如“66小时不夜城”“兴隆卡当钱花”“公交环线免费乘车”...这样的惠民政策虽然“简单粗暴”,却赢得了人心。
在当时的沈阳,兴隆集团能够将销售额推到1亿多元,碾压当时任何一家商场。这让很多人直言兴隆家族在沈阳做生意,这在辽宁和沈阳都是一个商业神话。
之后,兴隆集团让自己的商场遍地开花,不仅改变了人们心中“东北人不知道百货”的印象,还在电商领域大放异彩。虽然淘宝和JD.COM逐渐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购物首选,但兴隆集团还是敢于和他们“做决定”,用自己的实力说话——销量连年持续暴涨,这对于电商崛起时代的实体店来说并不容易。
是什么原因导致兴隆集团发展如此之快?
第一,营销方式得当。兴隆集团从成立之初就发展了最新的业务发展模式——活动营销,这是90年代全新的营销方式。那时候的人们逐渐豁达,愿意接受新鲜感,自然愿意“凑热闹”,给予兴隆集团支持。就这样,兴隆集团获得了第一桶金。
其次,家庭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有着相同的利益,但有利的一面是,兴隆集团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这种管理模式,加强了企业内部的凝聚力,让员工愿意为企业“努力工作”。
以董事长李维龙为例,员工以他的方针政策为标准,他天生执行力超强,这也让兴隆集团推出新的营销活动,不断向外界展示自己。但是这种管理运营模式也有很大的弊端,后面会提到。
最后,独特的企业文化。兴隆集团倡导“员工第一”的理念,为员工的发展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以期不断提高员工素质。一年一度的公开招聘从不拖延,“能者优于庸者”的理念不断选拔员工,甚至花费数百万元为员工订阅学习资料,组织员工培训。
在这样的企业文化影响下,兴隆集团的员工自然有了高质量、高品质的发展。除了重视员工培训,兴隆集团也有自己独特的企业特色。它始终以“让人民生活得更好”为原则,努力成为大众眼中的诚信品牌,并引进了众多国际大牌,一开始就直接为盘锦人打开了眼界。
这种“文化兴商、特色营销”的方式贯穿全年,成为盘锦商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凭借过硬的实力,兴隆集团确保了短短几年时间,在辽宁除大连外的其他13个城市中心,至少建立了一个自己的大型购物中心,最终实现了自己最初的“发展连锁”梦想。我相信你会有疑问。为什么在辽宁14个城市中,兴隆集团没有在大连设立自己的连锁店?
事实上,兴隆集团曾经在大连打造了自己的“兴隆世家”,但这家商场在两年后就离开了市场。
一方面,兴隆集团在大连兴隆家族投资过多,导致了“大到租不起”的现象,入不敷出,本金难回。甚至大连兴隆集团后期资金紧张,拖欠厂家货款;
另一方面,大连兴隆人家的位置也有偏差。在入驻之前,这个地区的零售百货行业确实缺乏一个强势的品牌。兴隆集团入驻刚刚好,但万达集团是大连兴隆集团落地后不久才建成的,两个大型商场直线距离只有1000多米。他们之间的竞争可想而知。
就这样,兴隆家族实现了除大连之外的辽宁、沈阳连锁店的开业,也达成了当初“发展连锁,以商报国”的梦想,但兴隆集团却在此时开始走下坡路。
第二,一个人成功,一个人失败
如上所述,兴隆集团的成功离不开他们的“家庭成员”李维龙。正是因为员工对李维龙的信仰,兴隆集团才得以快速发展。但是对于企业来说,当权力掌握在极少数人手中的时候,他们就会做出误判,这样的误判也会断送兴隆集团的美好未来。
兴隆家族最直接的管理模式,虽然这种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员工的凝聚力,但不可避免地存在任人唯亲、扰乱商业秩序的腐败行为。退一万步说,李维龙可以控制自己,但他看不到身边的每一个人。在他看不见的地方,贪婪的蚂蚁吞噬了长滩。
甚至在兴隆,也有一个商品经理,因为当月业绩不如上月,被公司逼退了上个月多出来的工资。这样的商业秩序,企业很难留住人才。甚至可以说,兴隆集团的政策变化完全由李维龙家族来维护。在这种情况下,李维龙做出了哪些误判?
01:迷信自持资金,负债驱动经济
对于连锁商业集团来说,他们的经济模式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实体消费者积累的财富,通常依靠采购、销售环节资金投放不畅来沉淀现金流,利用无息资金来运营高风险项目,从而享受高风险收益,转嫁风险。
这种经济模式也叫“扣费模式”,利用资金价差,以强大的话语权解压上游供应商的利润,以低价傲视全行业,然后投入真金白银资本,创造更多财富。这种财富虽然是实实在在的,但也有见效慢的缺点。对于许多连锁商业集团来说,他们不愿意采用这种方式。
更多的人愿意采用第二种方法,兴隆集团也不例外。这种方式是通过债务带动经济增长,将债务虚拟电子化货币化后投放市场,推出“债务货币”。比如兴隆集团发行了大量的卡:兴隆卡、庭院卡及各种卡券等。虽然结果很快,但对于连锁商业集团来说,通胀、货币紧缩和推动财富的泡沫首先出现。
除了经济模式的发展,李维龙采取了债务驱动,而在兴隆集团的发展中,他也或多或少选择了商场自持的策略。
比如商场地产,一般来说,繁华城市建设的商场地产地价普遍较高,很多人会租地。然而,李维龙没有这样做。他的兴隆集团坚持自持物业扩张,商场只建不租。刚开始的时候,因为商业地产贵,这个策略真的很赚钱。
但随着兴隆集团越做越大,现金流显然不足以支撑他的想法。兴隆集团的商场面积几乎等于在建商场面积。他不再净利润,而是开始用零售业赚来的钱补贴房地产开发的“窟窿”。这笔补贴不仅是杯水车薪,也预示着兴隆集团的终结。
02:过度自信营销,错失上市机会
对于很多企业来说,上市是他们最好的选择,兴隆集团曾经面临上市的障碍,但当时他的家人李维龙选择了拒绝。在她看来,她自己的兴隆集团营销能力强,客流量大,商业实体多,是人们眼中的“香饽饽”。银行没有理由不借给他钱。
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2015年后,银行突然对兴隆集团收紧货币政策,意味着兴隆集团在建的商业实体突然变成了一栋未完工的大楼。没有资金支持,加上债务拉动经济,兴隆集团陷入困境。
事实上,在这一点上,李维龙并没有意识到上市为集团提供了多少便利。一方面,上市可以转移风险,将几个合伙人承担的经营风险转移给公众。另一方面,上市可以带动兴隆集团建立更加规范的公司治理和企业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其家族化管理模式带来的弊端。
李维龙已经从一个鲜为人知的街头小贩发展成为影响辽宁和沈阳的重量级人物。虽然他有自信的资本,却盲目自信自己的营销策略不靠谱。营销只是一种方式和手段,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兴隆集团。如果出现问题,营销将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正是因为营销在兴隆集团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李维龙才迟迟不上市。不过,近几年也有媒体报道,李维龙的儿子主管电商业务,想高价卖给腾讯、阿里等巨头,这也说明兴隆集团的现金流确实跟不上。如果早点上市,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但现在已经太晚了。
03:相信宏观经济,做出错误选择
兴隆集团的管理层一直认为,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他们看到了经济的下行,快速买地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但后来发生的事情却是“整容”,因为买地导致兴隆集团资金链出现问题,经济低迷持续太久,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没有提升。兴隆集团根本负担不起这么多钱投资建设自己的土地。
很多人可能认为兴隆集团可以去银行贷款,但是上面提到的银行已经停止了对兴隆集团的贷款。此外,债务带动了经济,兴隆卡成了“废物卡”。连兴隆卡和现金的价格都会出现在兴隆商场,这也打破了兴隆集团的资金链。
兴隆集团从兴盛衰落到现在,只用了20年的时间,但经历却非常尴尬。兴隆集团成功有原因,失败也有原因。但说到兴隆集团,更多人还是希望李维龙能够力挽狂澜,将它从危机中拉出来,重现辉煌。